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内容页

你打孩子吗?可能你是希望从孩子那美国心理学家里获得欣赏!

2021-08-26 08:34:27青少年心理70

作者:代桂云丨壹心理专栏作者

苏珊是壹个有魅力的单亲母亲,有壹个8岁大的儿子。有壹次她的男友在她家里,她叫儿子去洗澡,儿子抗拒并出言不逊。她想也没想,扑向儿子开始揍他。第贰天,小孩脸上身上仍壹片淤青,她只好让他不去上学,待在家里。

这是怀特和韦纳合著的《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到的壹个虐待儿童的案例。在奉行“不打不成材”的中国,打小孩实在是太普遍了,有几个人从来没挨过父母的打?又有几个人没见过或听过周围的人打过小孩?在知乎上,有位网友发贴:为什么有的家长会打小孩,而且是狠打不留情的?这位网友讲了自己壹次挨打的经历:

小时候我妈检查作业,有壹道对的题她非说我做错了,我坚持我是对的,她非说是错的,让我改。我给她解释那道题,她当时怒气冲冲的,完全没有听,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我说完她就接着打我,逼我重做。

下面有近200位网友回答了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各式各样:

壹、家长从小受的教育就是打小孩能让小孩记住疼痛,改正错误。

贰、气急败坏或者说壹时情急,火气太大压不下,拿小孩撒气。

叁、喜欢打小孩的父母无非只有壹个原因,就是笨。

肆、因为有的小孩的确欠扁,有的父母的确混蛋。

……

这些答案,有的是合理化父母打小孩,有的说出了表层原因。苏珊在打儿子时,其内在发生了什么?她体验到了什么?自体心理学取向的治疗师通过共情性回应,为我们呈现了“打小孩”的心理真相。

苏珊前来寻求治疗的原因是,她很难管教好自己的儿子。她把儿子的行为描述为“抗拒而挑衅”。他就是不愿意听她的话,每件事都变作壹次权力斗争。儿子在学校的表现也让她震惊,作业完全没有达到他的正常水平。

在治疗中,治疗师越来越清楚地发现,只要儿子提供了苏珊所需要的欣赏,她能就维持自己的自尊。当儿子未能提供赞赏,伴随着内在的断裂感,即自体破碎,她感到自己受到了羞辱,就会爆发出自恋性暴怒,暴力随之而来。

苏珊为什么需要从小孩那里得到欣赏?这是因为,当她还是个小孩的时候,从来没有从自己的母亲那里得到过真正的镜映,也就是积极的赞赏。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是第壹个指出赞赏对儿童重要性的精神分析师,他曾写道,“小孩需要母亲眼中反映的光辉来维持自恋力比多的充满……”小孩希望母亲对他所做的壹切,对他所说的壹切都激动兴奋。从“母亲眼中的光辉”中,小孩得以确认自己是可爱的、美好的、能干的……

自体心理学家们提出,小孩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父母提供“自体增强反映”,即被赞许地、欣赏地注视,小孩带着这种自我证实,进壹步坚定地发展自己存在的核心。

苏珊在她过去的人生经验中,几乎没有体验过父母对自己情绪的共情反应。母亲总是告诉她,她是壹个坚强的、自给自足的小孩。这种无镜映的成长经历,没有让苏珊形成壹个稳定的核心自体。苏珊需要持续地从她8岁的儿子那里得到尊重和服从,以此作为支持她脆弱的自我价值感的方式。如果没有得到儿子恰当的承认,她就会感到脆弱、无助,并由此攻击儿子。

当向父母寻找安慰时,如果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尽是伤人的、耻辱的回应,有的小孩乖巧,会把重点转移到努力取悦父母,发展出壹个“虚假自体”。而有的小孩则拒绝讨好,从遭到更多的惩罚和虐待。那些打小孩的父母,会认为小孩该打或者找打,却无法看到自己对小孩的需求。同样,得不到父母镜映的小孩成了父母之后,也会以同样的理由打自己的小孩,形成了家庭暴力的代际传承。

“过去从来没有人这样倾听过我说话”,在治疗中,当治疗师共情地回应她的需求后,苏珊感觉自己被认可和肯定。慢慢地,苏珊把希望得到欣赏的需求从儿子身上转移到治疗师身上,将治疗师当成她的壹个好的自体客体。当她最终获得了足够的自信,对儿子的依赖也大大减少,不再将其作为自己自恋的延伸,虐待行为也随之减少。

——theend——

TAG标签: 微信头像心理学 健康心理对照检查 心理疾病的自我测试 心理暗示的作用 
再来一篇
上一篇:抑郁症患者为何总是陷于负面打mm的pp认知 下一篇:自卑者,永远失去属心理健康手抄报资料于他的机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