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内容页

情感勒索是亲密关系的致命小三网站杀手?

2021-08-29 11:59:01青少年心理99

沈岚丨壹心理认证咨询师

“情感勒索”是美国心理医师苏珊·福沃德(susanforward)结合贰十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提出的概念。情感勒索如此大面积地发生在本应充满着爱和亲密的私人关系里,让这位老练的心理医生也颇为惊讶。

情感勒索到底是什么?“是壹种强有力的操纵方式,和我们亲近的人用它直接或间接地威胁我们;如果我们不顺从他们,他们就会惩罚我们。”苏珊如此定义。用最简单的话来描述就是,你爱的人向你传递着壹个信息:如果你不按我的要求做,有你好看的。

在亲密关系中,各种情感勒索随处可见:关系破裂了,多情女子受不了,以自杀相威胁,试图阻止“浪子”匆匆离去的脚步,这种戏剧会壹而再再而叁地上演。结婚之后,丈夫对漂亮的妻子在外面闯事业很不放心,要求她呆在家里,刚开始不准她接触男性朋友,然后不准她接触所有男人,最后妻子成了“玻璃瓶”中的人。丈夫有了婚外情,妻子壹辈子念念不忘,每当吵架时,便会搬出来当做“压轴戏”,勒令“壹失足成千古恨”的丈夫服从她的命令……

情感勒索让爱变质,变成了壹滩臭泥塘,轻则令你陷在里面动弹不得,重则要你的命。壹位30岁的女研究生,因为学校拒绝她的母亲住在她的宿舍里,最终选择了跳楼自杀。这是2009年的春天发生在上海海事大学的惨烈故事。女主人公杨元元的悲惨人生引发了舆论对教育制度、贫富差距大环境的拷问,然而杨元元和她母亲望春玲之间隐秘的情感勒索却鲜有人关注。

杨元元父亲早逝,从小与母亲、弟弟相依为命,母亲是壹家军工厂的工人。在她短短的叁十年人生中,母亲望春玲壹直以母爱和孝道的名义操纵着杨元元。女儿想报考大连海事大学,望春玲以考武汉大学可以省些路费为由,阻止了女儿做出这壹选择。从女儿大叁起,因军工厂拆迁失去住处,她到大学投奔女儿,和女儿挤在壹张床上居住,从此两人形影不离。女儿考上了小城市的公务员,因她希望女儿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壹线城市而放弃。女儿30岁了,渴望爱情,亲属也劝她考虑女儿的终身大事,她却说,“我们楼上叁十好几没结婚的多了”。女儿考上上海海事大学的研究生,虽然她每月有987元的退休金,但她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跟着去,和女儿同住宿舍。女儿两个月的研究生生涯里,从未参加任何壹项集体活动,每次只是默默地跟在母亲背后,听她母亲说话。

没有朋友、没有知己;没有梦想,没有青春,没有现代化的生活。杨元元的路越走越窄,唯壹拥有的是母亲,以及无穷的挫折、孤独、憋闷、自卑、屈辱和道德枷锁。故事如自动化壹般发展,只有壹个结局:勒索者会将被勒索者勒索至死。

和刑法中的敲诈勒索罪不同的是,情感勒索者索要的是比财物复杂得多的东西,可以是对方的关怀、付出等情感,也可以是金钱、时间和精力。情感勒索者打着爱的旗号,目的是关系中的亲密,因此披上了壹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情感勒索本质上是壹种权力关系。

从心理咨询师的经验来看,情感勒索是怎么发生的?

通常发生在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中,双方起冲突时,壹方希望对方听自己,为此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但不壹定是赤裸裸的“我比你力气大,不听我的我就揍你”,大部分是隐性的,会抹去暴力信息。就像苏珊?福沃德指出的壹样,通常壹次完整的情感勒索会有叁个环节。a要求,b抗拒;a施压,b感到压力;a威胁,b屈服。在关系中,这种状况会经常发生,被勒索者方会感受到极大的痛苦。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亲密关系,壹旦有情感勒索发生,那么就意味着权力游戏开始了,关系随之也会失衡。

情感勒索者具体是怎样做的?他们用了哪些方法?

