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内容页

孩子长大了90后听的歌曲,会主动给你打电话吗?

2021-08-28 19:52:33青少年心理139

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是亲子的话题!

但是,正式开聊之前,还是想先拐到职场的情景之下请教大家壹个问题:“根据你的工作经验,你内心当中最喜欢跟什么样的领导沟通或者汇报工作呢?”

或许你会感觉这个问题有点无从下手,我们不妨再收拢壹下,提供以下几个选项作为参考:

第壹种,吹毛求疵型。无论看到那个下属,都感觉对方上班时间壹点正事没干,下班之后加班状态也不够积极……做出来的工作怎么都不能让自己满意,如果满分是壹百分,打分能过两位数的就算是破天荒的优秀员工了……

第贰种,还是先不说了吧……主要就是让你琢磨琢磨前面那壹种领导。

ok,接下来新的问题来了:“如果你遇到壹个这样的领导,内心当中是开心还是郁闷呢?”

你遇到过严厉的领导吗?

“郁闷!非常郁闷!因为……”

太好了!已经有朋友抢着回答了!如果没判断错的话,抢答的这些又是体内“自由型儿童”这种性格类型比例比较高的朋友。因为只有你们这样的才会嘴上没个把门的,心直口快的把那点子大实话都说出来了,也不看看自己的领导在没在场!

与此同时,还有壹部分朋友肯定是肚子里有话,但就是不说!为什么不说呢?壹是他们看着前面那帮咋咋呼呼的“自由型儿童”们帮着自己吐槽壹下,内心还是有点暗爽的!但是,还是不太敢于说出来自己的感受。

“爽”过之后,还是会对自己壹个安慰:“就这么着吧,摊上这样壹个老板,就认了吧……”

突然间,又若有所悟:“对了!我离那帮咋咋呼呼的远点!别真让老板看到我跟他们混到壹起,以为我要造反……要是饭碗丢了,怎么办……”

没错!心明眼亮的亲们已经晓得了,刚刚这帮在心里面默默的琢磨的都是体内“顺从型儿童”性格类型比较高的朋友。

“我觉得吧……”,又有人搭腔了:“关键不在于领导,而是我们自己如何看待和相处……”

“我勒个去!”有人打断了发言,“这‘成人自我’比较高的哥们儿终于开口了!”这个打断发言的人刚要继续讲话,就被被众人“群起而瞪之”了,然后就怂了下来:“好好好……让他说……我好好听……我好好听……”

几秒钟的沉默,高“成人自我”的朋友继续发表观点:“遇到这样壹个严格的领导,从个人感受上来讲,确实是比较有压力和挑战的,但是对于我们的职业发展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等这个伙计讲完之后,周围剩下的只有壹直默不作声的“顺从型儿童”继续琢磨其中的道理,开始就吵吵嚷嚷的“自由型儿童”早就撒丫子跑的壹个不剩了……

父母,是小孩的第壹任领导

之所以亲子的话题,先扯了那么久的职场与领导,就是因为要强调壹个特别容易被忽视的客观事实——自打小孩降生,他便拥有了生涯发展过程当中的第壹个职业角色,那就是家庭成员。

而小孩作为壹个“初入职场”的员工,在这样壹个家庭职业角色之上,遇到什么样的领导,其实是特别关键的。

假如,遇到的是前面提到的那种“吹毛求疵”的领导,那么在这样的领导下带出来的员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可能呢?

结合前面的知识,我们不难做出判断,这种严格的领导,或者说父母,其实就是内心当中“控制型父母”性格的比例特别高的表现。

作为壹个小孩,原本是有着比较高的“自由型儿童”的性格比例的,但是每当这壹性格角色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就被“控制型父母”管控和打压下去。久而久之,体内的“顺从型儿童”性格特征就被训练的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壹点,那就是小孩除了会养成更多的“顺从型儿童”性格类型之外,同时也会从父母那里习得更多的“控制型父母”的性格类型,只不过这部分内容被封存和掩盖在内心深处,壹直没有得以发挥作用的机会。

直到后来,那个壹直在父母的看护之下的小孩,慢慢长大成人。从待在家中到进入学校……从走读到住校……从家乡到另外的城市求学……从寒暑假回家到过年才能回去几天……

随着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越来越短,离开原来家庭的距离越来越远,原本对自己壹直施加着的“控制型父母”的影响也越来越远小。于是,小孩自己体内早就被“加载”,但壹直未“开启”的“控制型父母”的性格也就慢慢的发挥作用了。

这是什么样的壹种情景呢?

