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錯是孩子的正常行爲,尤其是十幾歲青春期的孩子,犯錯更是家常便飯,重點是家長如何引導這個時期的孩子,是打罵批評還是疏導心理,這兩者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十四歲孩子犯錯屢教不改怎麼辦
1,從注重成就到關注情感需求和行爲表現
14歲左右的叛逆兒童實際上更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作爲父母,我們從孩子的角度來思考他們需要什麼。他們到底在想什麼?站在孩子的角度與孩子溝通溝通,放下父母的架子,與孩子進行真誠平等的對話,不要給孩子增添自己的感情,多聽孩子的想法,想表達什麼,然後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這樣的溝通和交流,孩子們往往更容易接受。
2,讓孩子學會思考和分析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做錯事是很正常的,因爲每個人都會犯錯,爸爸媽媽也不例外,“知錯能改”的孩子,纔是好孩子。犯了錯沒關係,最重要的是,犯了錯後,要端正自己的態度,學會思考和分析,找出自己出錯的原因並糾正。
父母想讓孩子學會思考,可以給孩子舉一箇父母犯錯的例子,讓孩子幫忙想一想,父母錯在哪裏,應該怎樣糾正。當然父母舉的這個例子,要在孩子的理解範圍之內。
3,父母對孩子要“少懲罰,多鼓勵”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在生活當中,每個人都可能犯錯,都可能遇到挫折和失敗,但是,每個人對待挫折和失敗的態度,卻不一定相同。所以,在孩子做錯了事情之後,父母不要挖苦、謾罵、威脅孩子,而是應該鼓勵孩子勇敢地去面對,不要輕言放棄。
不可否認,現在的孩子,生活環境我們小時候的生活環境相差很大。如果我們教育孩子,依然使用父母教育我們的那一套,是行不通的。
如果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依然使用訓斥、打罵等方法,不但不會有好效果,而且可能會產生反作用。所以,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特點,因材施教,耐心地幫助孩子糾正他的壞習慣。
孩子什麼時候要管,什麼時候不該管
一要管:在沒有樹立起規矩,孩子沒有養成習慣前要管。
當孩子還是一張白紙的時候,是家長需要跟孩子樹立規矩的時候,讓他形成正確的是非觀、榮辱觀,以免行差踏錯。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就是家長給孩子提前設定好的大方向,也是一種護欄,避免孩子受到傷害,也防止孩子因爲無知隨意傷害別人。跟孩子確定好行事的邊界,做得好要有獎勵,做得不好,該懲罰的就要懲罰。
不要等到孩子做錯了事情,家長再來告訴孩子“這樣是不對的”。那個時候的孩子已經養成了壞習慣,很難糾正,也會對家長的“事後諸葛亮”產生牴觸心理。
二要管:與孩子保持溝通交流,知道孩子心理狀態的變化。
有了規矩之後並不是萬事大吉,就可以放手不管了。家長還需要保持對孩子的關注,表達出“我正在注視着你”的情緒。
這時候溝通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在放學後、喫晚飯的時候、睡覺前都可以跟孩子聊聊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情。家長可以藉此表達對孩子的關心,瞭解孩子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狀況。
當然,家長可以扮演一箇傾聽者的角色,但不是強制者,不要強行要求孩子一定要說,這種命令式語氣會將原本想要傾訴的孩子趕跑。有家長關心着的孩子,在行爲上會更加自律,在學習上會更加努力。家長通過傾聽孩子的心聲,也能對孩子有更多的瞭解,少很多的代溝。
一不管:在明確了規矩之後,給孩子試錯的空間。
有了規矩,就有對錯,就有獎懲。同樣的,孩子不可能一直做對的事情,不要強迫他們一定要做正確的事情。因爲有時候人沒有看過邊界之外的風景,好奇心始終會趨勢他們去試探一下。也有一些時候,人的負能量如惰性很難戰勝,尤其是缺乏自我管理的孩子。
比如一箇孩子不想寫作業,媽媽喊了好幾次,他照樣能當做沒聽見。就算勉爲其難去寫了,也好像是在給家長寫。如果叫了三次孩子還不願意,那就不再勉強。要讓孩子感受到,他的確是在爲自己學的。
如果孩子正在犯小錯的路上,那就讓他去試探。讓他自己親身體驗犯錯的後果,帶來的影響。規矩的評估體系也要起到作用,該獎勵的獎勵,該懲罰的懲罰。親身經歷的事情往往比別人耳提面命更讓人印象深刻,孩子記住了這個教訓,纔會引以爲戒。
犯過了小錯的孩子,知道規矩外的“風景”沒有那麼好看,以後就會避免犯大錯。而“溫室裏”的孩子,可能一犯就犯大錯。
二不管:孩子年紀大了之後,獨立自主的意識越來越強,讓他擁有自己的選擇權。
是否管孩子,跟孩子的年齡也有很大的關係。年紀越大,孩子的心態日趨成熟,過多的干涉會讓孩子逆反心理加強。哪怕他們知道家長的選擇是對的,他們也不願按照家長說的來,因爲他們想要表達的是自己的聲音與觀念,他們需要尊重。
讓孩子擁有自己的選擇權,並且讓他們爲自己選擇負責。這樣的孩子更獨立,更清楚他們想要什麼。
爲什麼糾正孩子的錯誤認知和態度如此難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每天早6點到晚10點,日日夜夜,每天重複不停的學,這種不斷重複的枯燥乏味的生活讓人產生厭煩情緒很正常。產生厭煩情緒後,孩子當然就不想再認真努力學了,想放鬆了。
那問題就來了:如果孩子內心中還始終堅持一箇信念“學習很重要,我必須要努力認真學”的話,孩子的認知和行爲就會產生矛盾,也就產生了認知不協調。不可能當一箇人信念中堅持“認真學習”時,行爲還自由散漫。就像你說這道菜不好喫,你還發自內心的使勁喫一樣,行爲和認知無法統一起來,於是孩子就會感到焦慮。
爲了減少這樣的焦慮,孩子要麼重新變得認真學習,要麼改變“學習很重要,我必須要努力認真學”。這兩種方式比較起來,顯然改變認知更容易。因爲認真學是要拿出實際行動,要每天不斷堅持努力的,而改變認知,只需簡單的轉變一下思想就可以了。
所以孩子會改變對學習以往的認知,會變成“學習不是那麼重要,我可以偷一會懶”。當然,這種認知可以隨着行爲的懶惰再進一步調整“學習不重要,不用認真學”,直到變成“學習一點用也沒有,我還學它幹嘛”。至此,孩子就建立了“學習無用論”的錯誤認知了。
因爲這種認知是他自己建立的,是建立在他以往生活經歷的基礎上,充滿了各種相關的案例和感情,因此是比較牢固的。
這就像地裏長的一棵草,地面上長出的草就是孩子表現出來的態度,地下的根莖是支持這個態度的過往經歷、各種案例和相關感情,它們對地面的草提供了完美的營養支撐,因此拔草只對地表的草採取行動是無濟於事的。要想真正的除草,必須把地下的相關根莖也一起毀掉。要想改變孩子的態度,也需要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