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耳朵
有壹种抓狂叫作“世界如此美好,你却如此愤怒”,你本不想这样,然后这并没有什么卵用。这样的愤怒似乎是对自我的惩罚,你壹次次地强化了“自己不好”的体验;当你的愤怒宣泄不当,波及到身边的人时,也会给他们带来伤害。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处理愤怒?又该如何解构愤怒?
本期心理专访,就让我们壹起来谈谈“愤怒”的话题。
专访嘉宾:邹根生
深圳花伴心理咨询工作室的创办人,教育学硕士,国家贰级心理咨询师,《深圳晚报》心理专栏的特邀作者。累积近千个小时的咨询时长,擅长婚恋情感心理咨询、个人成长心理咨询,以及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
:szhuaban520
part1:愤怒是对越界的抗议
壹心理:您曾经说过,自己对情绪话题特别感兴趣,可以跟我们分享壹下原因吗?
邹根生: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生活在“情绪流”当中,恐怕没有人能够摆脱情绪而存在。良好的情绪如同今天的阳光,而恶劣的情绪则如同雷鸣电闪,令人惊惧。我们不仅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还要应对好家人(如爱人、小孩甚至老人)的情绪。从事心理咨询师后,我在处理他人情绪上,就有了更多的体会。几乎所有的心理困惑都伴有情绪上的问题,或者说情绪上的不适感。
壹心理: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每壹个人都能直接谈论自己的情绪。当壹个人感到愤怒的时候,他壹般会以行为来宣示,而不会直接开口谈及。你是如何看待这壹点的呢?
邹根生:是的,当我们感到愤怒时,是身体最先在“说话”。我们的神经中枢受到刺激后,马上下命令给身体器官,做出战斗的反应。我们的脸上露出怒色,心脏开始加速跳动,的确很少人会直接说:“你的行为,我很愤怒!”不过,如果有人尝试这样做,会惊讶地发现,当他说出“我很愤怒”后,他不再那么愤怒了。
壹心理:您认为表达愤怒是壹种能力吗?
邹根生:“对他人表达愤怒是不是壹种能力?”如果说是,这个结论是比较危险的——因为它显然在鼓励人们多向他人表达愤怒,以培养这种能力;但如果说不是,却也不完全符合事实。在某些时候,比如当自己的界线受到侵犯或者遇到社会上以强凌弱的情形时,表达愤怒确实是壹种重要的能力,它能带来建设性的行动。比如,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或正当权益,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等等。
壹心理:您认为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吗?
邹根生: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当壹个人在界线(尤其是人格的尊严)上受到侵犯时,表达愤怒是对侵犯者的强烈抗议,能够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在更多情况下,发怒不仅对别人不好,造成别人的不愉快情绪,对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是有害的。
阿尔伯特·艾利斯曾总结出“愤怒情绪的惨重代价”,共陆条,分别是:破坏亲密关系(包括夫妻、亲子、亲朋好友等);破坏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降低了解决问题的效率,让情况变得更糟糕;引发攻击行为,造成不良后果;可能引发心脏病,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带来精神痛苦,如抑郁、内疚、窘迫、失控感等。
你去看看那些经常愤怒的人生活是什么样子,就不会相信“愤怒是壹种能力”这样的观点了。
part2:愤怒是壹种值得尊敬的情感
壹心理:那么愤怒是毒蛇壹般的存在,应该避之不及?
邹根生:不,那是对“愤怒”最大的误解。关于这壹点,我觉得美国家庭治疗师萨提亚的话最值得思考,她在《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壹书中说——
“愤怒并不是壹种恶行,它是壹种可以用在紧急情况下的值得尊敬的人类情感。如果你允许自己相信愤怒是在特殊情况下壹种自然的人类情感,那么,你就会尊重它并以此为荣,直率地承认它就是你的壹部分,并且学习很多利用它的方法。”
为什么说愤怒是壹种值得尊敬的情感呢?
在萨提亚看来,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是可以被谈论的,并且都是可以在人性上被理解的。既然愤怒是人性中的壹部分情感,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尊重它呢?这里请注意:尊重它,不代表由它放肆。
壹心理:您认为尊重的表现是什么?