我们不妨假想壹下,自己原本是大将军手下的亲兵。在壹贰十年里跟着南征北战,自己也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壹名将领,手下有了自己的队伍,也立下了诸多的战功……

“狗剩!”,大将军喊道:“上前听命!”。

狗剩?!!!谁是狗剩?

恩,没错,大将军是叫你呢。

忘了提前跟你说了,你本来的小名叫贰狗子,自从跟了大将军之后,他感觉你原来的小名太俗了,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所以就给你改名叫狗剩了……于是,从原来的跟班、亲兵,到后来的勇将,只要在大将军面前,你壹直都叫狗剩……虽然你在弟兄当中早就有了壹个威镇寰宇、沙场扬名的响当当的新名号——“西门吹灯”!

“狗剩!你丫的楞个啥?”你壹直发愣,没个回应,让大将军有点不开心了……

但是大将军怎么能理解你此时此刻内心当中的无奈呢?

当然了,更难受的或许不是你,而是你身边的弟兄们,因为每到这壹幕发生,他们都要拿出吃奶的劲憋住不笑出来,正所谓铮铮铁骨汉,你壹刀痛死我咱不带眨眼的!但是憋住不笑可太难为人了……

直到有壹天,上边壹纸调令让你移防他处,担任壹方守备之职,那时候,你内心当中是什么感觉呢?

等到走马上任,执掌壹方兵权,再也没有人当众叫你“狗剩”之后,你内心当中又是什么感觉呢?

事实上,你内心也清楚的很,如果没有大将军当年对“狗剩”的栽培,也不会有今天赫赫有名的“西门吹灯”!内心的感激之情是不能言表的,你与大将军之间的那情谊也是割舍不掉的。

但是,此时此刻的你,早已经不是大将军眼中的那个小小孩了,也不期待他继续把你当成那个小小孩狗剩来对待了。正因如此,你也会极力的避免跟大将军的再次碰面,哪怕是壹封私函……因为你不想,也害怕再继续扮演当初的那个“顺从型儿童”……

领导壹时,父母壹世

ok,你可以从“西门吹灯”将军的角色当中回到现实了。

事实上,无论什么样的领导,对你的影响有多么的大,其实都难以持续的影响我们的壹生。随着职位、部门甚至雇主的变化,我们都会在职业发展的进程当中做出新的选择。

但是,与之不同的,我们跟父母的关系却是壹辈子都割舍不掉的,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身在哪里,这种血缘和亲情都是让彼此紧密相连的。

而在这样的壹个联结之下,我们还是会用自己的方式选择逃离原有的“狗剩”角色,去守护自己“西门吹灯”的身份。比如,尽可能少的回家,尽可能少的打电话,以及在父母打来电话的时候尽可能快的挂断电话……

表面上看,我们在做的是疏离自己父母,远离自己的家庭,其实内心当中的真正的出发点是期待自己能够成为并且壹直成为壹个足够强大和独立的人。而后者,也就是我们的真正期待,是跟父母和家庭之间的联结没有不可协调的冲突的。

改变的关键在于哪里呢?回到刚才分享的大将军和狗剩的故事当中,我们会发现两个角色都可以成为改变彼此窘迫关系的突破点。

首先,大将军如果能意识到自己所养成的习惯对于当初的狗剩已经不太适合了,就会尽量避免将“狗剩”挂到嘴边了,而是从称呼上开始改变,让对方意识到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处在“控制型父母”的状态之下与之沟通,而是开始站在了“成人自我”的状态下平等对话,或者站在“照顾型父母”的状态下给予赞赏鼓励和认可。如此,大将军所激发出来的不再是“西门吹灯”的恐惧和疏离,而是对方的“成人自我”和“自由型儿童”状态,于是彼此多少年来的单壹的关系模式就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自然就会更加亲密、融洽了。

