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咨询的小康是今年的大一新生,高大、健壮、内向,高考成绩不错,本可以选择去外地更好的大学,但他却令人费解的选择了本地一所普通大学。大家都想往高处走,小康为什么主动降低期望值呢?
小康的妈妈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原来小康在上高二时为了能挤出更多的时间学习,选择了住校。可是住校时间不久,小康因不适应宿舍集体生活,不知道该怎样与同学相处,产生了严重的焦虑情绪,慢慢的发展成害怕与同学交往,不能近距离的挨着同学,这样会使他不知所措,想尽快逃离同学周围。晚上回宿舍时,他都是刻意最后一个进,躺下就睡,早上都是第一个离开宿舍。渐渐的这种紧张、焦虑情绪影响到了上课听讲,使他无法集中精力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有时环视四周同学就会下意识的有种自我保护的意识,渴望独处。一个学期后实在无法坚持住校了,父母就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陪读。这种情况已经伴随小康两年,由于学习紧张,没有及时得到治疗。这次高考填报志愿,问题又重新暴露出来。高考分数公布后,小康和家人确实高兴了一阵子,可接下来填报志愿时又让小康陷入深深地矛盾中。他即憧憬着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内心深处对如何与同学交往又有着不可抗拒的担心和恐惧,父母也有着同样的担心,经过再三权衡,最后决定选择本地的一所普通大学,这样小康可以不用住校。
当我问到小康的成长经历时,很让我吃惊。妈妈说:“小康爷爷家已经三代单传,所以爷爷奶奶从小就对小康很宝贝,很少让他和邻居的小朋友玩,怕小康受欺负和被传染上什么病。也正是这个原因,爷爷奶奶没让小康上幼儿园,一直是亲自带着,只到上小学,小康才回到父母身边。他在班里一直是个很安静的孩子,从不主动去找同学玩,也很少主动参与班里的集体活动,但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爱看书,用他自己的话说:书是他最好的伙伴。”
不难看出,导致小康现在患上“社交焦虑症”的原因中,性格方面的原因只是次因,主因是从小爷爷奶奶的过分保护剥夺了小康健康成长和能力锻炼的机会。小康从小没有机会学习怎样与小朋友相处和交流,这方面的能力缺失。随着年龄的增长,融入社会的机会和时间越多,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所以,我们作为家长,不要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任何的成长锻炼机会,能力是在实践中一点一点锻炼出来的,作为父母该放手时要果断的放手,即使孩子暂时会吃点苦、受点罪,但这将成为他走向社会的一笔财富,不要因为我们一次次的不舍把孩子总是护在腋下。在此呼吁家长们,该放手时就放手吧!让孩子带着你的牵挂,去丰满羽翼,独自翱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