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国家现有的体制下,高考不算小事,不可能不在乎,所以焦虑是正常的,适度的焦虑使人专注、清醒、激发人的潜能,这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
往往我们谈到考试焦虑的时候都是在谈破坏性的考试焦虑,比如平时成绩很好,一到大考就不行,影响情绪、影响睡眠、影响饮食、影响关系,为什么同样是考试每个人表现如此不一样,其实是有心理根源的,我会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结合这些年与青少年咨询工作的经验从几个方面谈一谈考试焦虑。
01
这是一种退行
一种“要求被爱”的呼唤,
退行到婴儿期强烈的被照护的需要。
我们知道考试是一个阶段的结束,那也就是意味着告别和分离,尤其是高考,那么在面对分离的时候,孩子会出现各种脆弱的反应。如果早年婴幼儿期没有得到足够好的照护,没有建立起安全的亲子关系结实的基石,在高考这个分离期孩子就会用过份焦虑的症状的方式表达出来--我要离开父母了,还有机会修复早年爱的缺失吗?所以这种情况下焦虑是一种呼唤。比如有个高三男孩子,父母在他三岁时离了婚,他跟严厉的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各自成家又有了孩子照顾不到他,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住宿,直到快高考了,他出现严重的抑郁情绪,经常哭泣,甚至睡眠需要人陪伴。
02
害怕考不好受到惩罚
而最大的惩罚是父母对孩子爱的撤离。
中国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很多父母把自己不能完成的高期望投注在孩子身上,从小各种技能班、各种校外的补习,想把孩子培养成全才,只看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考好了满脸的笑,失利了轻则愁云惨淡,重则惩罚,惩罚包括体罚,也包括冷漠忽视,剥夺对孩子的爱,所以很多孩子没有了自己,成了父母生命的延续,而每个孩子都是爱父母的,也是对父母绝对的忠诚,所以当大考来临的时候,孩子内化的亲子关系的脆弱就呈现出来--父母对我的爱的关系是脆弱的,如果我考不好,父母就不再爱我了。另一种害怕惩罚来自于超我,有些父母虽然事业有成,但是心理成熟度不够,承受不了别人超过自己,孩子敏锐的感受到父母的脆弱,这样的孩子不敢成功的,因为他害怕在向征的层面上杀-死父母。
03
太想赢过身边的人
有些孩子的压力来自于与别人比较,尤其是与亲近的人比较,比如太想比叔叔家的哥哥能挣钱,太想比姨家的姐姐考的学校好。这样的孩子从小有一股“气”,因为父母总是看不到自己,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每当考不好,伤心的情绪不被父母看到,因为父母情绪是不成熟的,没有完成和孩子的分化,当孩子考不好了,就好象自己没考好一样,而当自己沉在失败的感受里时顾及不到孩子的感受。
04
焦虑程度与自恋的强度有关
这是一种人格特质。
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需要,这是正常的,健康的自恋是对自己有客观的、稳定的评价,我知道我的实力是七十分,不会因为别人夸我我就立刻感到自己一百分,也不会因为别人批评我立刻感到自己是二十分。有些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及身边的人的夸奖中,这些夸奖不是就事论事--你是最聪明的、你不是一般的孩子,潜台词是“我不允许你不是最聪明,我不允许你是一般的孩子”,所以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父母想象的完美的自己和现实自己的不确定感中摆荡,怕在考试中露怯,因为从小到大,他在父母的想象以及自己的想象中太久了,连自己也不确定到底自己是怎样的了,混淆或回避了现实和想象的界限,所以孩子这样的人格特质是与父母的人格特质也是有关系的。
05
很多孩子的考试焦虑问题集中在高考爆发出来,但在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很多孩子在中考时候就已经出现类似的情况,只是那时候没有得到父母的重视。如果在初中阶段,也曾出现过平时好,到了中考失利的情况,那么其实越早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越对将来的高考越有利。
以上是我在多年咨询过程中发现的几个会影响考试焦虑的因素,在高考中考即将来临之际,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焦虑的情况,家长要尽早的关注,寻求靠谱的专业咨询师的帮助,而不是回避问题。
因为家长面对孩子的考试其实也会有焦虑的,寻求帮助也是家长展现成熟的一个方式,而回避问题则是不成熟的表现,这也向孩子传递出一种信息--我们会支持你、我们在关爱你、我们共同面对。如果有必要,父母也可以接受专业咨询师的帮助,只有处理好自己焦虑的情绪,才能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有效的帮助到孩子。
最后,祝所有的学子们高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