孩子厭學是一箇相對複雜的問題,家長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通過現象看本質。先要瞭解孩子究竟是因爲什麼事情,不要把厭學簡單地看成孩子的個人問題,要用全新的視角去看待孩子的厭學問題。
青春期厭學怎麼辦
1、理解孩子的狀態。跟孩子充分溝通,理解孩子目前面臨的各種的壓力和困難,支持、接納,讓孩子的負面情緒得到釋放和宣泄。
2、給予鼓勵和認同。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點,真誠地給予肯定和鼓勵,對不足之處表示理解和支持,幫助孩子完善自我身份的認同。
3、學會給孩子減壓。結合孩子的能力,對學習不提過高的要求,並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在有限的休息時間,幫助孩子減壓。同時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使他們能自主地區分輕重緩急,主次分明地安排自己的學習任務。
4、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善於思考,而非被動接受知識,以此提升學習的效率。孩子在學習中有了成就感,就會有學下去的興趣。
5、幫助孩子應對困難。當孩子眼中已經看不到希望的時候,再告訴他要振作、不要逃避,大多是徒勞的。他更需要的是外界給予理解、接納和共情。和孩子溝通知道問題所在,才能真正着手,與孩子共同解決問題。
孩子們產生厭學心裏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家庭關係比較緊張。比如父母爭吵、離婚、家庭關係不和諧,導致孩子沒有辦法放心去上學。
壓力增大。升學後學業壓力突然增大,對整體的學業壓力無法承受,付出了很多的時間精力,但是效果不太好,孩子會因爲挫折而逃避。
家長的要求過高,孩子沒有辦法承受。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要求過高,孩子沒有辦法承受。家長希望孩子能夠成績考得好一點,排名更高一點,希望孩子能夠上更多的輔導班,能夠做更多的試卷練習,從而限制孩子的一些娛樂行爲,比如說使用手機、看電視、跟同學交流等等。
社交關係處理不好。同學關係處理不好,或者孩子不喜歡某個老師,孩子會迴避矛盾和衝突,或者是不適應新學校。現在的孩子的成長環境、使用的社交工具,跟我們當年有着天壤之別,包括他們語言表達的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別,這是時代快速發展的產物。這些東西需要我們的老師和家長要快速適應孩子的變化,不能用老一套東西去想象或猜測孩子的想法和需要。
其他原因。有一些孩子,學習本身問題不大,智商足夠高,也能考出足夠好的成績,但是對學校的生活感到非常的枯燥無聊,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做題,或者模擬考等等。孩子可能因爲這些原因對上學產生了厭倦,就用頻繁請假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不爽。
青春期孩子厭學,家長常見的錯誤解決辦法有哪些
討好。孩子你去上學吧,只要你堅持去上學,我給你買一箇ipad、或者放假帶你去迪斯尼玩……這個策略,也許能讓孩子堅持幾天或一段時間,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孩子自己學習動力的問題。
威脅。你不去上學,你就給我滾出去,家裏不養閒人。這個策略,會激發青春期孩子的極大的逆反,他不想去上學了,說明他能量已經處於低位,威脅往往會讓孩子更感受不到愛,做出一些傻事,與父母衝突、離家出走等。
講大道理。你要好好讀書,將來考個大學,不然你不讀書了,只能去當服務員,做一些辛苦的工作……,大道理的策略,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一點用都沒有,而且父母越是苦頭婆心的說,孩子越是反感,本來孩子就已經找不到自己了,處於迷茫狀態中,心理能量已經處於比較低的狀態,父母還在耳邊不斷說各種大道理,而且這些大道理會加劇孩子對未來的恐懼,更害怕面對未來。
放任不管。讀書是你的事情,你愛咋滴就咋滴。這個方法,相對前面幾個策略來說,相對來說比較好。放任不管策略,至少沒有對孩子造成二次心理的傷害,也許有些孩子在家休息一段時間後,自己想通了,覺得讀書還是很重要,重新走上了學習之路。當然,很大一部分孩子,就真的在家躺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