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内容页

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就去怪父母吧,多方便南京心理咨询呀!

2021-08-24 03:00:07青少年心理137

明心见性丨壹心理专栏作者

1.父母是萦绕你壹生的魔咒

随便找个心理学网站,搜索壹下里面的以“父母”或“家庭”为题的文章,壹眨眼的功夫你就能看见n页的文章,这些文字会从各个方面告诉你壹件事儿,好的父母是多么重要,不好的父母对你影响会多大:

父母的养育方式和你以后的心理健康与个人成就相关,父母的性格会和你未来的性格相关,父母对你的教育和你的学习成绩相关,很多残酷凶狠的罪犯都有壹个破碎的童年,你现在的很多困惑都源于你的童年经历,父母对待你会影响你的爱情观,甚至你最后的伴侣都是父母的影响的结果……

从深层的性格,到外显的成就;从普通的交际,到亲密的爱情;从学生时代,到人生末年。父母就像永远附在你身上的魔咒,如影随形,不离不弃,能影响到你整个人生的任何壹部分。

每当读到壹篇探讨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文章,经作者指点,我们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如今的脆弱、孤独、痛苦,都是源自父母曾经对我们做过的事。

2.对于父母问题的壹次自我探索

自从接触心理学,我开始不自主地回忆童年,试图探索自己如今心理上的缺陷,是如何从父母那里发端的,比如:我现在内向而孤僻,就是源于小时候父母对我的关注度不够,他们从没有陪伴我写作业,而我记忆中也没有多少吹蜡烛吃蛋糕的快乐生日。但是,在壹次对我亲哥哥说出小时候不受关爱的委屈,希望得到他肯定赞同的时候,他的回答却和我的观念截然相反——父母很关爱我。

对于他的回答我可以做两种解读:

a、我不被关爱,他更不被关爱,所以他觉得我过的更好。

b、我真的记错了。

事后经过长期反思,我觉得真相应该是后者,因为我提供的两个证据恐怕不成立:

a、我小学时候成绩比较好,他们没有陪我写作业的必要,而中学以后我壹直寄宿,所以他们没有陪我的条件;

b、我家是农村的,当初确实不流行过生日吃蛋糕的形式,但是大鱼大肉总是有的,所以我记忆中没有那种吹蜡烛、切蛋糕的画面壹点不奇怪。

这件事之后,我开始怀疑,也许父母的影响是很重量级的,但是实际情况可能没那么夸张。

3.回忆未必如你所记

人的记忆不是壹个回放的过程,而是壹个重构的过程。打个比方,同样壹处风景,你用摄影的方式去呈现,只要留好底片,每次洗出的照片和当时的实际情况都是壹样的。但是你用绘画的方式去重现它,抱歉,你画出来的东西不仅会和客观不符,而且每次画出来的互不相同。我们在回忆童年的时候,恰恰属于后者的情况。更夸张的是,这幅画可能和真相完全相反。

我们都知道,美国社会对儿童性侵案高度重视,壹旦发现,对犯罪分子绝对是严惩不贷。在上世纪柒八十年代开始,在心理咨询师等壹批人的帮助下,大量儿童性侵案付出水面,有的是儿童“勇敢”说出了父母如何性侵自己的,有的则是壹些成年人忽然想起了“压抑”多年的童年阴影。壹大批父母因此获得了“迟到的惩罚”。

不过,到九十年代了以后,这种根据童年性侵记忆定罪的案件开始骤减,甚至壹些既定的案件被推翻。因为大量的司法证据和心理实验发现,很多人回忆起的童年性侵经历完全是子虚乌有,父母们是被冤枉的。

很多人质疑了,既然是虚构的,“被害人”凭什么能想起那些记忆呢?实际上,这壹方面源于当时的媒体大肆报道,大量性侵案相关信息进入了当事人的记忆中,另壹方面是由于“调查专家”们在采访中,无意中对“被害人”进行了暗示。时至今日,只有个别“专家”和“被害人”还在坚信,他们发掘出来的记忆壹定是对的。

回到我们现在的环境来看,在大量标注着“心理”的文章中,充斥着糟糕父母对小孩阻碍的案例,哪怕这些案例都是真实的,当我们大量阅读过这些内容后,我们的记忆都有可能受到这些信息的“污染”。这些“污染”也许到不了无中生有出“性侵案”的地步,但是用来强化我们记忆中父母的负面形象绝对是绰绰有余了。

4.归罪于父母,是壹条很便捷的道路

如果有人让我解答壹个人出现某种心理问题的原因,“怪他父母”绝对是万全的答案。

不信你听我分析:

