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大学生小王决心考研,他成绩一直很好,平时学习也刻苦努力。为了考出好成绩,他废寝忘食地准备了一年多。转眼间考试时间就要到了,他的压力越来越大,总是在想:“万一有些知识点我没复习到怎么办?万一我考不上怎么办?”
有时这些问题他一想就是半天,学习学不进去,睡觉也睡不好。到了考场上,明明已经复习得滚瓜烂熟的知识点他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遇到难题大脑一片空白。成绩出来,他果然落榜了。
他的经历和美国著名的钢索表演艺术家瓦伦达的故事如出一辙。瓦伦达凭着天赋和努力,走钢丝表演技艺精湛,从未出过大错。他的精彩演出在观众当中积累了很好的口碑,很多人慕名去观看他的表演。
有一次,瓦伦达接到通知,有一位身份贵重的大人物要去观看他的演出。瓦伦达非常重视,为了确保成功,瓦伦达在演出之前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动作要领,哪怕那些动作他早已经烂熟于胸了,一直到他自己满意为止。
但是没想到,正式演出时,瓦伦达竟然出了意外,他在表演时失去平衡,从数十米高的地方摔倒在地,当场身亡。事后他的妻子说,她早有预感这次表演会失败,因为丈夫在表演之前一直在强调“不能失败”,他之前从未如此。
实际上,由于瓦伦达太重视这次演出,导致他心理压力很大,注意力分散,反而无法发挥出正常水平。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瓦伦达效应”,它描述的是一种为了达到目的而总是患得患失的心态。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个体对某个目标过于重视时,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之前我们也说过,适当的压力可以帮助个体产生动力。但是,压力过大反而会起反作用。它可能会导致人的心理压力过大,会让人的注意力分散,从而无法专注于眼前的事情。
在运动场上,很多运动员会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动作变形。例如,很平常的球接飞了,因为抢时间而犯规了,射击时脱靶了。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错误的的确确是发生了,但从心理学上讲,这又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很多在平时训练表现十分出色的运动员,因为太想赢得某个比赛,反而限制了自己的发挥。
其次,因为重视目标而产生的焦虑、担心等会影响个体的状态。在上面考研的例子中,大学生小王因为太想考上就产生了落榜的担心,导致他吃不好、睡不好、学不进去,在考场上的发挥更是一般,这些都是长期的焦虑引起的。
生活中也会一些这样的例子。有的学生平时写作业和小测验表现都很好,一到大考就会发挥失常。有的人在平常工作中轻松自然,侃侃而谈,在向领导汇报工作时说话容易卡壳,甚至出现结巴的情况。这些都和紧张、焦虑有关,这些情绪会导致人的状态不佳,限制人的正常发挥。
最后一点是,和人们从事的活动及熟练程度有关。人们从事的活动难度越大,要求越高,就越容易受到瓦伦达效应的影响。比如,走钢丝这件事,本身风险极大,容不得半天闪失,可谓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不小心,就会满盘皆输,需要人们专心致志,一旦分心,失败的可能性就很大。
同时,人们对于自己比较有把握的事情,会更加有信心做好,更容易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失败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因为有把握,所以相信自己能做好,也就不会产生担心,更能够把注意力放在要做的事情上,结果往往也不会差。
为了避免瓦伦达效应的影响,人们可以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第一点是对任何事情都保持一颗平常心,避免“我一定”“我必须”这样的思考模式,以免给自己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对于难度比较大的一些事情,可以全力以赴地去争取,但是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要保持平常心。压力小了,心态放松了,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第二点是做事时一定要专心致志,心无杂念。很多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没想那么多,只是想着把动作做好,把训练时的水平发挥出来。”总结起来就是:不考虑结果,不担心分数,平时怎么做,赛场上就怎么做,不患得患失,保持高度的专注力。越是这样,越是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第三点是提升自身实力和信心。这两者可以说是因果关系,实力越强,内心就越有把握,也就更加有信心。这需要自己在平时多下功夫,想要考出好成绩,平时学习就要认真。想要在赛场上拿到好名次,平时训练就要刻苦。实力是由点点滴滴的努力积累起来的,努力带来实力,实力带来信心,这也是实现目标不可或缺的。
人需要有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实现自我价值。但是,不要给目标绑定太多附加的内容,否则容易患得患失,最后不仅无法实现目标,还会给自己带来困扰。
瓦伦达效应告诉我们,面对目标,要全力以赴。至于结果,就顺其自然吧。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创,欢迎关注、点赞、评论,文章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