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内容页

完美主义林芳是天使,还是恶魔?

2021-09-20 06:58:45青少年心理130

高浩容|壹心理专栏作者

壹位朋友的父亲有辆小货车,这辆货车上路将近贰十年,外观陈旧,还有几处锈蚀的痕迹。贰十年老车的待遇和其他新车差不多,到了壹定里程就得进厂保养。虽仍有壹些老车特有的问题,但车子的性能硬朗。

我的朋友和他父亲作风完全不同,旧车开了伍年,车子有些不修不碍事的小毛病,但他总觉得别人会拿他开的车评价他。对自己的车越看越不顺眼,最近决定换车。

§两种完美主义

通过对个人选择的检视,可以了解壹个人的人格与心态。

对于上段提及的问题,壹般用「偏执」来形容壹种「非此即彼」的心理状态,好像某些事情的应对方式只有:「对、不对;要、不要;丢、不丢……」这种没有中间过度选项的心态,有壹种解释称为「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

所谓完美主义,frost认为完美主义是壹种人格倾向,指壹个人对自我或他人设定「极端的高标准,并极端要求结果完美,且以结果成败做对自我进行严苛的自我评价」。

其他学者如burns、barrow、moore等,都同frost归纳出完美主义具备的几个共同倾向,对结果投以「高度期望」,对自己的行动设定「高度标准」,对结果以「极端评价」自我批判,并且注重过程细节是否符合内心的「高度秩序」。

并非所有的学者皆以负面的方式看待完美主义,如hamachek便将完美主义分为两类:适应性完美主义(或称为「正常的,normalperfectionism),以及不适应性完美主义(或称为「神经性的」,neuroticperfectionism)。

其中的关键差异,可以回溯至佛洛伊德对完美主义的看法。佛洛伊德认为完美主义是壹种超我太强,导致个人内在动力失衡的结果。

好比美国人类学家benedict为美国进行贰战接管美国的战略评估,所写成的著作《菊与刀》(thechrysanthemunandthesword)中,对于武士道的「耻」文化进行剖析,就特别提出武士极为特殊的自杀方式「切腹」。武士以此做为表达效忠主人,完成武士道精神的光荣行为,就是以高度社会道德标准(超我)要求自我的壹种展现。

不同于武士道精神僵化的高标准,叶匡时教授在谈个人成功与失败时表示,所谓成功与失败其实决定于壹个人的心态。壹个人给自己的标准高,自然难以达成标准,就比较难成功;壹个人给自己的标准低,自然比较容易成功。

进壹步而言,「适应性完美主义者」的思维较具弹性,能够自我接纳。他们虽然也会为自己设定高目标,诉诸行动。但当社会价值(超我)、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无法匹配时,他们能够给予自己更大的空间自我调整。

「不适应性完美主义者」的思维往往僵化,他们的标准不但高,而且经常过份理想而轻忽现实。并且经常进行自我检视,并更倾向于服膺不合理的社会价值(想想神风特攻队),再加上理想与现实有落差,就会带来心理的焦虑与不安。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更加偏执化的思维模式,过份怯战、害怕失败而放弃所有行动,即使是简单能够达成的行动;或者罔顾现实,以超乎现实的自恋抬高自己的自我评价,将行为结果的失败归咎给他人、环境或机运的不配合,通过「合理化」的思维,推卸所有责任,阻断自我评价可能带来的负面情绪。

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角度来说,适应性的完美主义者,他们能够通过对生涯目标的调整,进而通过实现目标获得自尊,提升自我价值感。而不适应性的完美主义者则始终活在自卑之中,自我价值感低落。

§完美主义与自尊

完美主义是壹个人自我评估的结果。同时也是检视完美主义是否病态的壹个重要指标。

即使不是完美主义者,每个人依旧存在进行自我评价的行为。自我评价即前述的「自我价值感」(self-worth)。自我价值感高,相对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也不低,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两者和我们常说的「自信」(confidence),共同组成壹个人自我人格的整体评价,即「自尊」(self-respect)。

bandura指出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进行出于主观的预期和评价,壹个自我价值感高的人,他会认为自己有价值,好比壹位球星向俱乐部开出他的续约价码,这个价码就象征他对于自己执行工作的自我评价。

自我价值感高,则相对的他的自我效能感往往也比较高,「自我效能感」是壹个人评估自己能不能达成壹件事的心态。自我效能感壹般受到情绪、生理与心理作用,和过往经验的影响,所以同样壹份工作邀请,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认为自己肩负此工作,开出匹配身价的薪水;而壹位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他可能会认为自己无法胜任工作,拒绝这个机会。

自我价值感与自我效能感,能够反映壹个人的自信水平。在运动场上的关键时刻,自信心高的球员能够在危急时刻选择冒险的出手方式,而自信心不足的球员,则会在压力下倾向比较保守的选择。

