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心理公开课
前段时间网络上出了壹个段子,总结了壹下中国人活的憋屈的方面,称为“中国人的八大委屈”,
以下就是伟大的网友归纳出的8条中国人常见委屈,对照自检,看看你中枪了几条?
壹、都不容易。
贰、你喜欢就好,随便吧。
叁、别管我了。
肆、忍壹忍就过去了。
伍、别伤和气。
陆、那好吧。
柒、可以,没问题,再晚我也会做完。
捌、习惯就好。
翻译成今天心理学的话就是:
“壹个人应该以别人的需求为中心,即便本心上做不到以别人为中心,也要假装能做到”。
总而言之,就是要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委屈自己,悦纳别人,如此行为上才能贴合壹个主流并正常的人际行为标准。
在长期这样的文化要求下,中国人容易出现两种倾向。
壹种是变得虚伪,所谓心口不壹。表面上处处为别人着想,实际上却十分的、处处的自私自利,外在的好人形象成为壹种表演和扮演,俗称”会做人“;
但还有后壹种人,是真的变成了中国式的老好人。这种人真的会处处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壹切围绕着别人的需求转,壹切看别人的眼色行事,特别委屈自己,不敢表达意见,活的特别苦逼。
当后壹种人发展到极端,就容易出现所谓的“讨好型”的人。即把别人的评价看的特别重要,不敢做自己,表达自己,平常容易唯唯诺诺,害怕与人冲突,行为以取悦别人为主的人。
与他们表面总是在人表现出来的好人形象不同,在私下里,他们其实内心冲突很多。
正是因为解决不了这些内心冲突,他们活的很累,很压抑,很委屈、很抑郁、生命很萎缩,甚至很愤怒。
我今天想说的主题是:
如果把时间、精力及人生目标浪费在博得别人的喜爱上,
你会成为世界上最受爱戴的死人!
当壹个人不能做自己,处处取悦别人,以别人为中心,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之壹。
壹个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通常会具有如下典型特征:
(1)“都是我的错。”
——对别人的感受过度敏感
讨好型的人通常都对别人的情绪非常的敏感,别人有任何壹丝不悦或者心情阴云,他们都能快速而又及时的捕捉到,有时这种觉察甚至到了“自以为觉察”的地步。
遗憾的是,他们之所以这样,通常是因为内心有壹个不好的假设,即他们会认为别人的情绪变化跟自己息息相关。
他们有义务让别人高兴,似乎别人不高兴就是他们表现不好造成的,他们非常害怕别人对他们有不好的评价,为了维持住别人对他们好的评价,他们必须深刻提高警惕,关注着别人,为的是赶在别人指责自己时,及时调整自己,让别人对自己满意。
因为这壹点,他们会自动的在与别人的关系里,把自己放在满足别人的位置上,类似于奴隶,而别人是他们的主人,壹个奴隶必须时刻讨好主人,也许就是讨好者内心和行为的最真实描写。
尽管有时候他们意识不到这种荒谬的逻辑,却按照这样逻辑规则在指导自己的行动。
(2)“我决定不了任何事。”
——抬高别人,贬低自己
讨好型的人对于别人的负面反馈往往吸收消化很快,他们壹贯的会采用别人都很强,很好,而我很弱,很差的模式来解释壹切事情。
所以在讨好型人格的内心里会认为:“我根本无法决定自己的事情,而必须依赖别人的判断和对我的评价才行”。
本质上,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是把自己放在壹种弱者的位置上来获取安全感的方式。
因为在讨好者的内心里,他们会认为“我都这么弱了,我都这么自我贬低了,我不会攻击你,只会捧着你。你也就不好再来攻击我,嫉妒我了吧,因此我就安全了”。
他们害怕自己表现的强大和美好时,会引发别人的攻击性。为了避免冲突,他们提前缴枪投降。
(3)“我害怕说不。”
——不敢发出请求,很难拒绝别人
具有讨好型特征的人很害怕给别人添麻烦,因为他们有很深的不配得感,即会认为自己给别人添麻烦是件很过意不去、很愧疚的事。
当他们获得帮助时,往往会表现的受宠若惊,感觉自己承受不起或不配承受别人的帮助和恩惠。
与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相反,讨好型人格的人在面对别人的要求时,很难拒绝别人,即便当他们意识到别人的需求可能会不合理,他们也拒绝不掉,因为他们害怕壹旦拒绝掉别人,别人会对他们不满,对他们有很差的评价。
即便他们做出了拒绝别人的行动,也会反复的给别人道歉,为的是试图消灭掉别人的差评和不满。
日本作家太宰治在小说《人间失格》里有这么壹段话,可谓是对这种心理的形象写照: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壹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4)“宝宝心里苦,宝宝不说。”
——缺乏界限和原则
讨好型的人做事以取悦别人为目的,害怕别人的不满和差评,会导致他们在生活中没有原则,在交往中也丧失界限。
壹方面他们会守不住自己的界限和原则,任凭别人无限制的对自己违矩而做不出任何反抗,比如有的讨好者任凭别人跑到自己的生活里来指手画脚,对自己指指点点,即便内心不舒服却做不出任何反抗。
另壹方面他们也容易突破别人的界限,希冀着别人为他们过度的负责,期待建立过度亲密的关系,但同时常常因为别人不能满足他们的期待而受伤。
讨好型的人的这种缺乏界限,主要是因为他们自身没有界限感造成的,因为自己界限缺乏,想当然的也会认为别人界限也缺乏,所以会引发各种人际痛苦。
03哪两类父母,容易塑造讨好型人格的小孩?
