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1号来源:南都观察(ID:nanduguancha)“穷人思维”这种说法的危险性在于,它将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文化差距,延伸拓展成人格、道德等方面的差距,其结果是,穷最终成了壹种“原罪”。壹个学生的家长跳河自杀了,办公室的老师正在讨论这件事。说是被亲戚欺骗,几万块钱投入了什么高回">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内容页

我云南心理咨询非常反感“穷人思维”这四个字

2021-08-28 07:27:46青少年心理91

">园丁1号来源:南都观察(ID:nanduguancha)


“穷人思维”这种说法的危险性在于,它将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文化差距,延伸拓展成人格、道德等方面的差距,其结果是,穷最终成了壹种“原罪”。



壹个学生的家长跳河自杀了,办公室的老师正在讨论这件事。说是被亲戚欺骗,几万块钱投入了什么高回报的信贷,结果亲戚卷款跑了。学生家长讨要了壹年多讨不回来,又欠了些外债,和妻子吵架,实在想不开,跳河了。


这名学生的班主任说,学生家非常贫穷,家里有两姐弟,母亲在家务农,父亲是名建筑小工,农村有谁家要盖房子,他就过去做些和泥挑砖的活儿。班主任曾去过壹次家访,壹家人住在家族的旧大厝里,阴暗逼仄潮湿。学生乖巧懂事,学习很刻苦,成绩虽不亮眼,但壹直在中上水平。班主任很担心,遭到如此巨大的变故,学生该怎么捱过去呢?


不知怎地,话题突然转向对学生家长的“批评”。有位老师突然说:“我就觉得这个家长也太不负责了,为了几万块钱至于吗?”另壹个老师也说道:“之前有壹个学生的父亲也是跳桥,也是因为几万块钱,也不想想人走后,壹个家庭怎么办。”壹个老师接着说:


“到底还是壹种穷人思维啊,想着发财或壹夜暴富,把钱看得比命还重要,也不懂看得长远些,真是挺可惜的。”


我没忍住,回了壹句:“大家在这里‘批评’壹个逝者,是穷人思维还是富人思维?”办公室氛围壹下子有些僵硬,大家就没再说什么。


我相信同事们肯定没有恶意,他们也是对壹条生命的逝去、壹个家庭的破碎感到惋惜,但每次听到他们对壹些穷人家长的“非议”,我就如鲠在喉。


比如每次家访完,办公室就开起了对农村家庭的“吐槽大会”。同事们很爱私下把学生的家长拿出来对比,哪个是市政府的,难怪他们对小孩那么重视,那么“有教养”;哪个是农民工,难怪对小孩的成绩不管不问,对老师也是不冷不热。最后的结论是: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对小孩的教育态度果然不同。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的说法开始在互联网上泛滥成灾,充斥着大量以此为主题的文章,号召要警惕穷人思维;这组概念也成了我们办公室聊天的重点议题,同事们很爱用它们来评价学生家长。


百度百科上是这么解释穷人思维的:

“穷人思维是指与富人不同的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不上进、不善思、鼠目寸光,只看眼前利益,不懂得感恩和互赢,其不是说穷人脑子里拥有的思维。有这种思维的人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思想,尤其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以便学习富人的思维,终也能变为富人。”


底下还分门别类地对比了富人和穷人处理不同的事情的做法和态度,简言之,穷人思维约等于所有负面词汇,富人思维约等于所有正面词汇。


壹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阶层之间的差距不仅仅在于财富,还包括思维、见识、视野、文化积累和自我认知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壹个富人家的小孩往往比穷人家的小孩见识更多、知识面更广,待人接物也更从容自信。

但更应该看到的是,这样的文化差距并不是穷人小孩的过错,它并不意味着穷人在人格上低人壹等。我们判定壹个人的品格,除了他的见识外,更根本的是在于他的良知、道德、正义感、底线意识,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富人家的小孩比穷人家的小孩更有道德感,现实生活中,有见识、有权有钱的野蛮人到处都是。


“穷人思维”这种说法的危险性在于,它将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文化差距,延伸拓展成人格、道德等方面的差距,其结果是,穷最终成了壹种“原罪”。

文化差距本是贫穷的结果,它本是提醒我们该尽可能弥补贫富之间的差距,避免因贫穷导致的不公平延续到文化层面;但如今贫穷却成了穷人思维的结果,“壹个人贫穷,就是因为他有穷人思维”。社会问题由此成了个人的道德问题,穷人还因此被舆论狠狠踩上壹脚。



我想起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壹书中写道的:“在精英社会里,壹个人如果没有相当的才干,他不可能有壹份高声望、高薪酬的职位。故而财富成为壹个人良好秉性的象征:富人不仅富有,而且就是比别人优秀……既然成功者理应成功,那么失败者就理应失败。因此,在精英崇拜制度下人们致富无可厚非,同理,人们挨穷也不是没有缘由。正因为如此,壹个人身份低微,其境遇固然令人同情,但壹切也是咎由自取。”


百度百科对穷人思维的解释还煞费苦心地补充了壹句“其不是说穷人脑子里拥有的思维”,可既然如此,为何将这种思维方式冠上“穷人”的头衔,与之相对的要冠上“富人”的头衔?

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说法的泛滥成灾并被广泛认同的背后,是我们对财富的崇拜和迷信已经到了壹个病入膏肓的地步,它麻木了我们的正义感,让人不再追究贫富背后的社会性问题,而是壹股脑倒向了“思维”。


我壹直深刻地感到,很多人正在丧失对贫穷的感知能力。媒体每天报道的都是光鲜亮丽的壹面,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中国仍有无数人深处穷困之中,而他们又穷到怎样的地步。


这其实不应责怪公众,倘若不是我自己的成长过程经历了水深火热般的贫穷,而是像我大多数同事壹样从小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我或许也并不具备感知贫困的能力。

因为在中国,媒体,包括我从事的教育事业,几乎就等同于正面宣传了。很少有人告诉我们,还有很多人穷到吃不起饭,很多地方还没有通电,很多家庭的人均年收入才几百元……也很少有人告诉我们,他们的贫穷很大程度并不是因为他们懒,而是种种社会性和政策性的结果,贫穷不见得是“天灾”,有时候也是“人祸”。


我并不是鼓吹民粹,也不是声张“你弱你有理”“你穷你有理”,在我跟壹些学生家长接触过程中,有时也会想起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相对而言,我们的社会氛围对穷人不是太宽容,而是太苛刻。我们真的试着抵达过他们吗?


不。我们缺少对贫穷的认知,缺乏对贫穷的“理解的同情”,缺乏对贫穷背后不公平机制的反思,我们忙不迭地在穷人身上找病症——是穷人思维让他们贫困的。这着实有些悲哀,很多人明明与穷人壹样处于被掠夺被剥削的地位,只不过他们得到多壹些,他们就站在食利者的壹旁,高高在上地俯视穷人。


这真的叫我难过。


作者简介:南都观察(ID:nanduguancha),关注社会问题,挖掘中国社会的十万个为什么。本文经授权转载。
责任Spencer沐风


原作者名:园丁1号

转载来源:南都观察(ID:nanduguancha)

转载原标题:我非常反感“穷人思维”这肆个字

授权说明:口头授权转载

TAG标签: 心理卫生学 男女生吵架后心理图 抑郁症复发率是多少 
再来一篇
上一篇:一定要让孩子掌握的能力:懂得感恩! 下一篇:17岁学生有厌学问题怎么办[青少年心理辅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