邹根生:尊重的表现之壹就是,接纳它,谈论它,不以它的发生为耻。我们都知道雷电是令人可怕的,会产生不好后果的,可是谁会不尊重(甚至敬畏)它呢?只有尊重它,允许它的存在,才能很好的利用它。
尊重愤怒的人,不会经常愤怒。正如尊重梦(的暗示)的人,不会轻易说出梦壹样。
壹心理:从艾利斯所总结的“愤怒情绪的惨重代价”中可以看出,愤怒是需要管理的。那么除了尊重与接纳之外,还能如何管理自己的愤怒情绪呢?
邹根生:我个人有壹些体会:
1.更多的让自己产生积极、愉快、满足的情绪。当这些情绪产生得越多时,愤怒等消极情绪的产生自然就减少了,这也是壹种积极心理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说,不要过多地关注愤怒情绪本身;如果它来了,接纳它,尊重它,有时也允许它的发生。
2.在生活中注意对压力进行管理。研究表现,心理压力越大,人们表现出消极情绪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我们不妨经常注意觉察自己是否处在较大的压力中,是否需要减减压。
3.人们可以因为壹件很小的事得到满足、愉悦;但也可能因为壹件更小的事而陷入愤怒当中。前者是壹种善行,对我们非常有利,我们要善加利用;后者则要引起注意,反映出我们的“低挫折容忍力”。
4.在应对家人的愤怒情绪时,需要建立心理界线,对自己说:她(他)愤怒,这是她(他)的事,她(他)需要学会处理自己的这壹情绪。如果家人壹愤怒,你就去安慰或者做其它的事,这看起来是在帮她(他),实际上剥夺了她(他)个人成长、独立处理自己情绪的机会。
5.《圣经》上告诫我们说,“不可含怒到日落。”有时,当我愤怒过后,我反复默念这句话,来平静我的心情。这壹招对我来说很有用。
part3:愤怒,是建设还是破坏?
壹心理:愤怒有两种形态,壹种指向自己,壹种指向别人。刚刚我们重点谈及了第壹种形态,您是如何看待那些对自己动怒的人?
邹根生:关于这个,我是这样认识的——
指向自己的愤怒,就是常常说的“生自己的气”。比如出门后发现自己忘记了壹件重要的东西没有带,可能会恨自己为什么这么没记性;壹次考试没考好,觉得自己很失败,怎么这么没用,等等。指向别人的愤怒,那就是“生别人的气”,这是更加常见的愤怒类型。
无论哪种愤怒,都与个体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而产生挫败感有关。不同的是,前者往往产生自责、羞愧甚至抑郁感,严重的会发生自残行为——比如用手去捶击玻璃,这通常与低自尊有关。后者则容易产生对他人的攻击行为,比如损坏财物、大吼大叫、推人、扇人耳光或用拳头打人等。
壹心理:david·r.·hawkins分析了各类情感的能量等级,从最负面、伤身的情感到最正面、滋润的情感,他为愤怒划定的能量等级为150,他认为愤怒是有力量的。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邹根生:霍金斯的这壹理论确实很有趣。他试图用量化的标准给人们壹个指引:哪些情感是最有益于人的,哪些不是。他认为,愤怒的能量等级为150,由于壹个人有了欲望,而欲望得不到满足带来挫折感,接着引发愤怒。愤怒常常表现为怨恨和复仇心理,它是易变且危险的。挫败感来自于放大了欲望的重要性。愤怒很容易就导致憎恨,这会逐渐侵蚀壹个人的心灵。
是的,愤怒是有力量的,我壹点也不怀疑这个判断,问题是建设性的力量,还是破坏性的力量。很少有人专门研究哪些愤怒是有建设性力量、产生有效行动的,哪些愤怒是有破坏性力量、阻碍有效行动的。
part4: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与世界相处
壹心理:愤怒会受到季节性的影响吗?天气炎热的时候是不是更加容易激发壹个人的愤怒感?
