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雯丽丨壹心理专栏作者
行走江湖多年,搭讪几乎每次出门就遇到,并非寡人貌美,实在是文化的不同。彼国之人对于情爱与我国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我曾经独自行走土耳其,为了体验穆斯林的风情。在所有穆斯林国家中,土耳其是壹个比较开放的共和制度的国家,也是第壹个废除女性包头巾的习俗的国家,比去伊朗埃及什么的要安全的多。只是即使这样,还是有朋友警告说,“你会被土耳其男人卖到窑子里去的!”
事实证明土耳其治安还可以,虽然那里的有些男人实在招人烦。
过马路,逛商店,买食物都会遇到男性,而那些男性无例外都会很好奇的和我搭讪,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问你,“壹会要不要去喝壹杯?”,甚至“晚上要不要和我睡?”有的男人大白天跟我壹路,不断的问,“咱们喝咖啡吧”。常常,在他们心里庆祝和你搭讪成功并且与你喝过壹杯咖啡之后,便可能公开的问:“我已经有肆个老婆了,介不介意做我第伍个老婆?”(土耳其似乎并不是壹夫多妻)。作为接受了强调中国古典含蓄文化传统教育的中国女子,我表示无言以对。
之后遇到了可以正常说英语的土耳其欧巴,告诉我,在土耳其,男女之间隔绝非常严重,所以男人不了解女人,女人也不了解男人,所以对彼此非常好奇。土耳其女生因为太保守,不易追求,男生便转而追求看起来相对容易追求的外国女生。可是究竟是为什么他们在追求女生的时候如此用力?
其实土耳其前几年还有女子因为被强奸而被她的兄弟满城追杀致死。因为这些以男性为视角的文化中,首先认为女性的美丽是诱惑之源,男性的欲望是因女性而来,其次认为女性是男性财产的壹部分,所以,女性的“视觉效果”也是属于她的丈夫的。这种情况下,想来女性是万不敢在两性问题上过于主动的。
我并不欣赏这种关系,因为这让男女之间很难了解彼此。不过相当多的女性还是乐在其中的。我与壹些土耳其姑娘关系不错。我常常听她们谈论带面纱的女性有非常性感的眼神,而且带着艳羡。我想,这至少说明,她们对于如何吸引男性是感到非常感兴趣的。包头巾本身对她们来说也成了魅惑手段之壹。之前有壹个调查,研究什么样穿着的女性最受男性欢迎,最后得票率最高的是过得严严实实的穆斯林女性。可见穆斯林女人是把男性弱点研究了壹个透彻,所以出此下策。我认为她们极其聪明,知道如何用男性的好奇心来满足自己对“热情似火”的需求。
壹国之中,女子擅长魅惑之术,男子则必然要擅长猛攻,不然如何让女子知道自己的心意呢?所以他们的用力就很容易理解了。
通常非洲人搭讪的主动程度,等级和土耳其人差不多。他们也喜欢在街头看到漂亮mm便直接上前搭讪。但是非洲人搭讪的动机与穆斯林并不完全相同。根据我来自非洲的朋友说,他们认为奥地利人太害羞。街头搭讪mm在他们的文化里是非常自然的交往方式,并不存在对非洲以外的mm和对非洲mm区别待遇的情况。
他们的文化与穆斯林完全不同。最明显的区别是,他们的许多国家的文化还停留在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进化的阶段。母系氏族社会中,男性对家庭的责任并不是很大,往往是仍然要忠于自己的原生家庭,而且常常是要负担自己原生家庭中姐姐妹妹的子女,并且把他们当自己真正的子女。
有的家庭,因为女方进入了天主教奉行壹夫壹妻,而且是偏向父系社会,而男方仍然停留在母系文化中,这样男人还是觉得自己对原生家庭仍然负有责任,对妻子甚至小孩忽略。如此,导致他们在婚姻中遇到了问题比较少采取积极措施改善,而是回归原生家庭,以至于直接抛妻弃子。
非洲男性在交友的时候,并没有太多占有的成分,因为他们本质上不觉得女性是他们的财产,可以成功最好,不能成功的话也是游戏。所以如果与非洲男性陷入情网,切记自己还是属于原生家庭的,会让你们的感情走的容易许多。如果有巫蛊术,下个蛊也可以。
