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娟本文首发于|心流场(ID:flowfield)前段时间,北大徐凯文副教授在做报告时谈到,在出现自杀危机的学生中,父母职业是教师的比例最高,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这些数据可能是徐凯文老师在北大做自杀危机干预时,收集的数据。当然,这是壹个小样本数据,虽无法作为壹个严谨的结论,但是,却反映了壹些现象。为什么教师的小孩,更容易自">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内容页

为什么老师的孩子更容易自杀文章婚外情?-过度控制对孩子的伤害

2021-09-19 21:02:33青少年心理112

">文|梁娟本文首发于|心流场(ID:flowfield)


前段时间,北大徐凯文副教授在做报告时谈到,在出现自杀危机的学生中,父母职业是教师的比例最高,尤其是中小学教师。



这些数据可能是徐凯文老师在北大做自杀危机干预时,收集的数据。当然,这是壹个小样本数据,虽无法作为壹个严谨的结论,但是,却反映了壹些现象。

为什么教师的小孩,更容易自杀?


先来看看网友怎么说。



可能教师即使在下班后,依然很难摆脱职业角色。


作为父母的他们,可能会尤其在意小孩的成绩,可能会只在意小孩的成绩,而忽视了小孩的心理需要。

这背后,其实是过度的控制。


-01-过度的控制,会给小孩带来哪些伤害

1.抑郁

被过度控制的小孩,或多或少心理会有壹点抑郁。

因为他们的正常情绪,常常被抑制,可能他们的小时候常被父母教育,“不许哭”,“不许闹”,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正常的情绪没有宣泄口,那么久而久之,小孩容易抑郁。

而更严重的抑郁,真的会自杀。

自杀其实是将外在的愤怒,投向了自己。


像徐凯文老师说的,Ta想杀死的不是Ta自己,而是Ta父母的小孩。

这种对父母的愤怒,指向了自己,最后演变成自杀。

2.怯懦

控制的父母,常常替小孩做决定。

我周围有朋友,从读小学到毕业找工作,读哪个学校,报哪个专业,做什么工作,都是父母决定的。

这样的小孩,可能曾经想过自己做决定,但是父母不允许。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丧失了自己做决定,并承担后果的能力了。

对于他们来说,也会感到矛盾,壹方面想要走出去舒适圈,去自由探索这个世界,但是另壹方面,待在父母给营造的舒适圈里,又很安全。

他们就像无法飞翔的鸟,翅膀在小的时候就被折断了。



3.被动攻击

我们身边也常常会遇到壹些拖延的人,作业总是最后壹个交,上班总是迟到,工作总是拖到最后壹刻再做。

在亲密关系中,当两人遇到冲突的时候,也不主动沟通,习惯冷战和回避。

我们发现,这样的人,往往也成长于控制的家庭。

当父母总是控制自己,自己又拗不过父母的时候,小孩又不能直接和父母对抗,那么怎么办呢,只有不合作。

反正你让我做什么我偏不做,或者我慢慢做,通过这种不合作、不沟通的方式,夺回控制权,完成对父母的被动攻击,释放壹点愤怒。

4.强迫

与抑郁相反的壹个极端,是强迫。

我们在临床上发现,有强迫症,或者强迫型人格的人,往往也成长于壹个控制的家庭。

与抑郁不同的是,他们认同了父母的控制。

当父母对他们实施控制,他们心里是不舒服的,但是为了让自己好受壹点,他们会不断说服自己:


我怎么能恨自己的父母呢,父母都是为我好。

我不能让父母失望,我要做壹个成功的人。


于是,他们开始对自己实施控制。

对于自己讨厌的人或事,反而说服自己转变为认同和喜欢。这种方式,在心理学上,称为“反向形成”。

这样的小孩在长大以后,即便是脱离了原生家庭,父母已经无法控制他们了,他们却已经内化了父母的控制,自己控制自己。

他们往往对自己有高要求,高标准,壹旦感觉失控就会陷入过度的焦虑,以强迫的行为或思维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他们的情感多是隔离的,他们往往意识不到,或者不承认自己的情绪。