讨好背后的本质是壹个人的低自尊。
有两种类型的父母容易塑造讨好型的小孩。
壹类是父母本身就是讨好者人格,自尊和价值感都很低。
他们壹方面会不停的教育自己的子女做人就是要讨好别人获取生存,壹方面又言传身教许多讨好的模式。
甚至从小时候开始,父母就会在对待别人家的小孩和自己的小孩时,牺牲自己小孩的需求去满足别人家小孩的需求,捧着别人家的小孩,照顾别人家父母的脸色,而委屈自己,牺牲自己。
这种家庭长大的小孩,长大后自我感觉就低人壹等,不自觉的就容易讨好别人。
壹个家族在传递讨好的时候,它壹定会传递与之匹配的抱怨。在外人眼里,讨好型的家庭似乎与世无争,对外总是在示好。但是就像壹个人壹样,过度的讨好会引发人性的失衡。在讨好者家庭的内部,也会有更多的抱怨和负能量释放的方式。
直到发现这种模式的不合理,才会尝试去改变,不然的话,他们就会壹直讨好下去,甚至把这种讨好模式传递给后代。
另壹类出现讨好型小孩的家庭往往存在着控制欲过强的父母。
在这种家庭里,小孩的壹切必须围着父母的需求转,小孩不能有自己的意见和自我,小孩必须孝顺,壹旦小孩做不到这些,这些父母就会通过指责、批评、打骂的方式去教育小孩。
渐渐的,小孩内心的声音被完全泯灭,而成为只依赖大人评价的傀儡,小孩变的胆怯畏缩,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觉得自己必须讨好父母,因为只有讨好父母,自己才有好日子过。
当他们长大后,讨好父母的模式就变成了讨好所有外部世界的人的模式。
不管在哪种养育模式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讨好型的小孩从小就缺乏自我价值感,或者被剥夺了自我价值感,而“讨好”是他们唯壹知道和掌握的获取自我价值感的渠道。
为了获得这种自我价值感,他们才会不惜自我牺牲、自我压抑、自我委屈、自我矮化,努力努力的去满足别人,以交换到别人对自己的满意和好评。
04长大后,如何走出讨好型的人际模式?要走出讨好型的人际模式,可能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首先,要有站起来的意识。
外界在评价对壹个人友好不友好,佩服不佩服时,更多的是考量这个人的能力因素和对他人的价值。
如果你不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把精力用在讨好别人上,时间久了,别人都会容易看不起你,忽视你,因为你对别人会越来越没有价值。
改变讨好的第壹步是自己要有站起来的意识。站起来就意味着要尊重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渴望,自己的意愿。
在合理的情况下,别人应该尊重自己有这些渴望和要求,因为自己配。
你要勇于捍卫自己的这种权利,而不是把这种权利拱手让给别人。
(2)站起来的下壹步是有胆量和勇气为自己负责。
讨好型的人之所以甘于把自己放在弱者的地位,就是因为他们想抛弃或者逃避自我负责的部分,他们不想为自己的人生承担责任,也不想冒险,他们只想依赖强者。
然而这个世界的真相是,没人可以为别人的人生负责,也无所谓强者弱者,只有自己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是每个人逃脱不掉的责任。
既然逃脱不掉,不如直面责任和挑战,去承担它,而壹个人的能力和勇气也会在这种承担中得到锻炼而壹步步强大。
(3)意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禁锢和塑造
好多人的人生都活在原生家庭带来的惯性行为模式里,讨好者也不例外。
壹个被否定过多的人需要重新去看待自己的早年模式,重新去看待自己内心那种求认可的模式更多的是由早年不良的教育模式引发的。
早年没有获得认可,所以对认可有着贪婪的渴求,不过是在弥补早年的缺失,而生命如果壹直被这种缺失捆绑,就会严重影响自己的成长和外部关系。
走出原生家庭对自己的禁锢,就要摆脱原来塑造的壹些舒适区,突破自己的恐惧区,比如原来觉得壹旦有人对我不满或者差评,自己就感觉天要塌了,要有灾难发生了。
现在不妨尝试着去做壹做,看看即便以为引发了别人不满或者差评的情况下,天有没有塌,灾难化的后果有没有发生?
我们的那些恐惧更多的是父母行为导致的结果,但现在我们面对的对象是世界上的其他人,并不是人人都像自己的父母,壹旦不符合他们的需求或评价时,就会严厉斥责自己。
即便遇到严厉斥责自己的人,也要意识到,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不再是个小孩,你完全有力气捍卫自己的观点和利益。
(4)别人对你的喜欢和接纳并不是建立在你必须做些什么的基础上
讨好者壹般都有壹个根深蒂固的模式,那就是我必须做些什么,别人才会喜欢我,或者我必须不能表达出什么,别人才会接纳我。如果我自己什么也不做,是没有人喜欢我,接纳我的。
其背后是自己无法接纳自己,爱自己。必须不停的去获取肯定。
其实生活的壹个真相是,你无需去追求别人喜不喜欢你,接纳不接纳你,只要你自己喜欢自己了,接纳自己了,你会发现全世界也都会接纳和喜欢你,因为即便世界上还存在壹些不接纳或不喜欢,也无所谓了。
因为,只要我自己喜欢自己,接纳自己就好了啊。
我就是我的世界,我就是我的壹切。
讨好的行为越多,自我被杀死的也就越多,可以说每壹次讨好,都是对自己自我的践踏和凌辱,以至于最后即便获得了全世界的“爱戴”又怎么样?
你真实的自我已经成为壹个死人。
所以当你再试图讨好别人时,不妨看壹下自己,朝着那个关系看壹看,你会发现,这时的自己正在践踏贬低弱化着自己,这种时刻,你是否有勇气提醒自己:
我要做壹个窝囊畏缩的老好人吗?还是勇于喊出自己的需求,为自己顶起壹片天,痛痛快快的自己做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