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是在探索,是好奇心使然,也是孩子成長的需要,孩子犯錯不應該完全被杜絕掉,允許孩子在一定的範圍內適當犯些錯,對孩子較快成長也是很有幫助的,家長要正確看待孩子的犯錯。
孩子犯錯時父母怎麼辦
1、我們要瞭解爲什麼孩子總是犯錯。研究兒童心理學,我們發現孩子的過錯行爲,一方面具有偶然性和盲目性,而這種偶然性又往往是由於好奇心和喜歡模仿等原因造成的,並非是孩子有意識的錯誤行爲。
另一方面,因爲孩子心理發展不成熟,使他們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爲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還不充分,使他們不能很好地理解別人、表達自己,往往以自我爲中心。
2、在面對孩子犯錯時,一箇關鍵的因素是“態度”。往往父母無法控制自己生氣的情緒,什麼狠話都說,“你太笨了”、“我不要你了”、“你這樣,真是沒出息”等這些話是傷害孩子的。
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呢?我告訴父母們,“不帶敵意地堅決”,就是態度要堅決,但不要傷害孩子。不能因爲生氣而責怪孩子,也不能因爲心軟就讓步。
3、給孩子反省的時間。有的父母發現孩子犯錯了,絲毫不給孩子承認錯誤的機會,急於讓孩子認錯,這樣孩子在父母的壓力下雖然認錯了,但內心深處並不認爲自己有錯。
父母對待孩子犯錯,一般要堅持三個原則
一、認識錯誤的原則。孩子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之後還認識不到自己的錯,還固執的一錯再錯。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必須冷靜對待,幫助孩子認識分析錯在哪裏?並讓孩子知道這個錯誤造成的影響,及其帶來的危害。
一般而言,要達到這樣的教育效果,家長就要營造一箇相對寬鬆的談話環境,心平氣和的幫助孩子分析錯誤的根源,並指出錯誤的危害,讓孩子內心接受你的分析,並能實現心理認同,爲後續的知錯改錯打下基礎。
二、認領錯誤的原則。孩子犯錯後,家長在批評,教育,分析,幫助的基礎上,要讓孩子把自己的錯誤認領到心裏,承擔起該承擔的責任。沒有這個過程,孩子就不能完成犯錯——知錯——認錯——改錯這一個心理認知過程。
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內省、反思和矯正的過程。家長在對待孩子錯誤時,讓孩子認領錯誤這個環節非常重要,絕對不能省略或缺失。
三、改正錯誤的原則。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錯不能改,一錯再錯,大錯特錯。只要孩子犯錯後,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能夠真誠的認領自己的錯誤,爲自己的錯誤承擔起責任,並願意下大決心去改正自己的錯誤,就是一箇好孩子。
家長在對待孩子錯誤時,幫助孩子分析錯誤,認領錯誤,其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孩子改正錯誤,不再犯錯。如果這一目的達到了,那你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對待孩子犯錯,常規糾錯有以下三種極端方法
1、糾錯快爲先。有些家長會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立即停止做我們認爲是錯誤的事。
2、改錯要從根上斬除。有些想盡一切辦法,杜絕所有讓他再犯錯的機會,這叫防患於未然。
3、不惜動用處罰手段。如果孩子繼續犯錯,那麼父母與孩子的衝突,將會持續升級到使用語言謾罵或恐嚇,出現情緒對立,甚至動用武力來進行體罰,建議父母在孩子犯錯時不要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