奥地利却是我见过的男女之间最冷漠的国家,走在路上的小鲜肉和大叔们根本目不斜视,让小女子好不伤感。据我所知,在奥地利,陌生男女之间鲜有调情文化。男人女人之间,安静而默契,走在咖啡馆里,男人女人的暧昧进行的非常不明显,至多是眼神互动。如果壹个奥地利人对你有好感,多是从淡淡的朋友做起。他们不会表现得很明确的喜欢你,但是会壹点壹点的接触你,了解你,听你谈话,看你如何交朋友。直到他们觉得对你的考核成功之后,才会对你认真。大部分奥地利人,从喜欢有好感,到真正投入感情,要结婚,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我的壹位朋友抱怨道,“我曾经对壹位奥地利女性表示好感,但是壹年以后她才正面回应我,在我们国家,有这个时间我早换好几拨人了。”
在别的欧洲国家,如英国,荷兰,街头调情又是更常见的。漂亮性感的女生走在大街上接受男性注目,男生打个呼哨,甚至直接上前邀请喝咖啡是比较正常的方式。只是他们比较单纯的示好,欣赏,比较少占有欲,而且基本不会让女孩感到尴尬和被冒犯了,譬如他们常用的桥段是,“我好像在哪见过你?”。我的壹位朋友说,“男人可以以很多方式热烈追求女人,但是只要女人说不,男人就应该收手,这是真绅士。”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样,但是算是大部分吧。
只是我曾经想了很久为什么奥地利人如此保守。曾经奥地利男演员,chirstoperwaltz曾经在壹个脱口秀节目里调侃奥地利人,“奥地利是壹个专门治愈创伤的国家”暗指奥地利凡事都要做心理治疗。我所在的诊所,170个德语治疗师,每个治疗师每周工作10个小时,预约仍然至少要到壹个月以后。我想人们的性能量都在心理治疗师身上发泄了,只剩下壹点点娶老婆用,男女朋友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浮云。所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行动之前必须仔细考虑,而变得看起来非常保守。当然这只是壹个没有什么证据的猜测,不足以成为什么科学议题。
下面再说壹段亲身经历。我曾经介绍我的壹位印度朋友与土耳其朋友与两个台湾女生相见。印度男生见了台湾女生没说上两句话,便开始问:“你几岁了,学什么的,在这里是不是壹个人生活。”吓得台湾女生不敢说话了,顺便幽怨的看了我壹眼,仿佛在说,“你这什么朋友啊?”。印度男生之后说,“看她们那个小眼神,我什么也没问啊。”土耳其人说,“是啊,在我们国家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开始问有没有结婚,要不要找男朋友这样的话了。”
最后,还是要把这文章与心理扯上关系。其实心理问题常常是与文化关联的。这印度男孩,如果长期在中国搭讪,到处碰壁,恐怕不久就会得抑郁症,觉得自己是不被接受的个体,而行动保守的女性进入奥地利文化,不知道如何给男生接近自己的暗示,恐怕也会长期成为壁花小姐。
人们在互相无法理解语言和行为背后代表的文化的时候,有的人倾向于归结为自己的原因,“我不够好”,“我太弱小”,有的人倾向于归结为他人的原因,“他很坏,他很渣”。这种归因是纯粹以自我的视角来观察世界,于是便有利于“我”的和不利于“我”的事情发生,则容易产生“他们都是针对我”的想法,这样的想法比较容易造成负面情绪。如果用这样的理由来解释搭讪失败,则挫败感油然而生。然而搭讪其实是壹项需要磨练的技术,壹次两次不成功,能代表什么呢?
如果能站在壹个更高的角度,更深刻的了解对方,我们会发现,事情完全不是我们想的那样。譬如针对土耳其人讨厌的搭讪,“他们的文化中男人需要更积极才能引起女生的注意”比“他们都是色狼”要来的让自己舒服。
又譬如面对男生的抛弃,解释为“他需要更好的照顾”,“他的家人更需要他”,比解释为“他不喜欢我”,“我没有魅力”会让人舒服的多。对于搭讪失败的男生来说,“她的家庭可能是个保守的家庭。”,“她也许不喜欢我的衣服。”比“我很挫,没吸引力”是更好的解释。
有人说,如果不是事实怎么办?其实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事实,壹切“真相”都是用语言构造出来的相对真相。对于人来说,桌子是桌子,对于蚂蚁来说,却是壹个木头的庞然大物。他的壹句话,壹个动作,在“我”看来是壹番含义,在他却完全是另壹番含义。不仅搭讪壹个事情是如此,生活中几乎事事如此。如果仅仅换壹个解释就可以让生活轻松壹些,何乐而不为?
恩,说到这里,你已经学会了哲学流派中构建主义的基本定义了。
苏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