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姐姐
小浩今年15岁,初三,即将参加中考,但是已经休学在家快一年了。小浩的父母尝试了各种办法,带孩子看心理医生,出去旅游等等,希望能帮助小浩走出青春期的迷茫与困境,去上学,但是小浩依旧不愿意下学,为此小浩的父母急白了头。
青春期的孩子出现问题,很多父母都会认为孩子学习压力过大,带孩子出去玩,平时说话小心翼翼,生怕一句话没说对,惹孩子生气,以为这样就能减轻孩子的压力,谁知,孩子不旦不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越来越任性。
总之就是,父母越用心,孩子越任性。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这实际上是因为父母不懂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变化引起的。
著名的心理学家萨提亚曾提出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冰山理论,她认为,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也就是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如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七个层次,就如冰山一样。
当青春期的孩子出现行为上的问题,如玩手机、不上学、早恋等行为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简单的归因,如孩子不上学就是因为压力大,或许孩子是因为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受阻而不愿意上学呢,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需要寻找成人的认同感,所以对同伴交往有着强烈的需求。
所以,家长想要帮助孩子走出青春期的迷茫与困境,就必需要看到冰山下面是什么样子的。
那如何才能看到冰山下面的样子呢?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我们知道,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告别童年走向成人世界,围绕着这一目标,青春期的孩子会产生以下生理心理的变化。
(前方高能预警,干货比较多,希望父母能认真看完,并拿出本本做个笔记,如果你是青春期的孩子,也可以看看,这样你就会了解为什么会有这些行为,这些想法,知道这是正常的现象,就会接纳自己)
1.情绪波动大;在青春期时,人的大脑负责基本行为的功能开始发育成熟,如视觉、听觉、和运动脑区,而负责复杂思考、规划区域的前额叶还未发展成熟。这种脑部的不平衡发育是导致孩子比较冲动,且情绪多变的主要原因。
此外,青春期的孩子还会追求情绪的自主,在儿童时期,孩子的开心与不开心更多的是依赖父母的控制,而到了青春期,他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开心或是不开心是因为自己开心,不再是因为父母。
所以,在这个阶段,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也要转变之前对孩子的态度,不要再与孩子在情绪上硬碰硬,而是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不管孩子的情绪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无论你是否认同,都要接纳。
假如家长不接纳孩子的情绪,尤其是不好的情绪的时候,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有问题,就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否定或是逃避这种情绪的体验,长些以往,可能会导致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影响社交及生活。
2.自我意识增强;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构建自我,逐步形成自我意识,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来的,是指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综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的、协调一致的、不同于他人的我,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意味着人们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把自己的过去,将来,现在组合成一个有机的争议来思考。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思考和规划。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认为童年是无忧无虑的,而到了青春期孩子就要开始发愁,因为童年的孩子只会关注此刻是否开心,而青春期的孩子要开始规划自己的一生的,既要关注眼下是否开心,又要关注长远的将来,认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级别,需要更多更强的能力,这是一个人一生要完成的事情。
而青春期的孩子处于这构建自我的开始阶段,心理学上叫做同一性延缓阶段,迷茫又叛逆,但是这一阶段又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那父母如何帮助青春期的孩子构建自我呢?
在家庭教育当中要做个多鼓励、多包容的父母,多给孩子创造表达自己想法,作出决策的机会,让孩子做自己,这样就能帮助孩子达到同一性的状态,从而构建一个真实的自我。
如,有个青春期的孩子想要一台电脑学编程,但父母怕孩子买电脑后只知道玩游戏,于是拒绝孩子。
这样孩子很容易从父母的否定中否定自己,认为自己自控力不行。那怎么办呢?
父母可以在买电脑前跟孩子约法三章,如果不学编程就给予惩罚,如没收电脑等。
这样即做到了尊重孩子自我需求,又约束了孩子的行为,孩子就会探索自己的认知边界,自己能否处理好与电脑的关系,如果不能,是因为自控力不行,还是因为编程太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他就会开始思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
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3.自我评价低;前面说了青春期的孩子处于自我同一性的开始阶段,所以普遍来说自我评价比较低,常常会感到困惑,从而导致自卑、自尊心下降等负面影响。
青春期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我的看法越来越趋于现实,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能力上并不是特别的优秀。
例如,我们知道很多孩子读小学的时候成绩非常好,可是到了初中、高中后成绩一路下降。
不仅如此,他们还面临着如何处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期,在为理想而努力的过和中遇到非常多的困难,如成绩下降,同伴关系不好、与家长关系疏远等等,这些都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不自觉的开始否定自己,导致消极自我评价。
当孩子自我评价比较低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怕被别人瞧不起,所以这个时期他们都比较脆弱焦虑,易受伤害,对别人的指责或蔑视看到极期重要,产生过分防御反应。
那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这一困难呢?