通过这种情感隔离的方式,他们让自己保持在壹个真空状态,不让自己受情绪的波动,受情绪可能带来的痛苦,以便更好的完成任务。像壹台机器壹样。

这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他们在关系中会表现得控制,却又疏离。



-02-作为控制的父母,应该怎么办

也许作为父母的你会很疑惑,你会问,那按你这么说,是不是就不要管小孩了,让小孩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其实也不是。下面来具体说说。

1.陪小孩度过两个叛逆期

发展心理学上认为,壹个小孩的成长,会经历两个叛逆期,这两个阶段对于小孩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在这两个阶段父母过于控制,那么对小孩的伤害是很大的。

(1)第壹个阶段:3岁左右


A.培养小孩的自主权

小孩在3岁左右,自主性会大大的提升,小孩逐渐有了自我意识,会去尝试探讨外面的世界。

这个阶段,如果父母总是担心小孩受伤,控制小孩,那小孩可能会成长为壹个比较胆怯,的人。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培养小孩的自主权非常重要。

父母要鼓励小孩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去和其他小朋友玩,如果跌倒或受挫,可以回来找妈妈。


这时妈妈作为壹个安全基地,应该给小孩鼓励和支持,而不是责骂小孩。当情绪被安抚下来的小孩,会再次出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B.教会小孩遵守规则

这个阶段,如厕训练也能帮助壹个小孩了解规则,学会自我管理。

如厕训练并不是说家长要严格控制着时间,比如4个小时了,小孩即使没有便意,也要求小孩必须去上厕所。

而是制定规则。比如告诉小孩,如果你想上厕所了,不要便在裤子里,要去那个叫厕所的房间,你看我们全家人都是这么做的,这个规则我们大家都要遵守。

当小孩破坏规则了,或者表现出更多无理的要求,父母不要“武力镇压”,而要有耐心,用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去拒绝。

那么小孩,会逐渐感受到,自己是可以自由行使意志的,同时也知道,自己应该遵守规则。



(2)第贰个阶段:青春期

第贰个叛逆的阶段,是小孩进入青春期了。随着身体的发育,小孩逐渐有了更强的自主意识,他们希望父母把他们当成大人来对待。对控制会尤其敏感。

那么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过于控制,也会造成小孩抑郁,或者叛逆。

这个阶段的父母,也要更多的包容和有耐心,给小孩更多的支持而不是控制。

帮小孩在这个阶段平稳的过渡。

2.父母要觉察自己的控制

此外,父母对于自己的控制需要有所觉察和反思。

父母过于控制,可能是由于自己的焦虑,和自身安全感的缺失。


父母希望通过对小孩的控制,来释放自己的焦虑,让自己觉得安全。其实是将自己的问题传递到了小孩身上。

那么父母可不可以试着,在保证小孩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给小孩更多的自主权和空间。自己的焦虑,自己想办法缓解,而不是通过控制别人来缓解。

当你觉察到自己又想要去控制小孩,或者要行使暴力的时候,你可以先深呼吸5秒,让自己平静下来,将自己和情绪拉开壹段距离,然后理智的去想想,你的控制可能会给小孩带来哪些伤害,试着去放下你的控制。



也许,有些父母会认为,我控制你,说明我在意你,关心你,认为控制是爱的壹种方式。

但其实,爱是自由。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真正为小孩的长远利益去考虑,考虑如何培养小孩独立的人格,健全的心理,自主选择及承担后果的能力。这才是爱小孩的表现。

-TheEnd-
作者:梁娟,心理咨询师,张德芬空间、壹心理专栏作者。北大临床心理硕士研究生,北师大文学硕士。作者公众号:心流场(flowfield)。壹个专业有趣的心理学公众号,陪你完成个人成长。


TAG标签: 孕妇焦虑 心理健康的特质 心理咨询武汉优等京军 克奇心理 
再来一篇
上一篇:青少年考试焦虑症如何治疗 下一篇:不可能图形这世上没有偶然,有的只是必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