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维真
从情绪取向治疗(eft)的角度来看,焦虑型依恋是在用焦虑掩饰被抛弃的恐惧。焦虑型依恋的人,可能因为小时候父母对自己的回应方式不敏感及时、不持续或者时好时差,所以长期处于被忽略或这抛弃的恐惧当中。这种恐惧称为是原生情绪。
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原生情绪的困扰,我们可能产生出所谓的次生情绪来自我保护。有的人会愤怒地抗议和抗拒他人,有的人则会产生焦虑情绪,向父母发出既依赖又抗拒的信号,以此确保对方的持续关注。还有的人会展现冷漠无情的壹面,让对方感到“我不需要你”,以此来保护自己。
当壹个人主要展现的是愤怒和焦虑时,可以被归类为依恋风格中的焦虑-矛盾(anxious-resistant)型,而当壹个人展现的主要是疏离和冷漠时,则可以被归类为焦虑-逃避(anxious-avoidant)型(ainsworthetal.,1978)。虽然风格上有所不同,但是两种类型的人,所展现的都是最内在的情绪都是对被抛弃的恐惧担忧,只是反应不同。尤其是逃避型的人,很容易让人以为她真的冷漠,但疏离行为实际上是对内在痛苦的掩饰。
焦虑型的人在成年后与伴侣相处时,也常常会展现愤怒/焦虑或者疏离的次生情绪。比如焦虑-矛盾型的人,会要求爱人电话短信秒回,每天报备行踪,禁止和其他异性来往,如果做了某些事情就有可能是不爱我了的表现。壹旦违反这些期望,这类型的人就会展现出巨大的愤怒和焦虑情绪来。矛盾型的人,依赖这样的反应来获取对方更多的关注和照顾,从而安抚自己的不安感觉。而逃避型的人,在面对类似场景时,则更多展现出疏离的倾向,采取回避,忽视,冷战等等方式,来掩饰自己对关系破裂的恐惧。
焦虑型依恋的影响:
焦虑型依恋对于成年人亲密关系的影响在于,我们在关系中展现的往往是次生情绪(愤怒/焦虑、疏离/冷漠),这些情绪的本意是表达内心原生情绪被照顾的诉求,但是站在伴侣的角度,却会被外露的次生情绪所干扰,从而产生误解。
焦虑型依恋的人,他们的伴侣往往会在相处中感到很困惑,会觉得自己的伴侣好像非常敏感,壹件小事情就会被触发,反应强烈得和事情本身不成比例。或者发现对方好像很冷漠,经常会不理会自己,遇到矛盾问题会把自己像刺猬壹样包裹起来。
所以虽然你的最深层情绪时担心被抛弃,但是表现出来的次生情绪却可能让伴侣感到你占有欲强,爱管闲事,缺乏信任或者拒人于千里之外。由于不清楚这些行为的真正动机,伴侣也就无法用真正能够安抚到你内心担忧的方式来回应你,而是回应你表现出来的次生情绪。
当两个人都是焦虑型依恋风格的时候,情况则有可能更糟糕。当壹方感到恐惧并展现愤怒/焦虑或者疏离时,也会触发另壹方的恐惧并且展现类似的次生情绪。尤其是如果壹方是矛盾型,而另壹方是逃避型的时候,就会产生夫妻关系中十分常见的逼近-回避的场景:壹方不断抗议、逼近、索取更多的爱,另壹方则不断逃避、疏离、拒绝进壹步沟通。
如何应对?
我首先的建议肯定是带着你的伴侣壹起去寻求专业的帮助,找eft或家庭系统治疗等流派,擅长夫妻关系的咨询师。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依恋风格可能会影响和塑造你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但并不会完全决定你的未来。壹个人壹生的依恋风格会有很大的重塑空间,而把时间和金钱投资在重塑自己的依恋风格上面,会对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
关于依恋风格的另壹个重要但常被人忽略的点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研究发现即使是安全型依恋的父母,也大概有壹半的时候是会犯错误的,但是重点是在于这些父母懂得在时候去修复关系中产生的裂痕(howe,2011)。这个点请大家先记住。
如果你暂时无法寻求专业帮助,只能依靠自己去做调整改变,那么首先我要告诉你这个过程会是个不小的工程,需要你的耐心和坚持,因为毕竟要改变贰叁十年里形成习惯,不是壹朝壹夕的事情。
我会建议你按照这样叁个步骤去做:理解与反思,沟通与商讨,尝试与改进。
1.理解与反思
人格、情感模式和行为的自我调整,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自我认知的反思。人们遇到问题都喜欢去指责和怪罪别人,但是在这个问题里,我认为主要的工作是在自己身上完成的。
你了解清楚了自己的问题,知道如何形成,会有哪些习惯性的反应,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改变。如果你觉得自己是焦虑型人格的人并且不满这个现状,那么你或许需要先去好好研究下这个问题,对依恋风格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你需要反思的是,你的愤怒/焦虑或者疏离的表现,本质上是为了安抚自己,让自己避免直面被抛弃的恐惧。可是这些表现,是否真的有达到安抚的目的?是否有更好的选中?
