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内容页

怎样讲话,中英夹杂长春婚姻介绍所才不那么令人讨厌?

2021-08-23 16:48:34青少年心理133

本文原创翻译于:linkedin中国|微信id:linkedin-china

我们先来弄清楚为什么有人会中英夹杂?额,先抛开装bigger这个不可控因素。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简单壹个装bigger就能解释的,新加坡人的语言切换是出了名的厉害,壹些非洲人民更神奇,聊天的时候和买东西的时候用的都是不同的语言,这种现象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学术上被称为“语码转换”。

产生“语码转换”的原因是,这个会说两种及以上语言的人要用最不费力、最得心应手的方式表达自己。你可能要说了,中文英文转来转去,我听着都费劲,说的人能得心应手吗?

还真能。当讲话者要表达壹个概念的时候,从他嘴里说出的是中文还是对应的英文单词,取决于这两种语言中的哪壹个能更快让讲话者想到,也就是哪壹个对于讲话者来说更熟悉。

比如壹个留学生,他整天被assignment、quiz、deadline这些要命的东西包围,当他想表达这些概念的时候,当然就脱口而出英文单词了。外企员工、4a员工、香港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当壹个概念在大脑中与英文的连结度更强,它就更容易被人想到并第壹时间说出来。

说到这里,虽然中英夹杂有它的道理,但使用不当容易被翻白眼,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哪些中英夹杂的讲话方式是合情合理、不冒犯人的。

1不绕远路是最大的合理

有些英文单词很难在中文里找到意思完全匹配的词汇。

比如英文里的“presentation”。如果非要杜绝中英夹杂,那每次表达这个意思的时候,大概要说的是“每个人拎着幻灯片上台先讲壹通20分钟的,然后再来壹通10分钟的自由问答、5分钟的导师点评,然后下台”。这句话讲到最后壹个字,对方可能已经忘了你前面讲了什么。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说过,若不是表达中文里没有的新意,则实在没必要夹英文来讲。

张先生跟外国人来往惯了,说话有个特征——也许在洋行、青年会、扶轮社等圈子里,这并没有什么奇特——喜欢中国话里夹无谓的英文字。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

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钱先生讲话是重了些,如若不慎躺枪,收起玻璃心,来看下壹条。

2中英夹杂切忌生硬

像“如何把我们的teambuild的更加strong壹点”这类就真的别说了,再怎么着也说壹个“buildastrongerteam”吧。

同理,像“你care不care啊”“我们今天eattogether,你later过来找我”这种在很奇怪的点上用英文,生硬地把明明用中文很顺口的词扭成毫无难度的英文,很可能让对方感到莫名其妙。

3看清楚对象再说话

在双方都期待中英夹杂的语境下,这种讲话方式不会让人感到突兀,比如讲话双方都为留学生,都为外企员工,或者同行同专业人士之间(有些专业术语的中译名特别绕,在专业人士看来,把3pl说成第叁方物流公司,就跟我们把window说成视窗操作系统壹样奇怪),双方都习惯于这种讲话方式,自然不会觉得奇怪。

但假如对方不怎么在生活中用到英文,即便他能听懂“plan”什么意思,也很可能感到不适——在他的意识里,要表达“plan”这个概念,很可能中文词汇比英文词汇更容易被想到,所以你在做壹件你自己感到爽、对方感到费劲的事,中英夹杂的讲话方式被误解也就在所难免了。

更不用说眼前这个人如果基本没有英语技能,中英夹杂有多令人烦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费劲,也要尽可能地切换为全中文模式。

比如现在不管英文水平怎么样,几乎人人都会用offer代替录用信的说法,事实上现在的局面是,录用信这个说法显得很生僻——遵循不绕路原则,前者比后者在长度上更为简单,表达更为简便。但在长辈面前,你还会偷这个懒吗?要么就用“发了录用信”代替“发了offer”,要么直接换壹种语序,“这公司已经录用我了。”

其实这也没耗多大功夫,就好比在工作中讲“请问你在干什么”,回到家说“你弄啥咧”壹个道理,稍微适应壹下就能圆满解决。

4如果能不中英夹杂那是最好的

最理想的情况是,根据具体的交谈语境,要么纯讲中文,要么纯讲英文。如果壹个人的英文或中文足够好,他是不会总出现本来在说壹种语言的时候,遇到某个概念用这种语言表达不出来、要寻求第贰种语言帮助的情况。

生活用语中壹个意思很难用中文表达只能用英文的情况毕竟不是多数,即便你认为在表达某些概念时,对应的中英文有微妙的差别、英文更加贴切精准的情况下,那也要是在话语双方都期待这个语境、并都能明白这其中差别的条件下,这个对话才达到了交流的目的。

不少人在学习了口译以后,中英夹杂的讲话方式也随之没有了。如果已经养成了中英文夹杂的讲话习惯,又不想被认为是“不好好说话”,那就先从减少壹句话中英文字出现的频率开始。

比如叁句话内,就允许有壹句里夹杂了英文;壹句话内,中英文切换不要太过跳跃,举壹个极端的例子,my论文tonight要交,but期末考要comeagain了,就跟体内设好了程序似的,中英文必须相邻,隔太久不切换就不舒服,长此以往,英文水平有没有提高就不说了,中文水平都会受到影响。

话又说回来,所以,谁能给我个好的建议,presentation咋用中文表达没那么膈应?

—theend—

TAG标签: 心理咨询师从哪里报名 乌灵胶囊治抑郁症吗 冷战分手后男人的心理 
再来一篇
上一篇:你身边陕西心理咨询师没有蔡康永,有些玩笑不能乱开 下一篇:独立的空间是北上广青年最后的在线咨询尊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