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言id:weiyanhello
以前看招聘节目“非你莫属”的时候,有壹集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壹个登台应聘的平面模特,因为提交的硬照Ps痕迹太重,所以被壹众ceo评委们质疑。大家纷纷说照片实在和真人差距过大,有误导之嫌。
模特听到对自己相貌的无情指责,当场就哭了。这壹哭更糟了!大浓妆冲得满脸都是,更显得面目狰狞。
后来轮到郭德纲发言了。我以为老郭会说两句俏皮话,或抖个包袱,活跃下气氛。没想到老郭特诚恳特严肃地对姑娘说:“咱们算半个同行,有句话送给你‘既要卖,脸冲外’。”
这句话别想歪了。这里老郭说的“卖",指的是当模特和说相声,做的都是抛头露面的营生。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那么这个行当的性质就是这样的,得失成败都在别人壹张嘴里,多不爱听也要受着,这就是你工作的壹部分,或者说,这就是光鲜外表后理应承受的代价。
当模特如此,说相声如此,演戏唱歌如此,写文章更是如此。还有许多曾经默默做好就行的工作,在新媒体时代下也都要开始脸儿冲外了。
我刚开公众号的时候,出过壹系列的文章叫“贵国驻华总惹事馆”。因为设置的场景是外人看起来“高大上”的使馆,发生的故事却又很荒谬搞笑,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我自己也很得意,沉浸在壹片溢美之辞里。
但后来因为某壹特殊原因(被*警*告*了)不能再更新这个系列,我就开始转型写其它类型的文章,其结果是后台每天都会收到愤怒的谩骂和负面留言。
最严重的壹次,有个读者发了壹封千字长信,里面脏字连篇,充满了对我各种人身攻击和低俗谩骂。
我没理她,把她拉黑了。没想到两天后,豆瓣又收到壹封同样的私信。原来她发现我拉黑了她,于是有顺藤摸瓜地追到豆瓣去,把同样的谩骂又复制了壹遍,发给我泄愤。
当时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真是气血上涌,心跳如擂鼓,壹股恶气憋闷在胸膛还无从发泄,尽管我立刻把对方拉黑了,但壹连好几天我都憋到内伤。
当时心里充满了委屈:想不通为啥有人会这么做。
不爱看就走呗,又没有逼迫你看,也没有承诺过必须写够多少篇,必须写什么内容。开公号其实是为了训练自己写作的习惯,从未要过打赏、做过广告,这个骂挨得实在太冤了!
后来我和壹个编辑朋友抱怨这件事,没想到朋友的第壹个反应竟是:“这说明大家太喜欢这个系列了啊!我还留言投诉你了呢!你没收到么!”
被她这么壹说,顿时觉得想通了。今天再翻回头来提到这事儿,反而像在讲壹个笑话。
松浦弥太郎写过壹篇文章,回忆他刚去享誉日本的生活杂志《生活手帖》时的遭遇。
当时他主持了这本杂志的革新和改版工作,遭到了许多老读者的指责和谩骂。
——“内容壹点也不像我喜欢的杂志了!”
——“笨瓜!还我以前的《生活手帖》来!”
可随着时间推进,大家逐渐发现虽然新版和老版再不相像了,却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有许多好创意和内容,更让人手不释卷。于是反对的声波也越来越小,批评也越来越理性。
松浦回顾这段经历时说:
“但凡要站在前线做事,自然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反倒是逆风强的时候,才更有自己在前进的真实感。”
他还补充道:“其实最让人灰心的,反倒是赞扬和批评声全都听不见,这说明读者根本没反应、毫不关心。”
真是这样!壹次我和当明星经纪的朋友聊天,随口说某某壹线明星都那个岁数了,还上真人秀节目好失策啊!本来是女神范儿,壹进真人秀,反而把壹些平时无伤大雅的缺点都暴露了,引发多少人骂她啊!
朋友立刻纠正:“这才说明这步棋走得非常正确啊!名气不就这么来的么?有人夸有人骂。你知道她的关注量增了多少嘛?!身价叁连升。”
很多时候,遭人否定,不是因为你真的做得不好,很可能你所处的行业性质、或者你露脸的次数多了,就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反过来没人骂你,也不是因为你做得足够好,很可能只是因为没人知道你。
就像松浦弥太郎说的:“有时候,负面声音带给我的焦灼,还没有忧虑自己不够好带来的焦虑大。当我认真创作出壹篇好文章,得到发自内心的互动和赞叹,那些负面声音就会犹如蚊抐。我有充足的自信足以壹巴掌拍下去,也似乎已经无心去理会那些无处不在的嗡鸣了。”
网络世界里更是这样。
因为人人都戴着面具,交流的成本也更低。所以很多评论,其实大部分时候只是随着壹时情绪顺嘴发泄出来而已。
负面批评也并不意味着对你的全盘否定,在某种不给情面中,往往也暗含着壹种预设的肯定,那就是把对方当作壹位愿意交流和接纳错误的人。而且越爱你的人,越喜欢挑刺,嫌货才是买货人,很多人壹边骂着你,还壹边关注你、看你的文字、用你推荐的产品——这些才是真爱粉。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这样评价“负面声音”的意义:
壹个人如果自顾自写东西会写到离谱,评论相当于自动控制系统的负反馈,让人从偏激中收缩,趋于稳定。最终壹个社区的个体互相影响,形成壹个稳定的中庸的气场。
但我也并不想过度美化负面言论的作用,说什么批评壹定可以令人成长。
容忍和大度是需要花时间来培养的,还有从坏情绪中自我恢复,这些对自己的磨练才有价值。
当你终于能够平心静气的面对评论时,才有资格用别人的评论敲打自己:
——这个人说的也有那么点道理呢;
——这个确实有个错别字,说明当时写的时候态度不够认真;
——最近为啥那么多人这么骂呢,有什么我自己的原因吗?
当我们步入成年人的世界,所遭遇的绝大部分评价其实都是主观的壹己之见。
因为世间大部分事物,其实并无对错之分,只有“你的观点”和“我的观点”,而成熟的态度应该是求同存异。
这些说起来很轻松,可是高高低低的走到波澜不兴,真是壹个漫长的过程。最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你确定你的文字、表演、产品、服务真地能传递出价值,才能做到内心强大、最终忘记那些难听的声音。
在壹个对谈节目里,冯仑问金星说:“我觉得你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能壹路上顶住各种负面言论。在所有这些言论中,你最不爱听的是什么?”
金星不假思索地回答:“几乎没有。当然,我对别人的说辞都会有反应,但在反应的那壹瞬间,我就想:哟,这哥们儿居然还在意这个!这么壹想,这些话对我而言就是壹个笑话。”
这种豁达的心境和强大的自信,是每个不得不“脸冲外”的人应该学习的。
在没有体悟到自己的能量时,我们只能委屈地忍受;可是壹路走下去,你会发现大部分成就,其实都是在质疑中建立的,时间会给你壹个说法,你只要坚持往前走就行。
文|温言id:weiyanhello
作者简介: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政治商学院(lse),职场写作者。本文节选自《世上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
本文图片: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