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作业拖拉,学习极度缺乏主动性,他们为什么就是认识不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呢?家长该怎么办呢?利方儿童心理咨询中心专家提示:发现孩子内心的动力源和需求,往往比管教孩子更重要。
案例:11岁的男孩,个性很活泼,而且聪明。但是家长觉得孩子学习很不主动,觉得孩子认为作业是为了家长而做的,只要休息在家,家长就成了孩子的陪读。家长说孩子休息在家总喜欢看着自己,所以自己就关掉电视电脑,停止一切外出活动,孩子写作业,家长就在旁打毛衣或者看着、催着。但是孩子还是有诸如题目太难、笔坏掉了等等理由不按时完成作业,能拖就拖。孩子的不自觉让家长感到很累,孩子没有休息的时间家长也没有。而且孩子在班级活动或家事方面就很积极,就是在学习上不用功、没有主动性,家长不知道该如何管教孩子了。
利方心理咨询专家解读:
孩子的行为让家长非常苦恼,为什么总是不能自己主动的完成作业呢?而且除此之外,他似乎也没有在别的方面出现懒、没有自觉性的问题,可是到了学习上就会如此。看起来家长也尝试用了能想到的所有的办法,也像他人取经,但似乎这些并没有起到效果,最后还是让母子都疲倦不堪。
作为家长,发现孩子在学习上不够主动积极,心里会有很多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进一步尝试用了能想到的方法,但似乎这些方法都没有起到效果,最后让母子都疲倦不堪。不过我们也不妨试着看一看,家长所采取的这些方式,是不是能够让孩子真的变得主动积极呢?
家长也感觉到,孩子认为学习是给家长学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还能有多少呢?对孩子来说,学习并不是他想要做的事情,他的学习动机,只是来自于家长的压力。虽然在家长的管控之下,他能够勉强的完成学习任务,但内心深处他一定是感到不舒服的。也不妨试着想想看,如果让家长自己没日没夜,没有假日没有休息没有娱乐活动的做一件自己很不想做的事,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其实家长也正在做这样的一件事,相信家长也不时地会感到愤怒、难过和疲惫。
对于家长来说,让孩子好好学习是一个非常强大而持久的动力,通过这个动力的支持,以及作为成人的理智,可以帮助家长在更长一点的时间里忍受这样的状态。但对于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在缺乏心理动力支持的情况下,他的行为能够持续只能来自于被动服从。这种被动服从会与他内心的实际动力相违背,就会产生一种在心理上称为被动攻击的状态,也就是“非暴力不合作”。他不会公然反对家长的要求,但是会采取种种方式拖延任务完成的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不论家长采取多严格的管教方式,孩子都不能按照他们的期望发生变化的原因了。
对于孩子来讲,他需要时间游戏,活动,与家人互动。因为住校,他缺少和家长之间的互动机会,所以假日很需要和家长呆在一起。如果家长能够比较好的满足他在这方面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合理安排时间,可能就不会出现目前的问题。
关于应该如何管教孩子,我们倒是觉得可能恰恰需要少管教一点,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去发展和面对自己的问题。留出时间和孩子互动,能够带孩子出去活动、社交。关注孩子的需求和尝试寻找孩子自己的学习动机,往往比每天看着孩子做完作业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