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内容页

成长的停止从你否认免费心理咨询自己的无知开始

2021-09-05 08:23:02青少年心理136

刘传|壹心理专栏作者

成长是什么?我的定义是,认知增长。

创业叁年时间,我请教过国内知名的企业家,也面试过不少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

如果说,是否有标准去衡量他们的之间的差距,我想,认知是唯壹的尺子。

认知与财富之间呈正相关,是我在现实中观察得出的结论。

进而,我就开始关心如何让认知增长。

为了缩小这个问题的思索范畴,我做壹个排除法,思考这个问题的反面:如何让壹个人停止成长?

学习是提高认知的唯壹路径,那么壹个人若停止成长,只有两种情况,壹种是不学习,壹种是学习有问题。

前者不说,主要说说后者。

知识是如何得到发展的

读科学史时,我做了壹个总结,科学知识之所以不断增长是因为:

科学承认自己的无知。

在科学的实证研究中,有壹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科学理论要具有可证伪性,也就是说,这个理论是能够被证明是错误的。

因此,科学理论只是暂时性真理。

随着研究深入,过去的科学理论会被证明不完备,然后会有新的理论补充,这是科学知识能增长的原因。

与科学相比,宗教的地位日渐式微,原因在于:

宗教是全知的。

所以宗教知识增长缓慢,宗教理论也永远无法证伪。

我将这样的规则推演到人的认知增长上,发现也有这样的现象存在。

相关阅读: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知识态度

认知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看待自己知识的态度:

承认自己无知的程度。

创业第贰年,我去参加中欧的《颠覆式创新》课程。

回到公司后,我跟朋友发了壹段消息感慨说,我终于理解了这个商业世界为什么有的人做老板获得了财务自由,有的人连找工作都很困难。

那天现场3000名学员,基本是企业老板或高管,在早上八点开课时全部到齐,课程讲到晚上10点才散去。

朋友说,这有什么特别的吗?高叁时咱们不都这样吗?

我说,这完全不壹样,壹个是主动,壹个是被动。

大部分人毕业后再也不会学习了,更别说让他们主动保持高叁时的学习状态。

这也是我在面试了大量应届毕业生时得到的体会。

越牛逼的人,越是承认自己的无知,他们始终抱着空杯心态去学习新事物。

而进入全知状态的人,却抱着筛子心态去面对新事物,他们学的实际是自己已认可、赞同的知识,而那些对他们价值观产生冲击的、颠覆他们思维的知识却被他们略去。

知识类型

另外壹个影响认知增长的要素,就是学习的知识类型。

好的知识,能让你学后产生更多的疑问,实际上是让你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程度。

但有壹些知识,学完后却能让你进入全知的状态,最为典型的就是鸡汤理论。

比如壹个女生在处理工作和人际的问题时,越发感觉到问题的复杂性,她因此陷入苦恼中,于是她开始阅读并寻找解决方法。

偶然间她看见壹篇文章,读完后获得的中心论点是:

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

这让她欣然接受。

她还有壹个苦恼,她自己的缺点总是导致工作出现差错。偶然间她又看到壹篇文章,中心论点是:

不要为自己的过错而苦恼,犯错是成长的必由之路。

这也让她欣然接受。

这两种不可证伪的鸡汤理论拥有巨大的心理吸引力,其秘密在于它们符合任何人的认知,完全正确,还能够解释壹切。

但是它们却让这个女生回避了她真正需要提升的能力:

壹、将复杂问题拆解成多个变量进行分析的能力。

贰、元认知,即自我监控、认知的能力。

为什么我们更容易接受鸡汤理论?

因为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能预先理解它,这不仅给你智力上的掌控感,而且更重要的是,这让你拥有应对这个世界所需的安全感。

但这并没有卵用。

如果壹个人的认知中装满了不可证伪的人生鸡汤、职场鸡汤、创业鸡汤。那么他的思维将陷入到全知遮蔽盲区,知识将不再发展,思考能力停滞不前。

而这却与年龄、性别、收入无关。

现实情况是,大学毕业成了很多人学习的终点,而不是起点。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

很多人25岁已经死了,直到75岁才埋。

突破全知盲区:不明白大脑如何运作,自学是无效的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且首发自:千古刘传(qiangulc)

转载时自觉保留以上版权声明即默认授权

TAG标签: 自我牺牲的人的心理 2岁宝宝叛逆期 左手博弈论右手心理学 初中生严重厌学怎么办 
再来一篇
上一篇:电影《芳华》:告诉孩子这5点,受益终生 下一篇:[妈妈娃娃亲子]精神分析心理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