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咨询案例和社区街道中,越来越发现不少20——30岁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缺乏某些动力,也几乎不从事家务,不工作或者无法寻找工作,做事说话自我中心,整天在网络、电视、聚会中,有的也在此中寻找生活的意义,而他们生活来源是父母所给予的。一些报端已经开始使用一个名字来称呼——“啃老族”——也就是依靠父母辈提供的生活费用而生活的年青人。
我遇见这些生活式样的来访者中,往往以各种不同类型的心理困扰来求诊,有的是抑郁症、有的是社交能力低下、也有的是焦虑性障碍等等。在对于他们的咨询中,我发现他们的共性就是往往父母都比较溺爱,从小到大基本上每件事情父母都给作好了和安排了。那父母的这些行为是怎么引起这些子女的心理问题,特别是一些生活性动力缺乏的问题的呢?
这里实际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一个儿童宝宝,从一个初期的小生物到慢慢进入社会,需要一些心理功能的发展,这些功能对于这个宝宝今后长大后的社会交往动力和社会交往技巧的成熟直接相关的。而如果在养育过程中,父母以全部的投入替代该宝宝的个体生存功能,在婴儿时期绝对是有益的,因为缺乏这样的保护,该个体是会消亡的。不过随着时间的过度,这些爱心的投入,父母有可能变得慢慢满足起自己的这一投入后所获得情感来了,这时候进一步的问题就形成了,可能父母所提供的抚养并不是该宝宝的长远发展所需要的。用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的说法,这些抚养本身是缺乏神入的。而儿童心理学专家温尼科特则说,这是以父母为中心的抚养,而这时候宝宝需要的最好抚养是以宝宝为中心的神入抚养。
然后慢慢的,宝宝总要长大的,而父母还是继续以这一方式抚养,其结果是迟滞了小孩人生基本功能的形成,其过程如果是十几年、几十年的,那在该孩子长大后所发生的情况就有了问题。由于早期自身的功能都被父母替代,而这一功能的发展就丧失了最合适的时机。这些自身的功能包括许多方面,最深度的是“自我”功能的形成,其次是各种适应社会的策略和技巧.这些功能性发展丧失的最严重后果,有可能是该个体在今后的成人社会生活中很容易失败,甚至屡遭失败.而形成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动力性丧失.生活变得感受不到意义,缺乏谋生的方式,依靠父母养活,缺乏养育自己后代的技巧能力.而这些对于形成神经症状和人格障碍提供了很好的温床.这些个体就象一些成人样子的儿童宝宝——成人宝宝,在婴儿床上等待爸爸妈妈给予一切。这一养育方式的另一个后果是亲子间的关系问题,按照个体处事的先天原型观点,人其实是有其先天性的处理事情潜力的,但父母的事事保护、事事干预,会让小孩子由一开始的温暖,转换成理所当然,甚至慢慢变成逆反。这一逆反心理在某种意义上是孩子的自身能力被限制后的反抗。这进一步的问题造成,父母和孩子的亲密感的矛盾,一方面小孩会和父母有亲密感,但另一方面小孩——特别是青春期时期的个体——会为了抗拒被父母融合而保持自我的独立而走向疏远父母。但中国的家庭关系有束缚人在此中挣扎,这时候问题就又来了。这里绝对不是把责任归于现代父母,因为在同样类似的养育环境中,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这样,其中有更多宝宝就能发展为适应很良好的成人,所以这里也有个体先天性的气质问题。不过这里提供了父母需要领会的养育方式的基础。(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制度在这个层面上促成了这一养育方式的形成,这绝对不是说计划生育制度存在问题,对于中国的人口增长来说,计划生育制度绝对是重要的,但在提倡计划生育的时候,需要同时重视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育知识的训练,因为独生子女的父母往往把过去对于几个孩子的爱全部放在一个孩子身上,这种过强的感情投注就特别容易形成父母沉浸到自己的感受中,而忘记神入理解地去养育孩子。如果再不重视这个问题,这终将形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实现在国家推进的20*30就业工程就是对于这一情况的社会性问题的补救政策)在对于这些大宝宝的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傅给予来访者一种自体——客体的神入关系的重建,并协助来访者发展其自我功能是特别重要的关键。但这一治疗之艰巨显然类似于再造一个人。这些在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中有很好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