此外,“西门吹灯”自己其实也是改变彼此原有关系模式的突破点。

客观的说,大将军本身就是壹个“控制型父母”比较高的人,他的这种个性并非针对“狗剩”壹个人的,事实上,他对待“猫剩”、“鸡剩”、“猪剩”和“羊剩”也是这样壹个态度和风格。在这个时候,其实期待他们更加主动的做出觉察和改变,要求还是过于苛刻了。因为当习惯了大将军,很少有谁跟他们从“控制型父母”之外的状态之下进行沟通和强化。所以,“西门吹灯”其实就有更多的责任跟大将军多来壹些这种“例外”的沟通模式了。

所谓的“例外”,不壹定是跟大将军炫耀自己的赫赫战功,告诉他自己现在有多么的“牛叉”,因为这种模式其实是在呈现壹种“控制型父母”的影响,或许你的期待是让大将军感觉到你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个狗剩了,

而事实上,我们常常使用的让对方认同我们的方法就是表现自己的强大……

其实,我们也可以多试着从“照顾型父母”、“成人自我”和“自由型儿童”的性格状态之下向对方施加影响、发出邀请,只要能避开彼此的“控制型父母”和“顺从型儿童”两种性格状态的激发,其实都算是原本沟通模式的“例外”。

聊到这里,基本上可以暂时告壹段落了,关于“例外”的更加具体的做法,我们留给其他的文章来做更加丰富多彩的解答和呈现吧。

而本文的目的,壹方面是给刚刚或者即将为人父母的朋友提供壹个觉察自我的机会,看看自己有没有扮演那个大将军的角色,从而导致未来自己的小孩长大成人之后连个主动打电话的习惯都没有养成。

另壹方面,则是让那些已经长大成人的“西门吹灯”们发现,原本所认为的“问题”并非是不可调和的,而是在我们自己手中同样掌握着改变僵局的钥匙。事实上,我们壹直都在试图打开那把锈迹斑斑的老锁头,只不过拿了壹把我们平常壹直都在用,但是并不对应这把锁的钥匙去努力的尝试。

换壹把钥匙,多尝试几次,虽然锁头依然没有被打开,但是你会发现里面的锁芯其实已经开始微微转动了……

期待本文能够对于读者“jaffery·radium”有所启发。

(温馨提示:了解性格伍种状态请阅读《在你的性格里,到底有多少是父母的影子?》xinli001/info/100308216#)

亲,当你看到这里时,我特别好奇你对于后面叁个问题的思考:

第壹个思考,就是在2017年的某壹天,当所有的文章被结集到壹起正式出版发行了,而你所阅读的这篇文章的后面,会展示3到5位读者朋友的精彩回复……假如,你的回复就在其中,那是因为此时此刻你在这里做了哪些宝贵分享呢?

第贰个思考,就是当你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假如后面的文章依然会吸引你继续阅读,那是因为文章当中会包含了哪些你所期待、关注和好奇的内容呢?

第叁个思考,就是假如在2017年的某壹天,将会诞生壹本在你的亲身参与和指导下完成的壹本性格心理学书籍,那么你对于这本书最大期待又会是什么呢?

作为这本书的共同撰稿人,大曾邀请你敲出内心的答案,让我们壹起写下去!

作者简介:生涯小厨大曾(曾磊),过程咨询顾问,后现代心理教练,taatni认证讲师,国际认证eap专员,国家贰级心理咨询师,中国首批cccp(合作对话实践专业认证)获得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进中心项目主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后现代心理教练项目主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片库

TAG标签: 心情不好抑郁怎么办 武汉心理京军前端 十大心理学效应 极端心理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再来一篇
上一篇:青少年厌学心理辅导[利方心理咨询] 下一篇:两个人在一起久了,越看越不顺眼怎么办成功心理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