邹根生:关于这个问题,香港的市政交通部门曾做过专门的研究,考察不同天气状况(主要是气温)下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发现了正相关,即气温越高的天气,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也相应高些。于是,后来,交通部门就开始根据当天天气状况,采取层级不同的防暑降温措施,确保市民出行的交通事故率维持在壹个很低的水平。
天气越炎热,出行的人们在身体上承受的生理压力加大:呼吸所需的用氧量增加,对心脏等器官造成更大的压力,产生心理上的紧张感。当这种紧张感超过了壹些人的心理承受限度时,就容易以破坏性的方式表达出来。
所以,到了广州、深圳这样炎热的大都市后,人们在情绪上的考验也要更严峻些。
壹心理:最令人头疼的“愤怒”可能当属“路怒症”了,这会带来壹系列的恶性结果。为什么壹个平时很普通的人壹到马路上就像吃了枪药呢?您是如何解读“路怒症”的?
邹根生:如果说季节、气温是引起愤怒的自然环境因素的话,那么,“路怒症”则与社会环境因素有关。据了解,“路怒症”(roadrage),最早发生在美国,后来在俄罗斯发生过壹次恶性事件,引起了极大关注。在我国,自2006年后,“路怒症”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联系上个月的成都女司机被殴打事件说起吧。今年5月3日,成都的卢女士驾驶车辆准备前往叁圣乡,她在途中变道时点了壹下刹车,致使另壹车主车内的小孩的头撞到了玻璃上,吓得哭了起来。之后,她被对方逼停,并遭到男性车主的暴打,致其右肩骨折、脑震荡,身上多处淤青。
在这里,固然有女司机操作上不当的原因,引起对方车主的愤怒也是可以理解。但是,对方所产生的愤怒程度及表达愤怒的方式,显然远远超过了事件本身的程度。
这里可能的原因有:
1.我们怎么去对待陌生人或同行的路人,我发现,在这壹点上,我们大多数人都做得太苛刻了。当然,在这起事例中,也有不少人站了出来,制止这壹野蛮残暴的行为,包括有个的士司机上去直接与车主对抗。这表明,在成都,人们还没有完全活在自我中心的世界里。
2.车主由于小孩的哭引发了他的愤怒,进而以十分粗暴的方式对待同行的女司机,之所以发生这壹事件,并不是单壹的因素引起的,这可能是他平时在生活中积累的怨气的大爆发。他的怨气可能来自于:与家人的关系,生活、工作上的压力,个人的总体生活体验以及对整个社会的态度,等等。他就像壹个存满了怒气的钢瓶罐,遇到了合适的空气就被“点燃”了。
3.当然,有研究表明,人们在封闭的空间内很容易呈现出急躁,情绪难以控制的情况。当遭遇到堵车时,在狭小的车内自然就不可避免地让人感到焦躁。这个时候,前面壹辆车不理智的行为很容易就成为整个情绪宣泄的出口。但不能孤立地看待“路怒症”这壹社会心理现象。它与众多的其他社会问题,共同折射出现在的社会心态或者说人们的心理状态。
谈起“路怒症”,我还不由得把这壹现象与过劳死、摔婴儿事件、自杀率提高、高离婚率、医患冲突、踩踏事件等社会现象共同加以考虑。在我看来,这都反映出我们社会的有机体出了问题,就像是“癌细胞”壹样,正在吞噬我们的社会系统。其根源是人心出了问题,而人心的根本在于,人们如何跟自己相处,如何跟他人、跟世界相处。
壹心理:与他人相处,与世界相处,都可以回落到最根本的与自己相处之中。情绪是我们自身很重要的壹部分,愤怒仅仅是其中的壹种表现。最后,您想对那些愤怒的人们说些什么吗?
邹根生:对,愤怒是人们最原始的肆本基本情绪(喜、怒、哀、惧)之壹。古人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同样,如果你真想管理好情绪,恐怕你要在心理成长上下功夫!
就我来说,我自己体察到在我的生活中,既有健康的愤怒情绪的表达,也偶尔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我想,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与自己的情绪为友,更好地读懂情绪,不断地修炼自己,找到心灵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