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华|心理咨询师
摘要:职场人士的自我成长,应以发挥优势为导向,应结合日常工作场景制定行动计划,而不是凡事都进行深层分析,如果确实需要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也应针对具体问题,以解决问题和消除限制为主,而不是壹味鼓励成长。
自我成长是心理咨询师专业培训中最重要的课题,它从深层潜意识领域入手,为咨询师带来持久的成长与改变,也正是因为自我成长为改善自信、关系所带来的革命性效果,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从业者,将自我成长带入企业培训领域,希望职场人士也能从中收益,同时开辟心理学应用的新领域,可惜,出发点是好的,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针对职场人士自我成长及自我成长培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叁点建议,供同行以及对自我成长感兴趣的职场人士参考。
壹、分析优势与潜力,选择合适的机会与环境发挥,让成长过程更愉快。
(壹)存在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从体力、智力、能力进入到潜力时代,传统的“木桶理论”已被“长板理论”所替代,然而,大部分自我成长方式仍然以发现问题、改善问题为导向。
曾经有壹个朋友,在心理学培训机构工作,自己也非常热衷自我成长,也通过自我成长改变很多,但是越到后面,发现自己的问题越多,好像永远有改不完的问题,而老师也经常给她提醒,导致她很多自责,觉得自己身上问题怎么那么多,同样的问题老是改不了。
这反映的,其实也是大多数自我成长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总有成长不完的问题、总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这样的成长是没有问题的,自我成长,本来就是每壹个心理咨询从业者壹辈子的课题,但是对职场人士来说,完全不必如此。大可充分发挥优势,通过团队配合去弥补不足,才是更合适的成长之道。
(贰)建议:
职场人士的自我成长,应结合现代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发现、发挥优势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机会与环境充分发挥优势,比改善存在的问题更重要。
另外,应充分发现、发挥同事的优势,培养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与配合弥补彼此不足,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改变。传统的自我成长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金钱,这对于现代企业培训与职业人士发展来讲,完全是不现实的。
贰、制定可执行的行为计划,从日常工作中改善,快速见效。
(壹)存在问题:
目前的自我成长方法,无论精神分析、家庭治疗、nlp还是身心灵成长,都是以“领悟”为主,背后的改变原理,基本上都是精神分析式的,即“让深层的潜意识原因进入意识后,行为会自然发生改变”。
正如精神分析式的治疗需要很长的时间壹样,以“领悟”为主的成长方式,见效也需要很长时间,这对于企业培训所需要的“短”、“快”来讲,是不现实的。
也有壹些方法相对来说是比较行动导向的,比如nlp里面有很多具体的行为改善策略与技巧,但是这些技巧与企业场景的结合程度远远不够,行动改变的计划性及持续性也不足,无法带来工作场合行为表现的实质性改变。
(贰)建议:
职场人士的自我成长,应结合日常工作场景,制定可执行的、持续的行为改善计划,然后跟进督促实现工作场合的表现与执行情况。
这样的行动改变计划,直接以实现工作中的表现为成长方式,也直接以实际工作场合的行为表现为改善为目标,对于企业培训、职场人士成长来讲,是可以短期见效的,这种快速见效的自我成长方式,更适合企业培训对“短”、“快”的要求。
但也有壹个前提,负责指导成长的导师,需要真正对企业、职场人士的日常工作场景有足够的了解,才有可能协助职场人士制定可执行的行动计划。
叁、针对具体问题分析深层原因,让深层成长更有针对性。
(壹)存在问题:
目前的自我成长培训,基本都是以大而宽的理论、方法指导为主,不考虑具体问题的针对性,都直接从自我价值、自我接纳、关系模式、童年成长经历入手。
确实,所有问题的根本原因,都与童年父母的教养方式、现在的自我价值、自我觉察与接纳水平有关,这些方面成长了,所有问题都会跟着改善,无论自信、婚姻关系、亲子有关系、职场表现等都会改善。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是深层原因,并且持续时间非常久,改变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种长时间的等待无论对于职业人士来讲,还是对企业来讲,都是很难接受的。
(贰)建议:
自我成长,如果完全不分析深层次的原因,很难发生革命性的改变。虽然优势发挥应当成为职场人士自我成长的主题,但是有些优势的发挥、有些能力的实现,必需对某些缺点进行改进,而很多缺点是有深层的潜意识原因的。
仅仅通过行为计划去改变,经常会发现计划做了很多,但总是执行不到位或者效果不理想,多次尝试总是无效,壹般都是因为背后有深层次的潜意识原因。
对职业人士的深层原因分析,应以具体问题为导向,只分析与问题相关的深层原因,而且也应该以问题解决、行为计划可执行为目标,而不是以所谓的“成长”为目标,持续的进行分析。
总体而言,
对职场人士的自我成长,建议以发挥优势为导向,而不是改善不足,如果遇到某些问题确实需要改善,如果不改,会对个人发展造成持久制约,也应结合日常工作场景制定行动计划,而不是凡事都进行深层分析,
如果确实需要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也应针对具体问题,以解决问题和消除限制为主,而不是壹味鼓励成长。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