一般来说,与父母关系亲近,相处融洽的孩子,他的相我评价相对会高一些,因为他感到自己是被喜爱的。
不管在任何时期,父母的温暖和理解都是孩子能量的源泉,感觉到支持的孩子更能相信自己,而充满惩罚和否定的亲子关系常常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不被喜爱,从而产生消极的评价。
所以,这一阶段多给孩子温暖理解可以帮助青春期的孩子提高自我评价。
其次,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当面对别人好或者不好的评价时,先心静下来,好好想想别人评价到底对不对?思考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对别人的评价有选择地接受,正确的部分接受,不正确的部分就忽视它,不必因为别人的错误评价而困扰。
4.过度关注外表;青春期的孩子因为自我评价你,没有建立强大的自我,所以喜欢过分关注外表,重视发型和服饰,还会意识并主动去控制自己的体重。
例如,留长发,染头发,穿奇装异服,减肥等。
男孩子希望自己的肌肉更厚实些,以呈现力量之美,女孩希望自己变得更苗条些,以呈现女性的曲线之美,从而让自己变得更自信一些。
关注外表本没有对错之分,人的穿衣打份、服饰搭配都是学问,他可以从外到内的影响一个人,帮助人们提升气质。
例如,美国的总统大选竞选团队中就有专门的形象设计专家,候选人到选区时要穿什么样的鞋子、戴什么领带、穿什么衣服,甚至衬衣该在哪个位置出现汗渍或折痕等,都要有精细的讲究。
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往往过度关注自己的外表,为了好看而出现一些行为偏差,如透支生活费买昂贵的衣服,通过催吐或食用泻药来减肥等,这样就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了。
那父母该怎么做呢?
耐心的陪伴,不要否定孩子,培养孩子健康的审美观。
如让孩子们多了解一些服装搭配的知识,多阅读,多运动,提升自己的气质等。
5.学习态度的变化;前面我们提到,有一些孩子小学的时候成绩非常好,到了初中高中成绩一路下降,一方面由于自我评价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与孩子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相关。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搜集信息的广度和问题的深度也在增加。
例如,初中的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只是自己想一想,最多跟好朋友讨论一下,不会深入思考问题,但是进入高中后,一般会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信息收集过程,他们会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会在网上查找资料,也会通过一些渠道询问专家的意见。
所以,初中的孩子在面对学习时,要么常常缺乏自信,要么过分自信,人为自己是不会受到损失的,或者偏于宿命,认为无论怎么做,都无法避免失败的结局,但是高中的孩子对问题分析要理性的多。
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有些成绩不太好的初中生,到了高中时反而能逆流面上,成绩突飞猛进最后进入一所非常好的大学。
那遇到这种问题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呢?
家长和老师多给孩子创造问题,告诉孩子收集信息的方法,教会孩子思考,但是最后的决策权要教给孩子,即使孩子做错了,也不要急于纠正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决定做,孩子会在错误中学会宝贵的经验。
6.同伴交往;这一阶段,青春期的孩子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同伴关系将代替亲子关系,同伴逐渐替代父母成为孩子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主要对象。
同伴交往对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孩子将来要成为社会人,以平等的方式与人交往,而不再以孩子的身份受到各种照顾,因此,他们很需要交往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
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孩子会学到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客观看问题,如果这个年龄的孩子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并能与朋友保持稳定而亲密的友谊,到了成年期,往往人际交往也会顺利,心理健康水平也会较高,如果这个年龄段缺乏朋友,被同伴排斥,那么到了成年期,可能会出现反社会的举动。
伴随这一任务衍生出来的主要问题是早恋以及交到所谓的坏朋友。
所以,家长也要留意孩子身边的朋友。
了解青春期孩子成长的规律,是家长们的必修课,青春期是一个孩子从儿童走向成年的过渡期,在这几年里孩子面对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的转变,会面临较多的压力、冲突,所以在孩子独立的路上,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而父母想要给孩子最大的支持,帮助,那么就必须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
我是花姐姐,家庭教育指导师,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不错,请关注“花姐姐家庭教育”,并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