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告诉我,过年时,她开车去沙鹿朋友家吃饭,在台中朝马附近迷了路,看到公车站有一位太太,带着两个孩子、拎了大包东西在等车。朋友心想,当妈妈的应该是最可靠的,便停下来问路。这位妇人眼睛一亮,立刻很热心地告诉她“我带你去”,然后自己主动打开朋友汽车的后座车门,招呼两个孩子上了车。这位妈妈指导着朋友开车绕来绕去,最后开到了一处民房处。朋友觉得这地方不是她要到的地方,正惊讶间,妇人下了车,转身告诉她,她要去的地方在另一个方向。朋友非常惊讶这妇人竟然会为搭便车不择手段,在孩子面前说谎。
这让我想起在美国时,有位读者投稿给报纸,说她去市场买菜,正要倒车时,有个父亲带着两个八九岁的男孩采购出来。他们的车子正停在她车子旁边,一个男孩在开车门时太用力,打到了她的车身,凹了一个小洞。
她原以为这位父亲会过来道声歉,想不到这父亲没有任何表示,倒了车子就打算离去,她只好下车理论。这位父亲把车停下,摇下窗户,气势汹汹地说:“你要怎样?这里是停车场,车子被剐是每天都有的事,叫什么叫!”她被吓到了,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家父子得意扬扬地扬长而去。
过了不久,她出去办事回家后,发现车子的保险杆被撞坏了,看看挡风玻璃上无人留条子,又不知是何时何地被人撞的,只好自认倒霉。想不到当晚就有人上门道歉,原来是一对连英语都讲不好的新移民夫妇和他们的儿子。这家的丈夫是干油漆工的,太太的英语差到她要连听三遍才能听懂。原来车子是他们的儿子撞的,撞后心慌便逃回家告诉父母,父母知道后立刻带着孩子前来赔礼,并留给她他们的保险公司的电话号码。
她说她很讶异,一个是美国中产阶级的父亲,一个是英文都不会讲的油漆匠,两个人对孩子的教育竟有这么不同的态度。他们的孩子以后会有很大的差异。
模仿是最原始的学习状态。日本猕猴会把番薯放到水里洗去泥沙再吃,别的地方的猕猴并不会,因为没人做给它看;而如果有一只猕猴这样做了,别的猴子就会跟进。所以,动物的模仿学习能力几乎是天生的,而人类尤其是个中高手。
研究者已在人类大脑中发现有镜像神经元,专司模仿。古人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现在已经看到大脑的神经机制,模仿的学习方式在心理学上属于内隐的学习,神经储存的方式与地点都与外显的学习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道理。很多习惯是根深蒂固的,即使病人得了失忆症,把外显记忆都丧失了,但内隐的还保留着。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以后对我们孝顺,我们自己就必须孝顺父母,这种身教的力量是言教所无法取代的。
有一位朋友很烦恼,说她读初中、正在青春期的儿子对她讲话不礼貌,进出不打招呼,无视她这个母亲的存在。她为此而感到痛苦万分,央求我与孩子谈谈,于是我约了这个孩子出来喝下午茶。
想不到,这孩子说到母亲时,口吻竟是非常不屑,他说母亲说一套,做一套,表里不一。客人来时亲热得不得了,客人一走立刻数落人家的不是……听到这里我非常惊讶,没想到这孩子把父母平日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长大后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时,便开始看不起父母。当孩子行为叛逆,而父母想要管他时,他就会表现出“你也不过如此,不配管我”的态度。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是“说一套,做一套”,曾有一个孩子对我说:“我爸叫我不能做的事,他自己都在做。”
孩子在平日生活中透过观察与模仿形成所谓的“无意间学习”,这种学习与课堂中特意的教学不一样,它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人格的成长。在现今社会,光用拳头、棒子管教孩子已经行不通了,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赢得子女的尊敬后才能产生教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