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首歌叫《雾里看花》,有句歌词是这样的: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面对生活,也许我们得有一双慧眼,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一直跟家长们说,我们最好睁一眼,闭一眼。
用睁着的那只眼去看孩子的优点,长处和潜力,对孩子的缺点,不足和问题,我们如果能闭起眼睛,那些缺点、不足和问题就不存在了。
有些家长很聪明,他曾反问我说,那不是自欺欺人吗?这些家长也许不知道,学会“欺骗”可能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其实这是一份相信,相信孩子,相信自己,相信生命的河流最终都会流淌到美好的。
一个妈妈去开家长会,结果老师告诉这个妈妈,他的孩子全班最差,最多坐三分钟就会分心。这位妈妈回去以后“骗”孩子说:老师表扬你了,说你现在能坐三分呢,进步很大。
孩子非常兴奋。他慢慢能坐住五分钟、十分钟了……。这位妈妈就用这种“骗”的方法一直把孩子“骗”进了清华大学。
一位学生语文只考了12分,老师问他为什么考不好,他说对语文不感兴趣,上课没认真听。老师“骗”他说:“你不感兴趣,没认真听都能考12分,说明你太厉害了。如果稍微花一点时间的话,一定会更好的。”
下次这个孩子考了20分,老师又夸张的说他很聪明,稍微用点力就进步这么多,这个孩子在老师的“骗术”下,一直不断用力,最后成绩越来越好。
这个老师用这个方法“骗”到每个孩子都认为自己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他创造了中国教育的神话,无论他接手的是多差的班级,经过一年的教育,他的班级就不再有一个差生,每次班级分都是全市第一名,遥遥领先于其他学校。
其实,这位老师非常善于看到每个孩子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看到每个孩子行为背后的发心,看到每个孩子内心的渴望,看到每个孩子内心的需要,而这种看到,让老师与他所教的学生之间产生了正真的连接,心与心的连接,孩子会看到老师内心的渴望与需要,这种彼此的互动,成为一种正向良性的推动,必将得到一个很好的结果。
有一个世界级的“大骗子”,叫罗森塔尔,他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有一次他到一个学校,随便挑了十几个孩子,硬说他们是天才,结果八个月后,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真的发现这些孩子进步明显,慢慢真的变成了天才。
这个“骗局”后来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期待效应”。几乎任何一个学教育的老师都知道这个定律。凡是能从中悟出点道理的,掌握这个心法的,都成为优秀老师了。
可惜的是,很多老师知道这个“骗术”,却因为自己长有一双“慧眼”,不能睁一眼闭一眼,而把孩子身上的问题看得清清楚楚,最后没能成为最优秀的老师。
最好的教育原来是“骗”孩子们,告诉他是最优秀的就行了。
从这个角度讲,最优秀的老师其实就是父母,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都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而且每个都是“骗术”高超的优秀老师。
经常有家长向我说着自己的苦恼,说自己的孩子很幼稚,不象别人家的孩子懂事。一般我都会恭喜这位家长。因为,当一个孩子还比较幼稚的时候,他给了家长“骗”他的机会。
如果一个孩子看起来少年老成,他对父母的“骗”已经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认为无聊,那么教育将失去一个强有力的武器。
为什么这种“骗”会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人的行为形成最大的秘密是:先定为,再装为,后变为。比如,我们希望孩子是个爱学习的人。就可以用以上三步来来实现。
先定为:用尽一切方式说孩子是爱学习的。对孩子说他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对别人说他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平时就把他当作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对待。
再装为: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对你说的话莫名其妙,但是当他经常听到别人把他当作爱学习的榜样宣传时,他就可能会去尝试一下爱学习的感觉。
一旦孩子有任何爱学习的表现,立即会得到他人的肯定:他果然是个爱学习的孩子。那这个孩子就会在这些人面前表现得爱学习,即使不是真的爱学习,他装也得装成爱学习的样子。
但我们要注意,不能将这种方法变为“冷控制”,实质上每个孩子都是喜欢学习的,但学习的方式每个人却是不一样的,兴趣点不一样,所以家长用心是必须的,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将孩子变为自己心目中的样子,而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周围说他爱学习的人越多,他装的范围越广;他周围说他爱学习的人坚持越长时间,他装的时间就越久,在“装”的过程,孩子会有自己的体验,会找到通过努力而获得快乐的感受。
后变为:当这个孩子经常装成爱学习的样子,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他觉得他就是这样这样的人,爱学习是他本来就有的状态,于是他真的成为爱学习的好孩子了。
心理学家曾经研究得出结论:想让别人变成什么样的人,就以他是什么样的人来对待他。
优秀的老师和父母正是有意或者无意遵循了这个原理,他们把孩子先定为优秀的,聪明的,有爱心的……,他们看到人性光辉的一面,然后,孩子在这些老师或父母面前就装成这种人,最后他们真的成为了这种人,老师或父母的教育也取得了成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你不断告诉孩子他不够优秀的时候,其实你也是个骗子,只不过把孩子骗成了一个不优秀的人而已。
总结:跟孩子说话的五个要点
1.先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感受对方的感受,并充分表达。
2.谨记对事不对人,一事一议,不要过多联想,也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3.讲道理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如果彼此都快情绪失控时,讲道理会演变成“到底应该听谁”的权威性的争执。
4.语言要明确,便于执行,例如孩子没有整理好自己的玩具时,家长不要笼统地说:“你就知道玩,你又不收拾玩具。”而要说:“我希望你能把玩具都放到盒子里面去。”
5.不要将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对比,也不应在大庭广众下批评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