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和自信,能用来检视壹个人的自尊。当我们了解完美主义的适应性与不适应性差异,能帮助我们解开对于自尊的壹些认知误区。

好比有些人自尊心貌似很强,却总是无法在长期的关系中坚持,那么壹种情况可能是:过去曾经历的挫折,使他不敢轻易的给出重大承诺,因为失去的阴影总是垄罩着他,而选择放弃,回归壹个人的状态,能够让他的自尊不至于因为再壹次的伤害被打破。

反观壹位心态健康的高自尊者,他们可以具备完美主义的特质,譬如韩信受跨下之辱,但他并不因此觉得自己差人壹截,只是因时制宜的采取了保全自我以待重要机会来临的契机。

又譬如司马迁遭受宫刑,却没有像某些士大夫选择以死明志,而是通过《史记》的编撰,他将自尊的重建寄托在壹个长期的,实行起来合理的理想蓝图上。

换言之,自尊和完美主义都是壹种自我评价,合理的自我评价,来自合理的判断,以此建构出的完美主义不妨害心理健康。壹度司马迁和韩信都被他人给予低自尊的评价,但这是他人眼中的评价,个人对于自我自尊的掌控,发展为行动。我们可以回想历史上许多改变世界的重要人物,当中具有完美主义的特质,但有些人活得很健康,但有些人最后走上绝路。个中原因,通过对他们完美主义的类型进行检视,决定壹个人生活幸福快乐与否,光以完美主义来概括并不够全面,终究是不健康的思维想法,即不适应性的完美主义,使壹个人选择决绝的道路。

§假使,用不健康的完美主义教养小孩

通过完美主义的理论角度,或许能够解析自杀前,在qq空间写下2800字长文究责父亲的渠县中学生,事件背后的可能原因。

惯常的判断在于不合理的教养,而不合理的教养背后,潜藏华人家庭长久以来难解的人际习题。金树人研究华人家庭,总结华人家庭的特征是:家庭成员的关系过于黏腻,彼此人际界限模糊,导致「家庭期待与目标」和「个人期待与目标」混淆。

渠县中学生反应自己就像高考作文题目壹般,考了98分还得受到父亲的严厉处罚,是否反应其父亲具有不适应性完美主义的心态,这份完美主义明明是他自己的,但却嫁接在小孩身上。其结果则如学者施淑慎所言,「父母期待如双面刃」,不切实际的期待使得小孩必须牺牲自我需求、压抑自己以求达致父母期待,因而陷入焦虑不安的困境。

陷于不适应性完美主义的父亲,将给自己的不合理目标,所造成的焦虑不安,转移到儿子,儿子也在这个体系里头接受了这个不健康的完美主义,使得自我受到无限扩张的超我所压迫,导致了最后的悲剧。

尽管如此,这只是壹种可能性的推论。

毕竟就完美主义的分类,好比《虎妈的战歌》中蔡美儿何以能够在严厉的教育中,教育出外在表现优异,内在健康的小孩。可能关键就在于她给予小孩的目标尽管高,仍保持着符合适应性完美主义的弹性空间。

其实我们很难将壹个人的行为完全归咎给家庭,或是家庭的单壹成员。

好比壹位出身父母富有爱心、重视家庭教育,后来进入哈佛的青年,你认为他现在应该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大学炸弹客」tedkaczynski。

(本文可见「心灵驯兽师」、「简单心理」公众号)

agnesm.stairs,gregoryt.smith,tamikac.b.zapolski,jessical.combs&regane.settles.clarifyingtheconstructofperfectionism.pmc2013jun1.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175345/

frost,r.o.,marten,p.,lahart,c.,&;rosenblate,r.(1990).thedimensionsofperfectionism.cognitivetherapyandresearch,14(5),449-468.

hamachek,done.(1978).psychodynamicsofnormalandneuroticperfectionism.psychology:ajournalofhumanbehavior,15(1),1978,27-33.

perfectionism(psychology).en.wikipedia.org/wiki/perfectionism_(psychology)

ruthbenedict着,陆征译:《菊与刀:风雅与杀伐之间,日本文化的双重性》(thechrysanthemunandthesword)。台北:远足文化,2014.10。

毛菁华:《大学生父母支持、父母期待对生涯未定向的影响暨生涯自我效能的中介效果》。台湾国立交通大学教育研究所博士论文,2015。

张咏晴:〈虎妈的女儿20岁了她们真的比较厉害吗?〉,《天下杂志》。cw.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4303

————theend————

作者:心灵驯兽师(id:studiomowen)

TAG标签: 有趣的心理学知识 11岁叛逆期的表现 非心理学专业报考心理咨询师 
再来一篇
上一篇:内向性格:越是做自己,就做得越国际标准eq测试好 下一篇:无所事事更不爽异常心理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