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咨询师介绍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原本乖巧可爱的孩子一到十五六岁,总爱和父母对着干,家长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有什么事宁可憋着也不跟父母说,这种状况一持续就是两三年。有些孩子表现得明目张胆,有的孩子表现为消极对抗。不少父母悲哀地发现:亲生骨肉在和自己“作对”。心理分析学家把这段专爱和家长、老师“作对”的青少年时期称为“逆反期”。
青少年心理咨询师说,到了青春期,青少年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处处要体现“自我”的存在,于是他们会靠和父母对着干来体现自我。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而这种情形,最容易引起老师、父母的恼火。而老师、父母越是恼火,对于他(她)越发训斥,就会使他(她)更加反感,直接影响到与父母、老师之间的正常关系,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导致人格和行为的不健康。
专家支招:小事让孩子自己抓主意
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建议,对于“逆反期”孩子的心理要加以正确引导,家长不能忽略他们,要多和他们进行情感交流,尊重孩子的成长和尊严,平等对待孩子。
那么父母如何正确地帮助子女度过这段时期呢?首先心里要清楚,子女并非有意与你作对、有意气你,而是他们在体现不成熟的“自我意识”,是好事,说明孩子长大了,千万别自己先被孩子的逆反气个半死,丧失理智。其次,一些小事情不妨放手让孩子自己学着拿主意,如买哪件衣服,今天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父母可以从旁指点,万万不可过于细致,否则会招致孩子反感。
遇重要决定,可以先听孩子的意见,然后把自己分析问题、权衡利弊的过程讲给孩子听,相信他们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但如果在小事上过于面面俱到地管孩子,会让他们听“腻”了,大事再说他们就听不进去了。小事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可能会出错,事后他们自己会总结经验教训,下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一点是最宝贵的,是他们独立生存于社会的基本能力。挫折是成长必然付出的代价,孩子会在挫折的过程中逐渐长大成熟,变成一个坚强、不怕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