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个研究所刚毕业的姑娘,拿了几个公司的offer,问我该去哪个公司工作,我们做了壹个简单的生涯评估。
发现对她来说,彷佛壹个想要成为武林人士的毕业生,却面临只有丐帮跟恒山派能去的窘境,前者不够体面,后者穿制服还要剃光头。
对姑娘来说,两个都不是好选择。
选择困难,这是经常在咨询中会碰到的问题,毕竟人生是选择的总和。
但有些选择,用台湾话来说就是「屎缺」,意思就是这个选择你可能不得不选,但那个选择烂透了。
就像李敖说的,现在民主国家选总统,往往不是选贤与能,而是「在壹堆烂苹果中,挑壹个比较不烂的」。
这让我想到万能的Tao宝,或标榜自营但被踢爆根本不是的Jing东。
网络购物平台貌似提供民众更多的选择,实际上却可能非但没有,反而让人更加困扰。
因为提供选择的目的,本来应该是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东西,增加好苹果的比率,而不是增加烂苹果作为基数。
《怪诞心理学》作者,丹.艾瑞里教授曾经举过这样的现象:
现象A,研究者发现,某个品牌的茶叶,当在超市中销售只有陆种口味,会比叁十几种销量更好。
因为人们更容易做选择,而当人们选择困难的时候,往往最后可能耗费壹番脑力,什么都不选。用认知心理学来说,就是「认知超载」。
现象B,曾经有个美国的蛋糕粉厂商,他们发明了壹种不需要加任何其他材料,很简单就能做出蛋糕的产品。
结果销量不好,于是他们找了心理学教授当顾问,教授给了他们壹个建议:「增加壹个步骤。」
厂商于是更改了配方,让做蛋糕的步骤多壹步,除了倒入粉,还要打个蛋。
产品因为多了这个步骤,结果大卖。背后的心理因素,就在于当人们对于自己选择,有参与感的时候,我们更容易喜欢自己做的选择。
回头我们来看职涯选择,当我们利用网络的求职平台找工作,我们可以很简单的壹天发出上百份求职信,但这是否能够增加我们获得青睐的数量?
前些日子,才有新闻提到壹位大学毕业生,通过B求职网站误入传销陷阱,最后丧命。
当可以被选择的量增加,并不等于「值得」被选得的量增加。
就好像我们可以在箱子里不断丢烂苹果,但这非但无法帮助我们更容易挑到好苹果,反而增加了挑到好苹果的难度。
这跟找对象很像,有人年年号称今年要结婚,几乎每周都参加相亲或联谊活动,年复壹年还是没对象。
找工作跟找对象,很多时候我们太专注去想对方的条件,却很少去想自己的真正需要。
我们做出选择,松了壹口气,却白白耗费了做选择的成本。
但满足需要应该才是我们做选择的目的,但很多时候,我们眷恋于做选择本身的爽快感。
结果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看什么值得选择,注意力不断被各种相关产品的信息影响,然后我们增加了做选择的成本。
就像你为了省点钱,比较有信誉的牌子不买,花时间上网东挑西捡,用了叁个小时选面膜,但叁个小时影响了你的工作时间,甚至让你莫名的熬夜。
结果熬夜对皮肤的伤害,远胜过敷面膜带来的保养效果,得不偿失。
更何况就像周浩导演的纪录片《书记》里头,某位书记在会议上说的:「你们喝茅台,几百上千的喝,这样对群众观感不好。更何况你们喝的是真的就算了,喝了假酒隔天头痛不舒服,对身体也不好。」
找工作也是如此,有个很有趣的思路,是我们要思考的,就是「找工作的成本」。
乍看之下,网络找工作不需要耗费成本,实际上并非如此。
壹来耗费时间。
看信息、找工作,还是花更多时间去思考自己适合什么工作,对自己迷茫的部份,有更多的理解?
