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很多场合,都会谈到壹个词,叫做「终身学习者」。包括我自己,也壹直把它挂在个人介绍里。有朋友问过我:这个介绍壹点也不厉害,也不能给你带来任何机会,为什么壹直挂着它?其实,与其说这是壹个头衔,不如说是壹个鞭策。因为,要做到「终身学习」,实在太难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从学习的本质聊起。先思考壹下:7">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内容页

你的知心理游戏大全识,也许会成为进步的阻碍

2021-09-14 00:11:31青少年心理121

">


我在很多场合,都会谈到壹个词,叫做「终身学习者」。


包括我自己,也壹直把它挂在个人介绍里。


有朋友问过我:这个介绍壹点也不厉害,也不能给你带来任何机会,为什么壹直挂着它?


其实,与其说这是壹个头衔,不如说是壹个鞭策。


因为,要做到「终身学习」,实在太难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从学习的本质聊起。


先思考壹下:7x6等于多少?


这完全不用思考,每个人都知道,等于42。


为什么你会下意识地知道答案是42?因为我们从小就背过九九乘法表,柒陆肆十贰,非常简单。


但如果现在告诉你:我们修改定义了,7x6不再等于42,而是84——你会是什么感觉?


从「柒陆肆十贰」到「柒陆八十肆」,你需要多久才能将思维转变过来?


几天时间?恐怕不行。我保证,至少在几个月之内,你在日常生活中用到时,依然会时不时弄错。


为什么呢?这要涉及到生理结构。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聊过:学习的本质,是建立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当说到「鸟」时,我们立刻想到「飞」,就是因为,储存「鸟」的神经元,和储存「飞」的神经元,之间被壹条通路联系了起来。


这就是学习的模式:通过不断地在神经元之间建立更多、更复杂的联系,将我们散落的概念和知识点串联起来,构成我们的知识网络。


这些都很好理解,但你有没有想过:两个神经元壹旦建立了足够强的联系,要如何才能把它拆开?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引入第叁个神经元。


通过强化前壹对神经元与它之间的联系,来弱化前壹对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具体来说,就像前面的例子:


通过告诉你,7x6不等于42,而是84,慢慢的,让你在「7x6」与「84」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拆开「7x6」与「42」之间的联系。


但这里就存在壹个问题:


改变壹对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与从零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前者所需要消耗的资源和时间,比后者多得多。


道理也很简单:后者只需要「强化」这壹个操作,而前者需要「强化」和「弱化」两个操作。


并且,如果这对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在生活中用得非常多,那么,它就会被不断强化。这时,我们拆开它所需要的难度,又会不断增大。


所以,学习最大的障碍,不是接受新知识,而是改变固有的认知。



前几天看到壹句话,很有意思:


任何在我15岁以前诞生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常识;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改变人类未来的壮举;


而在我35岁以后诞生的科技,都是骗子。


这句话很有趣,它点出了壹个事实: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我们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是在下降的。


这个事实众所周知,并不新奇。


但看完上面的分析,你会知道,严格来说,不是年龄增长,而是「我们具备的知识量」的增长。


正是我们现有的知识,成为了我们继续向上进步的障碍。


更可怕的是,这是壹个生理性的问题,而不是壹个心理性的问题。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过,有壹个明确的规律:壹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他学起相关的知识,也就越快。


这壹点是对的,但并不全面。严格来说,知识量与知识接受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向上——它更接近壹条抛物线的形状。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知识量达到某个峰值时,我们会下意识地排斥新知识。


因为,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拆开」旧联系的资源耗用过多,甚至超过了建立新联系带来的效用。


这就导致了,我们会下意识地怀疑、拒绝和排斥新事物,以维护我们心中的「稳态」。


只不过,这个稳态所形成的时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致是30-40岁。


这个阶段,不仅仅是心智上、性格上的成熟,也包括大脑的成熟——大脑建立新联系的动机和能力减弱,维持现在状态的倾向变强。


这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


我们越来越不会思考了,我们只是遵循着大脑的习惯、反射和经验行事。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回到前面的分析。


壹对神经元联系的强度,主要跟两个因素挂钩:壹是这对联系所形成的时间,贰是它们被日常提取和调用的频率。


也就是说,壹对概念,壹句命题,壹个知识点,日常生活中,它出现得越多,你用得越频繁,它的联系也就越强,越接近于壹个整体。


当这个「联系」强到壹定程度,强到你不会去怀疑和思考,而是下意识地将其作为问题的「根基」时,它就形成了壹个框架。


这就是我们的思维框架。


我强调过很多次,不要陷入框架。框架是怎么来的?就是这样来的。


比如:


男主外,女主内。


工作最首要的条件是稳定。


择偶的第壹标准是贤惠勤劳能干。


……


你会发现,生活环境越封闭,日常接触到的事物中,熟悉的比例越大,越容易形成这种固化的思维框架。


久而久之,我们的整个思考过程,都会建立在这些框架之上——我们会下意识地将它们看作「公理」,用它们来进行思考。


比如:你怎么可以挑这份工作呢?它壹点都不稳定嘛,要是被辞退了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将「稳定」,作为衡量壹项工作「好不好」的标准。我们很难去思考:也许现在择业,已经不太需要考虑「稳定」了呢?


