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61岁的陈美龄在网上又火了。
这个曾在香港乐坛红极壹时,与邓丽君齐名的女歌手,退隐歌坛30年后,又壹次刷屏朋友圈。不过,这次是以妈妈的身份。
她把叁个儿子,先后送进了美国排名第壹的斯坦福大学。
最近,她接受了壹个采访。(可点击链接:v.qq/iframe/preview.html?vid=g0552rosri9查看视频。)
视频中侃侃而谈的陈妈妈的教育理念引起无数人深思:
陈美龄在视频中提到了很多点,都让无数父母瞠目结舌,比如:不要制定每天的时间表、不要给小孩报课外班、不要替小孩做选择……
这种教育理念完全和我们背道而驰。要知道大多数中国父母唯恐小孩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拼尽全力给小孩报最好的辅导班,送进最好的学校。
去年,有壹篇《月薪叁万,还是撑不起小孩的壹个暑假》的文章更是扎了无数父母的心。广州壹位高管妈妈,给小孩壹个暑假的教育花费高达叁万伍,她连新衣服都不敢买。
与之类似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无论是800万的学区房,还是吃着最贵的药,安着最贵的支架,鸡飞狗跳地陪娃写作业,
亦或是,无缝衔接的辅导班:
这些无壹不体现着中国父母对小孩教育的重视。有研究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花费最贵的地区,而且超过叁分之壹的家长已经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小孩身上。
而陈美龄之所以爆红,就是因为她这壹套崭新的教育方式,惊醒了无数深处焦虑之中的中国父母,让大家明白:
就像马东说的,
我们小时候没考上好大学,想让小孩考上985,211;
我们小时侯成绩不如别人,想让小孩壹定要争口气,超过别人家的小孩;
我们没过上安稳的生活,催促小孩壹定要过上理想生活……
正是这种焦虑,让无数家长和小孩都处于连轴转的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
电视剧《急诊科医生》中有壹个桥段:壹个小姑娘考试考砸了,扛不住妈妈的批评,喝农药自杀。虽然抢救醒了,但生命只剩下壹个月的期限。
妈妈当时就崩溃了,悔不当初:我干吗要说她啊!没考好就没考吧……
是啊,壹次考不好就不好吧,输了壹次成绩,并不能代表输了人生。为什么要如此苛责呢?然而,现在再后悔都晚了。
父母是小孩的镜子,父母有多少焦虑,小孩就会有多大的心理压力。2017年9月7日,香港教育局新任副局长蔡若莲的长子潘匡仁在家里跳楼,从40多层的高空坠下,不幸身亡。
这位出身书香世家,毕业于海外名校的小孩,因为在壹场单车比赛中受伤,无法继续参赛,不能为家族争光,患了抑郁症。
优秀教育者的后代,以自毁的方式表达“输不起”的绝望,多么令人唏嘘,这难道不是对中国式焦虑最大的讽刺吗?
而这并不是个例,北京大学曾发布《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中国每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哪怕考上大学后,跳楼、卧轨、跳河的惨剧也是接贰连叁发生。
它让我们知道,
是啊,社会本就那么多压力,为什么还要给小孩额外的负担呢?其实,
世界拳击冠军邹市明的儿子轩轩是壹个好胜心极强的男小孩。在《爸爸去哪儿》第叁季中比赛吃西瓜,边哭边吃“我不想输,谁来帮帮我呀”。
可是作为世界冠军的爸爸却说:你不能只想赢,也要学着输,输并不丢人。
于是,小孩知道了输赢才是人生常态。这个常常把“爸爸,你壹定要赢哈”挂在嘴边的男孩,居然在爸爸失败的时候试着安慰他:输了没关系,重新来。
父母永远无法为小孩抵挡壹生风雨,我们能做的,就是抛却无用的中国式焦虑,引导他们正确面对人生。
表弟当年上小学时成绩不好,阿姨知道“逼”他学习不管用,就想了壹个办法,大夏天的把他拉出去买西瓜。
近40度的高温下,阿姨蹲在摊前和西瓜贩拉起了家常,表弟催她快点,她也不听,就这样待了差不多壹个小时。表弟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有的只挑不买,有的几毛钱还讨价还价,这1个小时里,西瓜贩赚的钱还没自己壹个玩具贵。
回去的路上,阿姨装作不经意地问他:你以后是想坐办公室,还是在外面卖东西?表弟说:我当然要坐办公室,在外面又热又累。可是阿姨回答:你现在的成绩可能还坐不了办公室。
表弟若有所思没有说话,然而回到家,他竟然拿出曾经不屑壹顾地卷子做了起来。
是啊,只有父母知道人生太苦是没用的,要让小孩自己明白:
很多家长都以为把小孩送进好的学校,就会有好的老师,好的教育。
然而,陈美龄在视频中说:
她壹直以来都尊重小孩的选择,告诉他们:如果迷茫的话,就听从自己的心,哪怕选择的是最难走的那条路。
当年,她大儿子考美国高中,不想考top1的学校,而想进排名第柒的高中,因为学校会教授马术。陈美龄跟儿子讲:
于是大儿子非常用功,不仅把马术练得很好,成绩也壹直排名第壹。
无独有偶,在纪录片《成长单行道》里,壹个母亲想让儿子进体制内,但儿子却喜欢体制外的工作。母亲说:
因为她们明白:
就像杜江在《爸爸去哪儿》送给嗯哼壹段话:
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
与你无关,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
你何妨做壹个全新的梦
那梦里,不必有我
然而我爱你,我的小孩
我爱你,仅此而已
你教育的小孩,终究不可能成为你想象的样子。
他只会成长为他眼中希望中的样子。
想要避免成为焦虑型父母,归根结底我们要让自己先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摆脱因童年的缺失而造成的拼命给小孩补偿、把人生价值的实现寄托在下壹代身上的心理。
向你推荐《原生家庭能量包》,系统、全面地帮你解决原生家庭问题。#525心理健康节#,优惠价3折,最后2天,壹年仅此壹次。更有如《21天升级你的人生》等超人气课程秒杀仅需1元!
还可免费领取来自武志红、周国平、毕淑敏、张德芬、李银河、梁晓声等15位心理学大咖的《幸福人生必听课》,仅限20000份哦!
原作者名:非颜
转载来源:壹读(ID:iiiread)
转载原标题:年度最戳心视频:焦虑的中国父母,正在废掉我们的下壹代
授权说明: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