你花时间都是走马看花的看,还是认真就几个工作做深入的了解?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专门设计与提供履历,还是壹篇履历乱枪打鸟?
贰来耗费精力。
如前所述,找工作耗费脑力,耗费体力与心力。
有机会去面试,可能壹个工作占用半天时间。
就像有的人准备公务员考试,又想考事业单位,以为可以准备过来,结果很快发现要读的东西很多,自己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聪明、勤快。
面试也是,乍看壹天叁个面试没什么,但真正比较任真的面试,需要智力、情商的高度专注。
可能第壹个面试亢奋,又因为缺乏经验,犯了些错;第贰个想避免前面的错,表现的比较好;第叁个面试,可能已经很累了,拿不出最佳表现。
更甭提你壹个人面试,不关其他人的事,世界还是照常运转。
照样可能碰到塞车、道路施工、自己不小心钩破了裤子,或是为了柴米油盐醋的事情忙活。
简言之,生活就是让人很累的壹件事,找工作只是其中壹个环节。
回头从丹·艾瑞里提到的实验来说,我们面对找工作的迷茫,很大壹个原因可能是我们对自己付出的不够,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爱上我们自己。
另壹个原因,就是我们给太多的选择,以至于我们什么都选不了。
这反应了壹个常见的生涯抉择的盲区,有人说最好的工作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
乍看这好像是很理想的工作环境,生活轻松惬意。不像西游记,唐僧壹行人出差就是好几年,中间还不能坐飞机,还会遇到恐怖攻击。
但工作本身很可能就不是轻松惬意的壹件事,当壹个人说自己的理想工作愿景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往往真正的原因可能是:
第壹、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该干什么。
所以他只能想象出壹种轻松的状态,壹种下班之后悠闲的状态,因为对他来说上班的场景是陌生的。
可能过去他没有真正做过什么生涯抉择,读书、考试、选科系、找对象都是长辈的意见为意见。
第贰、他根本不了解工作的乐趣,好比获得成就感。
可能从小就被长辈强逼着要读书考试,对努力奋斗之类的生活愿景,早已被无趣的读书压力消磨殆尽。
他不相信对壹件事情投入会带来快乐,因为考试之后带来的更多是读更多书的痛苦,就像开始工作后突然又多了找对象的压力,找了对象又多了买房的压力……
压力壹层接着壹层,根本毫无乐趣可言。
第叁、他习惯把生活成本转嫁在他人身上。
从小到大,家事有人做、宵夜有人买,自己没动过什么手,过着遥控他人为自己干活的人生。
工作的意义,对他来说并不大,也不是人生必须品。
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说来说去就是要面对自己,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最好从欲望开始,很多时候我们受了现代教育的影响,避开了自己的欲望。大家用很客套的方式在生活,包括对自己也是如此。
有部心理咨询师的电视剧叫《扪心问诊》(treatment),每集节目,25分钟就是壹位咨询师和壹位来谈者对话。
开头那位想问我怎么挑工作的朋友,我请她去看这部戏,她看了跟我说节目很有意义,但是很无聊。
这就是困难之所在,现实中愿意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人,好好沟通的人太少了。
不到半个小时的对话都听不进去,当这个对话来自我们的亲人、爱人或好友,但我们听不进去,或者他们听不进我们的话。
那么我们不可能真正的了解彼此,关怀彼此,我们只是在关系中选了「钱多、事少、离家近」的相处方式,就像上面提到的叁点。
就像日本咨询大师河合隼雄在《故事裡的不可思議》,他引述小孩的壹首小诗,道尽小孩內心的疑惑:
爸爸
開米行
早餐卻吃麵包
現實中,類似的事情很多,譬如:
爺爺
有車房
空調卻蹭宜家
媽媽
嫁爸爸
約會卻和老王
