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很辛苦,這條艱辛的路漫長沒有盡頭。自從孩子一出生,我們就開始學習如何能夠教出一箇聰玲、懂禮的好孩子而努力。願望是好的,但是現實卻是那麼的殘酷。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像很多育兒書籍講的那麼輕鬆。
教育孩子到底能不能打
1、答案是肯定不能打的,雖說,棍棒底下出孝子。在我國古老的教育理念中,“棍棒底下出孝子”佔據了很大的份量。很多人說,現在的教育理念,甚至是現在的體系已經不允許我們打孩子。打孩子等於暴力摧殘,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甚至是留下終身難忘的陰影。
2、隨着社會的發展,家長們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應該不斷的變化,從之前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到現在的“以德服人”式教育,面對不聽話、淘氣的孩子,一定要懂得引導與尊重,傾聽他們的心聲,用寬容和耐心陪伴孩子成長。
3、“棍棒底下出孝子”已過時,這樣粗暴的方式只會滋生仇恨,甚至會讓孩子走向極端。會傷害孩子稚嫩柔弱的身體,更可怕的是,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抹不去的心理陰影,同時打孩子也是一種錯誤行爲。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孩子有時候犯錯了,家長一定不要動手體罰孩子、打孩子。
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1、鼓勵孩子多運動,陪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2、接納孩子的現狀,家長的焦慮和痛苦主要來自於沒有把自己的孩子作爲一箇單獨的主體來對待。沒有認清楚自己孩子的優點和不足,而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以其他孩子爲標準進行參照,不自覺的造成心理恐慌。我們首先要接納孩子的現狀,明確孩子的短板和優勢,以長遠眼光來切合實際的規劃孩子的教育。
3、適當的鼓勵孩子,現在很多父母都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只要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有問題,總習慣用這樣反常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在父母眼中就是獨一無二的,不需要那他去和別人比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要擅於賞識自己的孩子,孩子的長處我們要看到,孩子的過失我們也要原諒。
4、給予孩子適當的選擇權,在一定範圍內給孩子選擇權,通過提供選擇,可以避免緊張氣氛,給孩子提供做決定的實踐機會。如“你今天是想穿粉紅色的上衣,還是藍色的T恤?”(如孩子兩者都不選,父母可問:“是我幫你選,還是你自己選?”)做選擇並讓孩子負責任都是日常的行爲,對於發展孩子的自我價值觀是至關重要的。
家長打孩子的危害
造成心理的傷害,很多問題兒童的背後都有情緒不穩定的家長,現在屢屢爆出問題。這跟孩子家庭生活中被責打有很大關係。輕的孩子會出現情緒失控或者自閉的傾向,而經常被責打的孩子會出現性格的扭曲和心理的創傷。
表現爲會攻擊比他弱小的的孩子或者虐待小動物等等,這種孩子上的心理問題往往會導致他的行爲非常的殘忍和具有攻擊性,也就是說,它就跟定時炸彈一樣危險,稍微不注意就被引爆。
導致孩子懦弱,如果孩子經常被父母打罵,時間一長,孩子見到父母就會立刻產生恐懼心理,繼而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麼,也不管父母的話是對是錯,他都只得乖乖服從。在這種不良的絕對服從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性格怯懦的孩子,會產生嚴重的畏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