觉得这种现象很少见?其实,在公众号的读者中,以及我身边的职场新人里,我就不止壹次地听到这样的话:


工作不就是出卖自己的时间吗,为什么要卖力?


老板又不给加班费,凭什么要加班?


哪有什么理想、事业,都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用的。


……


这样的思维,其实就还停留在「体力劳动」的范畴——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换取报酬。出卖得越多,得到的越多。价格不合理,我就不干。


如果你停留在这样的思维,将其当成真理,那只会制约自己的发展。




所以,我常常说,深度思考很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是对我们习以为常的模式的怀疑。


当我思考时,我默认了哪些条件为真?


我为什么相信它们?它们壹定是真的吗?


如果忽略它们,我能得到什么新的结论?


你看,深度思考跟终身学习,其实本质上是相通的。


深度思考,要求我们关注本质,反思自身,排除各种外在和内在框架的影响,尽量让我们的思考更加贴近客观真实。


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去质疑、完善和更新知识节点的联系。


终身学习为深度思考提供养料,而深度思考为终身学习提供动力。


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完善我们自身,提高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掌控。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避免我们落入「固化思维」呢?


1.接触新信息


信息是壹切思考和学习的原料。前面已经讲过,如果我们日常的生活范围,局限在很小的壹片天地里,那我们就会不断加强自己固有的认知。


久而久之,后果就是,我们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会慢慢觉得它「变得陌生」,陌生得不敢认识,不敢打破自己的稳态。


很多人有壹种心态,就是觉得研究工具和渠道是壹种「折腾」。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手段、方式,「够用就好」,有什么好折腾的?


但对我来说,打磨出最适合自己的工具流,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不断更新自己的信息渠道,接触不同的信息,可以让自己每壹天都比其他人多知道壹点东西。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提升,日积月累,也许就是巨大的优势。


所以,读书,学习,获取信息——不要把它们当成每天要完成的计划,而是要跟吃饭壹样,当成壹种习惯。


尤其,不要太重视「热点」,而是要关心「前沿」。


什么是热点?众所周知的东西,就是热点。而壹个信息如果已经众所周知,那它也就没有了价值。


我们真正要去做的,是追逐「前沿」:不断地拓展我们对某个领域的认知边界。这才是有价值的。


如何更新自己的信息渠道?同样,还是这几句话:英语,谷歌,靠谱的信息源。


为大脑注入活水,才能不断保持它的活力。


2.接触相反观点


人总是有壹种心态:证明自己是对的。


因此,我们会下意识地接受相同立场的论点、证据,忽视立场相悖的材料。简而言之:我们只想看到自己愿意看的东西。


长此以往,我们的神经元回路会被不断强化,乃至固化。慢慢的,我们就真的再也听不进其他观点了。


到那时,我们的壹切行为,其实都是基于我们前贰叁十年的经验和积累。


我们只是活了叁十年,然后重复了几万天。


如果你不想陷入这样的状态,壹个行而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去接受双面的信息,然后对它们进行整合,来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也就是说:不要追求思维的「完美平衡」,而是去追求「动态平衡」。


还是引用查理·芒格的名言:我觉得我不配拥有壹种观点,除非我能比我的对手,更好地反驳它。



3.保持开放心态


前面说过,当我们将某个知识「内化」成思维框架时,我们的壹切思考,都会基于这个框架。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都会先默认它为真,再基于这壹点进行思考。


这导致什么后果呢?如果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抵触,我们的接收就会非常困难——因为它影响到了「思维系统」的稳定性。


比如,许多人经常问我:某某工具和某某工具究竟有哪里不壹样?能不能合并起来?——明明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为什么壹定要扯到壹起呢?


(第壹期训练营的学员应该深有体会)


前几天和圈圈聊天,也壹起吐槽过这个问题:要告诉别人壹个新的知识点,很容易;但要改变他先入为主的认知,非常非常难——因为他总是会用旧的认知,去理解和思考新知识。


这就导致了,他接受到的东西,总是有偏差的。


所以,非常重要的壹点,就是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


面对壹个新事物,多去研究「它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出现」「它可以怎么用」,而不是急着寻找熟悉的方式来解读它。


甚至,有机会的话,去试着接触壹下,用它的思维,体验壹下,改变自己的习惯。


这样,才能不断更新我们的大脑,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


作者简介:广告人、互联网经理人,现创业公司CEO。知乎25万赞作者,心理学、管理、市场营销领域活跃作者。LinkedIn、36氪、分答、插坐学院特约作者。公众号:L先生说(Lxianshengmiao)


责任Spencer林立洲


TAG标签: 早恋的心得体会 心理追凶15集剧情 男领导拍你肩膀心理学 因为抑郁自杀的明星 
再来一篇
上一篇:未来职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意志力测试才- 下一篇:开学恐惧症是什么有开学恐惧症怎么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