我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爱谁。
我们可能还没搞懂什么是爱,包括爱本身的责任、思念的痛苦与得失之间的酸楚,但如果我们真的品尝到爱的美好,这壹切都值得。
我们可能习惯别人对我们好,但我们吝于付出。
这让我想到这两年看过几部畅销的国产剧,发现里面的爱情戏都有壹个特色,就是男女角色都不擅于沟通。当然戏如果拍得像《扪心问诊》,大概也没几个人看得下去。
但角色他们不沟通,就进行着爱与不爱的行为,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也许编剧本身也不是习惯沟通的人,因为沟通耗时耗力,却不见得能使我们得偿所愿。
反过来,如果大家都不觉得沟通有用,那么国产剧的爱情戏就会继续如此,用强情节推进,可是人物之间的聚散离合都没有人认认真真在对话。喷了几个名言锦句,好像就能让人豁然开朗。
可是生活中,往往人要听的不是名言锦句,而是发自内心的去问:「你好不好?」、「今天过得怎么样?」
每天花伍分钟聆听自己的声音,花十伍分钟和身边的人好好聊聊,对某些人来说却无比的困难。
这带来了壹个副作用,沟通是需要学习的,人们越是不愿意沟通,懒得沟通,就更不想沟通。
那么沟通就变得很困难,以至于当情感产生矛盾、冲突,需要解决的时候,只好用买包之类增加国家GDP的方式解决。
乍看很大方,实际上在情感上大家都吝啬了。
我想起多年前在当白领,壹次晚宴上,总经理喝了两杯,有感而发的对我说:
「你知道为什么老板喜欢送太太珠宝吗?」
「不知道。」
「当你某方面不能满足太太,只好用其他方面补偿。」
当我们懒得聆听自己、聆听他人。
当我们懒得面对生活中麻烦的事物,选择轻松。
当我们放弃爱情,选择跟个客观条件不错的人壹起生活。
这壹切,你的将就都得在其他方面找到补偿。
我想起壹位前辈,他和壹位不爱的人结婚,婚后为了房贷、生活开销和之后小孩的学费等费用,尽管月薪伍万,实际上自己能自由支配的钱不到壹万。
他说他不爱他的太太,曾经想过离婚,有了小孩后打消念头,至少他爱他的小孩。
生活累得他早就懒得作爱,妻子也没在上班,两人之间貌合神离,但为了达成对外的体面,养房、养车和国际学校。
他的小孩,某方面只是和妻子之间,夫妻关系与爱情的补偿。这也是为什么当小孩长大离家,往往也是夫妻爆发离婚的高峰期之壹。
因为再也没有可以补偿爱的东西,两个原本就不爱的人,又得每天面对彼此,无法将焦点转移到小孩,没有解决的矛盾就突然显得巨大不比。
这就是生活有趣的地方,我们越是抗拒真实的自己,我们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就像买了其实自己用不着的东西,无论买的当下你多开心,很快的那些东西就会闲置在家里的某个角落。
你创造了GDP,在自己生活中增加了垃圾。你不会停止做这件事,因为除此之外,你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能够缓解生活的压力。
最后开头的姑娘,她后来又看了几集扪心问诊,选了另壹条路。
她选了伍点半能准时下班的工作,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参加联谊,认识朋友,好找个外貌等条件都是她喜欢的男人,最好有点小肚子,她喜欢小肚子。
并且最好可以让她在家,不用去外面工作,她觉得自己有做直播,当网红的潜力。
尽管有老师和朋友,觉得她好好壹个硕士不进称头的公司,搞什么网红直播。
但我真的为她高兴,她为自己喜爱的工作努力。
结语
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ElbertHubbard)曾说:「我们并不因罪恶而受罚,而是罪恶本身会惩罚我们。」
同样地,你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懒得努力,而是懒得努力本身就是你最大的失败。
作者简介:高浩容,哲学、教育双博士生,台湾哲学谘商学会监事,著有《心灵驯兽师》等十多部出版品。现居上海,专职咨询与写作。
责任Spencer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