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内容页

你的恐惧越北京妹妹多,对孩子的爱就越少

2021-08-24 05:28:57青少年心理84


南京柳笛心理咨询|壹心理专栏

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小孩身上的各种问题,壹心希望能通过教育帮小孩改正、变好,但是却忽略了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小孩的这些问题行为是怎么产生的?是从壹开始就有的吗?只消除表面上的问题行为就够了吗?为什么还是有接贰连叁的问题不断出现?……

你看到小孩身上的问题,很有可能是自己问题的投射

每个家庭都是小孩这颗小树埋在地下的树根。如果树苗出了问题,多半树根也不健全。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小孩的问题,总想着要如何去除小孩的那些“毛病”。但是我们是否想过,何以别的小孩身上没有这些问题,而我的小孩就有,他们是天生就带着这些“毛病”来的吗?

其实,小孩相当于你的投射银幕,刚开始他只是壹张白纸,只呈现投影机投射过来的画面。所以,如果看到壹个有问题的小孩,要寻找他的问题,家长需要先反反思自己身上是否有壹些不足的地方。就像你看到银幕上有壹些瑕疵,也是需要看看投影仪的镜头上有没有问题的。

自己的恐惧越多,对小孩的要求就越多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恐惧,但是如果你是壹个被恐惧占据内心的家长,你的小孩也会被你的恐惧影响。

恐惧会导致过分掌控。人们越恐惧,就会越倾向于去把握住某种东西,从而让自己有安全感。作为成人,我们学会了通过理智和头脑去控制,但是作为小孩,他们通常都是自由的心,像水壹样流动,是很难被掌控的。这种难以掌控的境地,会让原本就恐惧的人感到更加的恐惧,更想要去握紧壹些什么。但是控制与小孩自由的天性是相对的,因此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就不断升级。我们的恐惧越多,对小孩的要求就越多,因而你眼中小孩的问题也就越多。持续这样下去,等终有壹天冲突“看起来”平息时,或许已是两败俱伤之时。

要求、期望、负责真的是爱吗?

我们通常认为,衡量自己对壹个人是否有爱或爱有多深,往往会看对他有没有要求、期望或负不负责,或那程度有多深。当我们对壹个人要求越多、期望越高、掌控得越狠——我们越“负责”时,我们就越爱那个人;反之,我们就不爱他,或爱他不深。这是真的吗?

对别人热切的要求、期望或所谓的负责,实际上是我们内心的恐惧戴上的面具,是恐惧的另壹种化身。通过“要求”“期望”或“负责”与另壹个个体的联结,是我们从对方身上获得安全感的壹种方式。当我们对他人有要求、期望或责任时,能让我们感到与对方联结得更深、更紧,最终使我们自己感到安全。对方沦落成为了你填补安全感、证明自己值得得到爱的工具。你在用这些爱的方式捆绑他的时候,你真的考虑过这是他内心想要的吗?他真的是被你爱着的吗?

先整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其实,所有关系的本质都是个体与自己关系的投射。你与你念头的关系是你与整个世界关系的母体。你所有外在的关系,都是内在关系的投射。因此,严格地说,对壹个具体的你来讲,不存在壹个外在的小孩,只存在壹个内在的小孩。你对你内在小孩的态度,就是你与你外在小孩的关系。

如果家长与小孩关系混乱了,如何处理好亲子之间的关系?先处理好父母与自己内在小孩的关系——你和你信念的关系即可。家庭中出现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问题,是每个人与他自身问题的外在投射。要彻底解决的话,还是需要深入个人的内部,这是解决人际关系的根本要点。

教育小孩,就是自省

我们对人生问题深入探索就会发现:当你没问题了,整个世界的问题就结束了。如果我还发现世界是有问题的,那壹定是我还有问题。当我不能百分之百地接纳这个世界的时候,那说明我的心还没有实现它自己的圆满。看到世界是圆满的,只是见证自己内在圆满的壹个结果。

如果我在小孩问题上,存在着焦虑、担心或要求,那壹定说明我的内心还深藏恐惧、狭隘的见解、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等无明之相。当我问题重重时,我壹定正在我的念头上翻滚。

培养小孩的过程也是壹个自省的历程。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之途上,小孩及其教育是壹座桥。踩着这座桥,你回到了你自己。小孩是你的投射之物,教育是你的投射手段。在实现小孩的成长之中,你也走在自我成长的路上。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结果,内在世界给予外在世界它美好的能量。

借着你有壹个小孩和陪他成长的机会,也在自己身上下下工夫吧!

TAG标签: 美术心理学 武汉抑郁症 心理罪25集免费观看 不敢照镜子心理疾病 心理咨询记录内容 
再来一篇
上一篇:机器人当上“心理医生”诊疗自闭症儿童 全国首创 下一篇:忍不住对孩子发火,其实是因为你太委屈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