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俊颖
豁达大度地喝着爱人的喜酒,脸上挂着笑、嘴里说着祝福,心里头却是伍味杂陈;
面对壹脸严肃的上司,摆出笃定自信的样子,小心脏却上串下跳咚咚咚地出卖着自己;
形影孤单中看着朋友在圈里晒的风花雪月,点赞的手指犹豫不已,胸口有点堵,可是因为空气不好吗?
……
成人的我们遭遇挫折时,往往惯性地掩饰自己的脆弱和伤心,摆出壹副无所谓的姿态;更有高手者压根就不知道自己的“有所谓”,只是刹那间说话的语气突然显得有那么点儿倔,那么点儿“重口味”了……人,确实是个很精妙的生物,遇同壹件事,却可以同时在身体的各部分做着不同的反应。只是,这样的自我保护,真的就对自己长期有益了吗?
我们常听到人们说自己是过着“对人欢笑背人垂泪”的“汉子”般的生活,用坚强的外表帮自己减少“外伤”之时,内在的我是否就安好了呢?“内伤”若是形成又该如何疗愈呢?如果不管不顾,你可知道哪天会遇到“最后壹根稻草”么?壹旦遇到了,是否还有救呢?
现代人讲求个性,很多人都说“我很会爱自己喇,少操心。”但,除了满足自己柒情陆欲外,你是否真的舍得花些时间去聆听壹下自己的心声,陪伴壹下内在的自己?
你可能会说,“开玩笑,自己有什么好陪伴的,怎么陪伴?”其实,做法很简单,只需有行动的勇气:就是在黯然神伤时给自己壹点时间和空间,静下来去贴近自己的心、靠近身体的感觉、感受那份痛苦、读懂痛苦中的内容,然后好好安抚自己。相信自己的身体,相信身体的智慧,相信跟随它会引领你重返光明。
当你靠近自己的体会时,壹开始的感觉可能只是迟钝的、闭塞的,如常言道“郁闷”、“堵得慌”等等……别急,继续慢慢贴近、仔细感受,你可能会逐渐发觉这些感觉似乎如此熟悉,它们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壹次又壹次地出现,或者,是无助、无力、委屈、恐惧、沮丧、伤心、生气、愤恨、羞愧等等,各种感觉隐现而至……渐渐地,过往受创时的画面或会依稀闪现,甚至好像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又成为了那个受伤的小孩:躲在壹角,悲愤迷惘、不知所措……继续追寻,你可能会觉察今日的自己还在延续着童年时候习得的、注定是无效的各种行为模式,正是这些模式使自己壹而再、再而叁地受挫:
如,用“要求自己做得更好更完美”以期唤起旁人的重视、获取旁人自动的回报,就像童年的自己渴求唤起家人的注意以满足自己不敢说出口的愿望——这样的被动,乃因不敢主动开口争取,或是由于幼时家贫,或是因为小时候长期被忽略、被否定,或是因为在童年印象中,“索求”与“谈判”就意味着无休止的家庭纷争……
又如,从小被娇宠过甚的、或过度软弱依赖的人,总幻想着获得某种支撑与支持,甚至在站立时也会惯性地站得歪歪斜斜——总是下意识地歪着身子想依傍些什么,究其因,是因为内心壹直自觉无能无力、壹直强烈渴望着获取他人的帮助却无法得到足够的满足……独立,显得那么地艰难!
再如,童年时过度缺乏慈爱关注的人,最终可能会把自己对“爱”的需要摒弃于心门外,用“冷漠”来武装自己——当看到别人的幸福时便犹如针刺,未满足的依附需求让人全身充满厌恶、嫉妒、恨意、绝望,甚至在潜意识会认定自己管教的小孩也不应比自己的童年时代过得更幸福……于是,不管是用疏离的冷暴力还是用激烈的硬暴力,过去的受虐者又成了今日的施虐者……
若你能读到这些,你会发现对自己又多了壹层深深的理解。然后,请真诚地接纳那个受创的自己,接纳它的卑微、脆弱、无助……接纳它所有的壹切。再循着感觉,找到壹直悬在心头的未满渴望,用更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深层的情绪,用有效的行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对,你就是自己的主人;爱,就在你手中!
为什么过往的经历如此重要?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格往往是在生命的早年就已形成。成人之后的我们,在个人有意识的思想和无意识的动机之间有可能存在着巨大的距离,只有把人的行为联系起来分析才可较客观地了解自己的人格。毕生致力于研究人格在幼年时期的形成过程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个人的人格决定了他壹整套的生活方式。如,儿童时长期遭遇挫折对待的人,会在早期就形成对事物偏颇的理解,形成壹种深重的内在自卑感——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和疗愈,这些影响将主宰着他们以后的壹生——他们会变得过分敏感,经常感觉到被伤害而采取过度的防御行为。严重者在长大成人后,头脑里仍只有自己而无他人,宛如“黑洞人”般不断地吸取周边人的能量。而反观他们自身的才智和能力,却仍处于沉睡未醒的状态。所以,要进行深层和彻底的疗愈,就要“回到过去、清理心魔、再看今朝”——只因那过去的受创体验宛如深深的印痕刻录在我们的记忆中,壹旦遭遇类似情境,我们的伤痛就会如同旧患般不可控地复发。
如此,壹旦感受到内在的紧绷和痛苦,人的自体保护功能便往往迅速启动并逃离和转化该体验——情绪的发生和转变实在太快,快得人的意识常常难以抓取。所以说,当情绪处于激动状态时,人的认知功能便会自然而然地失调;若是长期体验混乱,往往造成自己内外信息经验不壹,直让人癫狂。
只有情绪能转换情绪、体验能替换体验。陪伴自己时——在体验中寻找,你会读懂自己;贴近自己的体验,身体的智慧会帮你向舒适的方向转换,直至长期固结的能量逐渐流通。
当然,除了抓住情绪入口外,平时若想大致地了解真实自我的健康程度,还可以客观反思壹下自己“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看法,看里面是否藏着什么让自己不安之处。
成长不可替代,壹个人的成长是个不断完善的终生课题。每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故事,在亲密关系中、在社会结构中、在自然旅途中……各种修炼,最终提升的是自我人格,练就的是如何与自己安然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