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CCTV今日说法(微信号:cctvjrsf)
“ 人是可以改变的
自己控制着自己
可以从头再来
改过自新”
“网瘾”是一种精神疾病?
陶然是北京某戒网瘾机构的研究主任,从2003年至今,他已经接触了一万多名沉迷网络的孩子。
陶然说,2008年,他们团队在国内首先提出,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还提出了判断网络成瘾的标准——核心是两条:渴求症状和戒断症状。满足这两条,再满足七条附加症状的任意一条,就可以判定为网络成瘾。他认为,网络成瘾应该被当成疾病来治疗。
小林和他的父亲就在这个机构接受培训。父亲说,他和儿子在玩游戏这件事情上斗智斗勇,最终败下阵来,于是到培训机构寻求帮助。
刚到基地的时候,小林写下了期待的亲子关系——尊重、包容、信任、和谐和理解。但小林觉得,自己和父亲关系紧张,没有沟通,与期待的亲子关系相去甚远。在基地里,小林说出了和父母僵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懂自己,小林的父亲也意识到自己和妻子的很多行为和言语伤害到了孩子。
陶然认为,既然是成瘾行为,就需要一定时间的戒断。他们让孩子住在全封闭的基地里,不能接触手机、电脑,还要配合一些军事训练。经过十几年的摸索,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以团体治疗为主,以个体、家庭治疗为辅的方法。
“网瘾”是一种教育问题?
与陶然的观念不同,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认为网络成瘾根本不是精神疾病。陶宏开说,他从2004年就开始关注网瘾孩子,他认为这应该是一个通过教育来纠正的问题。
一开始,他帮助孩子戒网瘾的方式是开讲座,这种讲座要求家长来听,孩子也可以一起来听,但要家长先做改变。陶宏开认为根据不同的家庭要进行不同的个案分析,重点是分析家庭,而不是责备孩子。
陶宏开提出了关于教育网瘾孩子的“五不”原则——不打、不骂、不管、不急、不怕。不少家长说“不管”这一点很难做到,陶宏开表示他说的“不管”是不再训斥孩子,但要管住钱、管住嘴,用更平和、宽容的方式对待沉迷网络的孩子。
今年30岁的小吴,14年前也曾是一个令母亲头疼的问题少年。
求助无门的小吴母亲找到了陶宏开,这是陶宏开接触的第一个离异家庭的网瘾孩子,分析了小吴的情况之后,陶宏开建议小吴母亲应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对孩子的态度。而小吴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
小吴的母亲说,从陶宏开那里学会的是做父母的应该如何教育孩子。陶宏开也一直秉承着自己素质教育的理念,引导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
普法时间
Q1:面对网瘾问题的时候,两个专家给出了不同的分析,一个认为这是疾病,另一个认为这就是教育问题,您觉得呢?
A1:我认为他们两个的说法是两个角度,但是干预的方式实际上他们俩殊途同归。关于网瘾是不是精神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专家还是很慎重的,但是现在基本认为,它至少是孩子的一种行为上的问题,我强调把网瘾视为病的重点是在治疗上,而不是在定性在病上。换句话讲,它这种现象应该是属于孩子成长当中的一个阶段,如果这个阶段我们处理好的话,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够正常地健康成长。所以我觉得称法不一样,但事实上都涉及到一个对孩子心理问题的原因的研究,也就是都找到了家庭的这个背景。
Q2:如果我们明确了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这种行为的干预的话,首先明确一个前提,家庭在导致孩子网络成瘾这个行为的作用大吗?
A2:非常大。简单地说,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他遇到了一个挫折,这个时候父母如果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他们可能会用一些非常简单的方法,以致孩子在这个问题上自己应对不了,然后父母又用了一些错误的方法,这就会导致孩子的病情加重。那么这种情况下你如果不调整家长,家长还用原有的方式继续再这么要求孩子,孩子就会出现一种逃避现象,这个逃避就是去寻找另外一件事情,然后死活不再回到他原有的轨道上,这就是我们发现孩子出现的问题。那么在这个治疗过程中,必须让家长先要改变他的教育风格。
案件来源 | 《今日说法》节目《走出沉迷》
实习小编 | 王燕飞、陈慕华
视频剪辑 | 郑博元
维护 | 宋小军
主编 | 王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