你将壹张纸壹分为贰,在左侧列举壹些容易触发你焦虑型依恋的场景,这些场景里你的情绪、想法和行为,然后在右侧列举理想状况下你认为最好的,最能够安抚你被弃恐惧,也最有利于关系的结果。然后你可以问自己:左边的部分,和右边的部分,是否真的可以联系起来呢?
比如你左边写的是男朋友短信不回复,你怀疑他和其他女孩在壹起,于是你打电话抱怨和争吵。这样的行为,可以让你的伴侣了解到你的担忧,能够促使他自愿地给予你安抚和积极回应吗?
愤怒和焦虑,往往可以在当下为自己争得更多的注意力,但是长远来说,这种强迫性的索取,并不利于双方形成亲近和敏感的回应模式,而是会让壹切亲密行为看上去都像完成任务壹样。
我的经验中,很多焦虑型依恋的人,在情感诉求的表达上往往都是词不达意的。心里想的是壹出,表达出来让别人接收到的是另壹出。不光没有被安抚到,反而破坏了彼此的感情和信任,加剧了冲突。
2.沟通与商讨
在对自己的情况有了充分反思之后,你可以和自己的伴侣进行较为深度的沟通,让他了解你的成长经历是如何影响你的依恋风格的,包括具体有哪些重要事件塑造了你当下在关系里的习惯和行为。以及当你做哪些事情的时候,是自己的愤怒/焦虑或者疏离情绪在作祟?同时也让对方知道当你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真是的内在情感是被弃恐惧,而不是对对方的嫌弃、不信任、或者攻击。
你也可以和伴侣分享当前他回应你的方式,会让你有哪些感受和想法,尤其是情绪上的反应是怎样的。我的咨询经验里,对方往往会对你的情绪反应感到毫不知情,十分意外,所以这样的分享很有必要。
你们还需要去共同分析,过去的互动当中,有哪些因素壹直在阻止你们尝试新的方法,而壹直都执着于某壹个低效的,不良的模式。双方的那些想法和认知,限制了你们对于不同互动模式的探索。
有了这样的相互了解和分析,你们可以共同商讨,未来在类似的情况下,双方可以做哪些事情来更好地回应彼此。你们可以设计和约定壹些特定的行为,以及出现了回应不及时的问题后,最佳的修复方式。记得前面说的吗?好的父母并不是不犯错误,而是很善于修复关系。和伴侣相处也是如此,出了问题,不要让它就这么过去,而是等平静下来之后,两人壹起去沟通、探讨,摸索出更好的方式去避免和修复。
3.尝试与改进
接下来的步骤,显而易见就是要把所有的计划和商讨付诸实践。我的建议是,先从壹些相对比较简单的小事情入手,尝试壹些新的方法,来得到壹些“独特结果”。
比如以前对方不回信息,你会很焦虑并且打电话过去抱怨,那么这壹次你试着打电话过去告诉对方你的焦虑感又产生了,希望对方知道,而对方则改变之前敷衍的态度,而是鼓励你勇敢面对焦虑,给予你情感上的支持。这样的新互动,就会带来新的体验和情绪反应,而这种独特结果,就会成为两个人关系改善的基石。
从小的事情开始,不断创造壹些独特结果,让两人在互动中有壹些新的良性的体验,关系就会越走越好。
另壹方面,并非所有方法都壹定有效,或者同时照顾到双方的体验。所以不断改进和平衡也很重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基本思路就是:
1.尽量让对方透过你的次生情绪和行为,看到你的原生情绪,给予对方准确回应你最本质的被弃恐惧的机会。
2.两人关系出现矛盾和裂痕后,要积极迅速地去修复,不要让次生情绪在关系当中有不断滋生和发酵的空间。
3.最后的最后,关于依恋关系的改善我推荐壹本书:《亲爱的,我们别吵了》,eft的创始人之壹苏珊·约翰逊著,是写给大众读者的,非常适合这个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反思,也给出了很多伴侣关系中值得尝试的实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