勒索者通常都怀有壹个改造梦想,无论是对小孩,还是对伴侣。比如父母要求小孩做壹件违背小孩意愿的事时,会对小孩说“我是为了你好”。妻子会对丈夫说:“既然你爱我,就应该做到怎样怎样……”“贴标签”也是常用的手段。比如:“你这样做不孝道”,“你有毛病”,“完美的太太应该是这样的”,“别人家的老婆不像你这样”,标签是无穷无尽的。

中国人还有壹个毛病是让亲人“站队”。离婚大战中,有的父母就会要求小孩做选择:“你要我还是要你爸?”壹副“有我没他”的架势。老壹辈的祖父母有时也会要求小孩站队。这些都是情感勒索。我很反感的壹个传统游戏,“母亲和老婆掉水里了,你先救谁?”反映的就是这种站队。无论勒索者如何使用手段,核心目的只有壹个,“我们的关系,我说了算”。

为什么勒索者通常能达到目的?因为在亲子关系、亲密关系这样亲近深入的关系中,我们都有壹个软肋,那就是我们害怕失去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小孩对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是没有选择的,他对父母的依赖就像壹首歌里唱的那样,“死了都要爱”。假如关系中缺少真爱,小孩对父母的爱的渴求就会变成希望父母满意。如果你觉得勒索才能满意,那么我就请你勒索我。对勒索者来说,砝码就是爱,每壹个人都需要的爱。还有,中国的孝道文化无形中也鼓励了父母对子女的勒索。

变了质的孝道?当事人身在其中不知晓,因为壹切都披上了孝道的外衣。

是这样的。我的壹位客户就是这种情况。她在23岁时,和丈夫壹起开办了壹个工厂。她非常孝顺,就将壹部分股份给了母亲,母亲就成了大股东。肆伍年后,他们想移民,如果他们是大股东的话对移民有利,于是就找到母亲希望能拿回属于自己的股份。不料母亲说:“工厂百分之百都是我的。”不但如此,母亲还告诉各位亲朋好友,说女儿如何如何不孝顺。即便是这样,这位女士还是觉得,只要妈妈高兴,工厂她拿去好了,大不了自己拿钱再开壹家。在这里,“孝道”就成了壹个标签,祸害无穷。

孝道还会鼓励父母勒索小孩的生命力,像杨元元的母亲望春玲做的那样。

过分强调孝道会使父母与小孩的关系变得非常畸形,小孩会反过来成为父母的角色。在杨元元的故事中,你可以看到她妈妈是透过杨元元来活的。她根本就不是母亲,她是小孩;相反,杨元元才是母亲。有壹次,我在壹个好妈妈选秀节目中听到壹个母亲说,她的小孩有叁个优点,壹是小孩爱她,贰是小孩包容她的情绪,叁是小孩理解她。台下壹片鼓掌声,我当时就火了。她的小孩才陆柒岁啊,她在要求小孩做什么?做妈妈吗?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小孩,当他/她成为父母时,他未满足的需要会驱使他变成壹个小孩,向伴侣和小孩勒索情感。亲密关系中的情感勒索常常是早年亲子关系中勒索的再现。

在亲密关系中,情感勒索具体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呢?

男人和女人的勒索方式是不同的。男人作为勒索者,通常会扮演惩罚者的角色。因为男人掌握着这个社会的大部分资源,于是会采取暴力、控制等硬性手段。我的客户中有壹个女士,她的丈夫不准她外出工作,呆在家里隔20分钟就必须给他打电话。假如她没打电话来,他就会怀疑太太和别的男人上床了。

而女人通常会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勒索手段最常见的是“壹哭贰闹叁上吊”,进行自我惩罚,意思是你这样做伤害了我,你要为后果负责。我注意到的是,女人在家庭中勒索得更厉害。假如妻子是个勒索者,丈夫通常会采取壹些消极的方式反抗,比如成为工作狂,或者找壹个情人,或者回到家看电视、看报纸,根本不和妻子说话。这是很多婚姻的状态。

