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内容页

孩子总是离不开你?——可能是分离焦虑期到了!

2021-08-27 02:12:21青少年心理144

如果家长发现小孩一直黏着自己,那么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分离焦虑”的时期到了。

一、什么是分离性焦虑?

当孩子一岁左右时,可能会出现离不开主要照护者的情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分离焦虑”。有些孩子“分离焦虑”出现的时间比较早,最早8~10个月就会出现。当孩子会爬、活动范围扩大,有时候可能看不到主要照护者时,就会开始有这种情形。

分离性焦虑是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出现与年龄不适当的、过度的、损害行为能力的焦虑,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多发生在6岁以前,其特征是当与亲人分离或离开他熟悉的环境时,表现出过度的焦虑。

二、婴儿分离性焦虑的表现

处于“分离焦虑”时期的孩子,白天时会黏着主要照护者不放;夜晚睡觉时,突然醒来时若看不到主要照护者,孩子容易夜啼难眠。当大人半夜被孩子的哭闹声惊醒,检查既不是尿布湿了、肚子饿了,也不是穿太多、太少或生病不舒服,通常都是因为与大人分离不安所致。

当孩子焦躁不安、不想离开大人时,通常会以大哭大闹来表示,有些孩子则是会紧抱着大人的大腿,不让其离去,或是追着大人跑。程度较严重的孩子,甚至连大人上厕所也要跟,醒着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想看到主要照护者。

三、“分离焦虑”是正常的成长过程

尽管孩子紧黏着大人不放,会让大人受不了,不过张玺医师表示,“分离焦虑”是正常的成长阶段,是因为孩子相当信赖大人的缘故,表示亲子互信与依附关系建立得很好,两人之间密不可分。这只是成长的过渡阶段,大人不用想“该如何使孩子不要太黏人”,除非孩子太黏的问题持续到5、6岁以上,甚至已成为一种生活障碍时,才需要求助于医师或治疗师。

四、如何改善“分离焦虑”的情形

1、当家长要离开时(例如将孩子送到幼儿园),要告诉孩子,自己几点会去接他,并要说到做到;如果不确定时间,可以说“妈妈晚一点就会来接你,你要乖乖听话”别什么都不说就离孩子而去,孩子会很惶恐。让孩子逐步适应与主要照护者分离。

2、家长可以在孩子身后陪伴他,看他玩耍。当孩子回头确定家长还在时,家长可以试着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弟弟你看,前面那是什么呀?是不是一只兔兔呀?”

3、等到孩子比较适应了,真的要离开时,家长一定要当机立断立刻就走,不能因为孩子哭闹而犹豫不决,甚至回去抱孩子,不离开了。

4、晚上睡觉时,如果孩子会因为与家长分离而哭闹不休(已确认过并非肚子饿了或尿布湿了等原因),家长可以将孩子抱在胸前,让孩子聆听家长的心跳声。听到家长的心跳声往往会令孩子感到很安心,等孩子睡着后,再将他轻轻放回婴儿床上即可。

5、不能斥责有分离性障碍的孩子。

TAG标签: 心理疫情防控 心理教育主题班会 文科生心理学 怎么才能治心理 
再来一篇
上一篇:[墨迹心理测试]你潜意识里最害怕失去的东西 下一篇:成操她熟的人,从不轻易谈三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