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读:青少年性心理教育沟通方式讲解,首先,不要在他面前表现出如临大敌的恐慌。要知道,我们越是焦急、越是慌乱、越是显得重视这样的事情,孩子越是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我们要像对待他吃饭不洗手一样,心平气和地和他交流,最好像说悄悄话那样和他谈。
其次,不要让学生产生罪恶感。告诉他,每一个男孩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产生对异性的好奇,这很正常。此时切忌语言的尖刻与粗暴,不能用羞辱的语言令他难堪。
第三,和他共同探讨一下为什么这些写真集会如此泛滥。使孩子明白,这不过是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人抓住青少年好奇的心理赚钱的手段。要让他明白,他的好奇心正被人利用,从而使他在心里产生对这类书刊的抵制。
第四,鼓励他和异性同学建立友谊。从这位妈妈的做法看,由于孩子缺少父爱,妈妈就总是有意地给孩子选择男老师,这种做法并不妥当。孩子的青春期教育贵在和谐,有意的减少孩子和异性的接触,正好造成孩子对异性好奇心的萌发,从而产生一探究竟的冲动。
方式二请用温馨赠言
10岁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有许多问题希望得到解答、指导和帮助。家长除了要从正面引导,还要激励孩子,让孩子自己教育自己,让孩子在青春期问题上尽快成熟起来,尽快完善自我。家长可采用温馨赠言暗示的方法引领孩子走出青春期“泥潭”。赠言暗示,就是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选择能启发暗示他的名言、格言、警句,口头赠送给他。我们可以赠给孩子“一个人如果荒废了青春,就像植物只开花没有结果一样,到头来无从收获。”“青春不是一味的劳作,不是一味的享受,而是享受劳作,享受劳作的欢乐。”“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暗示孩子“应该把握自己的青春,做到青春无悔”,让孩子自己教育自己,最终走出青春期“泥潭”。
方式三和孩子书面交流
由于家长平时注重了与孩子的沟通,这次也可坦然地与孩子交流,如果觉得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最好和孩子进行书面交谈。一、表示理解。家长应告诉孩子,目前,他的心理发展是正常的,不必为此有负疚感甚至有负罪感。但今后必须正确对待这件事。二、直陈危害。如果对性过分关注,注意力和精力太分散,将大大地影响学习;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做出不该做的事,造成终生无法弥补的遗憾。一些少年因缺乏成熟、健康的心态及性道德,导致性犯罪的例子举不胜举,作为母亲,绝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上邪路,一定要做到下不为例。三、教给方法。在求知阶段,对异性有朦胧的好感是允许的,但与她们的交往应以友谊为重。做人一定要讲道德,要有修养,不然就与动物无异了。性该是自然而和谐的,到了身体和心理都成熟的成人阶段,才能真正达到两情相悦。
从介绍的情况看,这个孩子还是比较懂事,容易沟通,他自己也说过“只是一时好奇”,对他内心渴望有了科学而合理的指导,他那颗好奇而躁动的心就会渐趋平静,就会逐渐经过动荡走向成熟。
方式四引导孩子用审美眼光欣赏裸体画
我觉得,这位妈妈应该首先自己学一点关于人体欣赏的知识,最好再买上两本关于人体欣赏的书籍,然后找到儿子,与儿子共同交流、共同欣赏。
因为初中的美术就已经有了欣赏课,因此妈妈可以直接提出话题——人体欣赏。妈妈可以问儿子:“这张画你觉得怎么样?它美在哪里?”然后,从画面的明暗、人体曲线、人物的表情与动作、人体的比例协调、男性与女性人体的差异及其原因等方面与儿子交流。同时,妈妈还可以分析,为什么唐代的仕女都比较胖?为什么楚王好细腰?环肥燕瘦是怎么回事?与孩子一起欣赏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和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以及中国汉代画像砖、北魏石窟造像中的男人体的造型等等,品味这些名作的外在美和内在美,阳刚美和阴柔美。向孩子指出,只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体魄,只有健全的身心才有健全的精神,只有纯洁的心灵才能发现其中的美感,用美学的观点来欣赏人体(包括裸画)是一种高雅的享受,是一种美的愉悦。
通过这样的交流,让儿子明白人体画还有这么多的知识,让孩子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来对待异性的裸体照片。同时,妈妈还要告诉孩子,这些事情可以在美术欣赏课上来做,或闲暇时间欣赏一下,平常一日还是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学习上来,不要让这些东西耽误了学习,误了自己的前途。
方式⑤莫把问题复杂化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英国一家报纸举办一项高额奖金的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关系人类兴亡的科学家,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丢出一个人减轻载重。三个人中,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可拯救无数生命因环境污染而身陷死亡的噩运;一位是原子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原子战争,使地球免遭毁灭;另一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够使不毛之地植生谷物,让数以亿计的人们脱离饥饿。奖金丰厚,应答信件众说不一。然而巨额奖金的得主却是一个小男孩,他的答案是——让最胖的科学家出去。
通过这则小故事,我们可以反思出一种道理:有时候,复杂的不是问题,而是看问题的眼睛。
在对待10岁小男孩的书包里放有女人写真集这一事例的看法中,笔者认为大可不必心情紧张,大惊小怪。因为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他在看待事物的方方面面上肯定存在着诸多盲点,并不像我们成年人想象和理解得那样透彻,也并没有那么多成人化的浮想。他或许是出于一种好奇,也或许是出于一种和看普通美术连环画作品一样的无意识的需求。所以,对于这种现象的发生,关键是老师和家长要正确看待,而不是盲目地去斥责。要通过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把孩子的好奇心理进行巧妙地转移或实现心灵沟通上的链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过渡和顺利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