情感勒索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情感勒索的本质是壹种权力游戏,是壹方或者双方试图成为关系的主导者。权力和真爱是不相干的。权力原则对应于社会领域,而对情感领域来说,对应的是珍惜原则。前者是壹方控制,另壹方服从;而后者则是“我看到了你的存在,你做你自己就很好”,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的,“爱就是深深的理解”。假如壹个人从未体会过珍惜原则,那么就很容易将权力原则运用在情感领域。对勒索者来说,他关心的有两点:壹、这段关系我说了算;贰、对方不离开自己。

“我说了算,整个世界都围着我转”,这种感觉很美妙,是人性中固有的部分,但这种感觉的基础却是不牢靠的,如同流沙建造的塔,是没有安全感的。他没有安全感,就要向别人勒索。但勒索来的安全感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所以他的勒索会永无止境。

那被勒索者为何会屈服于他?

情感勒索的关系不是哪壹个人制造出来的,而是双方的合力形成的。这里面有壹个共生的关系。无论是被勒索者还是勒索者,都有壹个核心问题,那就是不能做自己。对被勒索者来说,亲密是对的,做自己是不对的。那么为了亲密,就可以牺牲自己。他陷入被勒索的关系中时,是没有觉知的。

发生情感勒索的另壹个深层原因是,对联结断裂的恐惧。双方常常有壹个恶质的关系,但是被否定、被拒绝、被排斥,总比完全的彼此隔绝好。尤其是对勒索者来说,他内心中极度渴爱,自己却不知道,于是往往会采用壹些变态的手段,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

我们该如何辨别正常的情感要求和情感勒索?珍惜原则并不意味着在关系中没有要求。这里面的差别是,情感勒索的要求会伴随着威胁和强迫。你当然可以对你的伴侣提要求,但问题是伴侣不这么做时你会怎么办,你会不会采用各种方法,令他心不甘情不愿地满足你的要求。后者才是情感勒索。

对情感勒索者说no

停止情感勒索游戏的关键在被勒索者壹方。只有被勒索者喊停,事情才会改变。所以对被勒索者来说,第壹步就是放下对勒索者的期待。“假如有壹点点改变,事情就不是这个样子的”,这样想是无助于关系变化的。壹个人只有在体会到痛苦时才会改变,对勒索者来说,只有在发现自己控制不了别人时,他的安全感垮塌了,才会恐慌,才会改变。

第贰,被勒索者要明白,是你创造了别人勒索你的情境,是你允许了别人勒索你。在这样的环境中,你壹定是想追求某种好处。最常见的是想获得对方的认可。被勒索者不知道自己是谁,将价值感建立在别人的认可身上,恐惧活出自己。因此,你要看清你想从这个情境中获得什么。这可能会带来极大的痛苦,那么就呆在这个痛苦里,允许自己痛苦。

所以,第叁就是接受现状,承认自己对这个关系感到绝望。比如亲子关系,父母就是不认可我,那就接受这个事实。

第肆是扩大你的世界。和你产生互动的不仅仅是勒索者,从这个单壹的关系模式中走出去,会发现很多人自动地与你建立正常的关系。

第伍要问问自己何时体验过真爱。这是建立信心的重要环节。我们每个人在壹生中至少体验过壹两次真爱。仔细回忆所有的细节,告诉自己,这是我想要的。有了这样的感觉,你才有勇气对恶质的关系说no。

最后是和勒索者作斗争。对待勒索者最重要的态度就是“不含敌意的坚决”,向对方传递“我有我的立场,我很坚定,我不会顺从你,但我并不会和你作对”的信息。学会拥有自己的界限,要让对方知道“我是我,你是你”,这是斗争的法宝。要经常对勒索者说“这是我的事,这是你的事”,从小事做起,设立界限。关键不在于事情的大小,而在于态度的坚决。

刚开始这样做很艰难,双方会发生剧烈争执,你可能会大发脾气。这是改变关系的必经阶段。永远记住,不要追求完美,真实是最重要的。

苏子悦

TAG标签: 关于心理健康的儿歌 谁的青春不叛逆预告片 演说心理学 
再来一篇
上一篇:高一学生厌学应该怎么帮助[心理案例] 下一篇:【焦虑症吃什么药好】儿子经常哭泣怎么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