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有学校教育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
第一,现实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促使家长对孩子施加压力,加重负担。
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以来,家长们知道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在前几年,家长们对竞争激烈的程度还没有什么切身体验。近些年来,随着国营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部分职工下岗,家长们对社会竞争的残酷性有了切身的体验。过去,人们的子女比较多,有个把子女下岗,家长在心理上还能承受得了。现在,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要是该就业了不能就业,或是成为下岗人员,那做父母的在心理上是很难承受得了的。因此,有的家长就有意无意地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加重负担。
第二,家长把孩子考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看做惟一的出路。
未来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没有知识,文化科学素质不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处于这样一个社会环境,家长们,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认为,孩子只有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获得大学文凭,才是惟一的出路,才能生存,才能找到理想的职业。也有的家长因为各种原因,自己没有接受高等教育,希望通过孩子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使自己得到心理上的"补偿""。而家长们又不大懂得教育规律和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认为"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要想促使孩子学好功课,就得有压力。因此,有的家长一方面给孩子加重课业负担,同时在心理上也施加压力。
第三,家庭教育学校化的倾向日益严重。
每个人的成长,本来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三者就像是一座"综合加工厂",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各自都有自己的职能。但是,近些年来,家庭教育的职能发生了"异化",主要表现是"家庭教育学校化"。家庭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独特职能没有得以发挥,有的放弃了家庭教育固有的职能,不是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而是依附于学校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承包机构"。学校要做什么,家长就做什么;学校没有要求的,家长就不做。而我们有的学校,在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中,确实也存在着一些片面性,只是围绕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给家长布置相应的任务。而这正好符合了家长们的需要,于是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学生本来从学校接受的学习任务、负担就够重的了,在此基础上,家长又进一步"加码",再布置作业、聘请家庭教师、上各种提高班、特长班等,致使许多中小学生不堪重负。
在整个国民体系中,学校教育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那么,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当中,学校教育也同样应当而且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学校一方面要从自身做起,切实把学生过重的负担减轻下来: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向家长宣传素质教育的精神,宣传学生负担过重的危害和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重要意义,努力打通家长的思想;并向家长宣传、解释学校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具体措施,动员家长监督学校并参与进来,对家长如何减轻学生负担也要作一些具体的指导。学校和家庭要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切实把中小学生过重的负担减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