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很多孩子多多少少都有這樣的問題,總也改不掉,其實粗心只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一定能改掉!
粗心的孩子如何糾正
①使用“指差確認”法,訓練孩子
“指差確認”法,最開始是日本發明使用的,用來保證鐵路安全的操作。具體方法就是,用手指指着物件,並口誦確認,手心並用,實現減少人爲失誤的效果。簡單來說就是,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但要用手指指出來,還要用聲音念出來,提高注意力,失誤就減少了。
家長可以用“指差確認”法訓練孩子,讓孩子減少粗心。比如,孩子做題時,總是把題目看錯,家長可以讓孩子用手指指着題目,輕聲讀出來,孩子注意力集中,不容易看錯題,做錯題。
②鼓勵孩子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事後反覆檢查
凡是能夠事前做好充分準備的孩子,也往往是細心的孩子。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做事情前,先把事情羅列出來,注重細節的掌握,然後把可能發生的意外考慮進去,培養孩子細心周到的好習慣。同時,讓孩子每次完成任務,都要回過頭來耐心檢查,可以減少失誤,避免粗心犯錯。
導致孩子“粗心”的原因很多,具體有哪些
①注意力不集中
②視知覺能力發展失衡
③缺乏精加工
④思維能力問題造成的審題不明
⑤概念模糊
⑥生活習慣失當
別讓“粗心”成爲孩子失分的理由,4大解決方案讓孩子遠離粗心
1、當孩子對知識掌握的熟練度不夠時,常會出現“很簡單,不因該錯的,不小心做錯了”。
先換位思考,我們成年人,做小學一年級的計算題,每一題都覺得非常簡單。但是當我們在計時狀態下,被要求快速完成1000題,你還敢說自己能全對嗎?如果平時經常做計算類工作,很可能會又對又快又準;如果平時疏於計算,則有可能慢且錯誤百出。
解決方案:數學學習需要理解+記憶。一道題目,至少需要反覆接觸6次以上,並且每一次練習都在思考,纔會產生熟悉的印象,並逐步形成記憶。
2、當孩子對知識的基本概念不清晰時,常會出現“本來我會做的,考試的時候不小心做錯了”。
孩子在考試或作業時面對一些題目,他們自己認爲是會做的,因爲平時做過,只是這一次“不小心錯了”。考試與作業是在有限時間內,有一定壓力的狀態下進行的,人通常會本能地優先搜索到大腦中的記憶儲存。由於對於基本概念孩子並未深究,只是看過1-2次,做過1-2題,對概念只有一箇模糊的識記,而這個記憶和認知很有可能是疏漏並錯誤的。
解決方案:讓孩子嘗試着給家長去講題,通過口述的形式將知識點表達出來。如果能清晰完整的講解題目,說明孩子確實是理解了。講解的過程中,孩子也會不斷髮現自己在相關知識上的漏洞,從而可以引導孩子查漏補缺。
3、當孩子沒有養成良好做題習慣時,常會出現“審題錯了,沒看清題目,不是不會做”。
孩子平時作業抱着完成任務的態度,作業書寫潦草,不夠認真,不願檢查,不愛打草稿,不肯寫出詳細解題步驟,這都是學習習慣出了問題。淺嘗即止的學習習慣,會導致孩子的思維深度與廣度的嚴重缺乏,因此必須從小注重。好的學習習慣就要平時抓,抓平時,督促孩子每一次作業都必須認真完成,不認真寧願擦光重來。
解決方案:鼓勵孩子做數學時,在草稿本上寫寫畫畫,寫寫算式,畫畫草圖。寫着畫着,思維就清晰了,思路就打開了。當孩子做出平時做不出的題目時,適當予以鼓勵,讓孩子獲得學習成就感。同時,也要注重鼓勵孩子嘗試一題多解,這其實也是一種檢驗正確與否的方法。
4、當孩子做題準確率不高時,常會出現“感覺自己是做對的,不小心犯了點小錯誤”。
正如叮咚老師現在在碼字,就會力求每一次的輸入正確,減少刪除修改的次數。這就是正確率的問題。孩子做作業時,要求他(她)必須用心投入,力求“一遍做對”,“每一遍都有提升”。反覆多次之後,就形成了認真對待的本能,關鍵時刻纔有可能一次做對。平時如果做錯了也覺得“沒關係”,常常會出現多次訂正這樣的狀態,造成反覆多次也無法做到比較好的狀態。
解決方案:慢慢讀題仔細審題,重點詞句畫出來做出標誌,每次做題認真對待,提高準確率。建立錯題本,自己分析錯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