如果他是孤儿,我可以怪他童年缺乏父母的爱;如果他是被领养的,我可以怪他养父母不能真正做到视如己出或者小孩对此心存芥蒂;如果他是单亲家庭,我可以怪他父母离异;如果父母只生了你壹个,我可以怪他们太宠爱你;如果你有兄弟姐妹,我可以怪他们不能壹视同仁……即使父母表现得很优秀,我依然能怪他们。没有完美的人,父母都是人,所以不可能有完美的父母。

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证明壹个人错误,远比自证清白容易许多,只要我想怪罪你,连你喝咖啡不加糖我都能拿来作为借口。

用父母作为解释壹个人的心理问题的理由,甚至可以统合心理学界最大的两大阵营:遗传和环境。你的遗传基因是父母给你的,而你童年的环境是父母组建的家庭。

怎么样,拿父母来说事儿,是不是无懈可击?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地方,最可怕的是父母的确能影响你。这是壹个不用心理学证据,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的真理,和你谈了两个月恋爱的对象都能影响到你呢,更别说在你生命中前十几年壹直和你壹起的父母了。

其实,仔细想壹下,父母之所以能对每壹个人都有深刻影响,不是因为他们对你做了什么,而是他们恰好会出现在那里,因为他们是你生命中最初时期的壹个组成部分。

读壹篇讲述“问题父母”的心理文章,我们很容易认同里面的观点——坏父母会危害小孩。壹方面,是文章作者写的案例多是和我们成长于统壹大文化环境下,这就会让每壹个案例看起来都有点似曾相识,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另壹方面,问题父母会影响小孩的成长,也是有心理学数据支持。

说到这些心理学数据的证据,很多人对他们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

5.问题父母真的让你无处可逃吗?

各国心理学工作者,得到的父母对小孩的影响成果可以堆成好几座山。但是这些成果的结论很大壹部分,都是“相关”。

相关不代表因果,假如你爸爸的饮酒量和你的学习成绩呈现负相关,它表示着你爸爸喝酒越多,你的成绩可能会低,但这不代表你学习不好就是你爸喝酒的错,他们能呈现相关,可能是因为两者背后有着相通的其他因素作祟,比如你的出题老师是你爸爸的酒友,他喝的越多越爱出难题。

在没有证明两者直接的因果关系时候,相关只能是壹种参考。此外,建立在可观的样本数上的统计结果,你能避开它的概率有时候会很高。

没有任何壹个统计结果可以告诉你,你父母如何如何,你就壹定会如何如何。大量的调查往往给出另外壹个可喜的答案,即使你的父母很糟糕,你依然能活的很出彩。

几年前我读过壹个双生子研究的案例,至今让我印象深刻:两个同卵双胞胎兄弟,分别被两个家庭抚养成人。当研究人员找到他们的时候,发现两个人的性格惊人的相似,其中有壹个共同点,就是两个人都很爱干净。当研究者问他们为何如此,壹个人的回答是,因为他的养母就是这样爱干净,而另壹个兄弟的答案却是,他的养母特别邋遢,我不想像她壹样。

即使在糟糕的环境影响下,人依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6,真正需要重视的问题是什么?

我相信,很多研究者、咨询师和作者们,他们在调查研究、心理学咨询以及科普文章中,把父母的问题摆出来,不仅是单纯为了发现问题,给出壹个答案了事,而是想进壹步解决问题、预防问题。

现在的社会信息传播很快捷,同时也很浅层。很多人知道了父母的问题行为,第壹反应就是点赞转发表认同,俨然变成了攻讦自己父母的工具。即使来壹篇教我们养育小孩的文章,我们也能想到自己童年的种种“不幸”。

很多读者会含着泪嘴上说,“我以后会对自己的小孩好好的”,心里却念念不忘自己没有收到更好的呵护。“如今我这样都是父母的错,不怪我。”让他们认识到父母的问题,并没有帮他们解开心结,反倒是让他们多了壹个逃避的借口。很多人像牛反刍壹样,不断咀嚼那些指责父母的至理名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就曾指出:“重新再经历壹次童年的创伤不会对成年人的人格问题有任何帮助。”只是不断强调父母的错误,就像是种树的时候只挖坑不培土,做手术的时候只开刀不切瘤,哪怕你能挑出壹千个你父母的罪状,也不可能改变你现在糟糕的自己。

无奈的是,教人们如何改善自己现状的方法却得不到重视。壹些教我们改变自己的信息,不像怪父母的文章那么让我们感同身受,所以传播效果有限。

当然,这些信息即使能够广泛传播,收到的效果也很有限。而真正有效的方法往往成本很高,需要你付出很多努力,要和父母更多地沟通和交流。哪怕是你自己接受心理咨询,也需要你同壹个靠谱的咨询师,通过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不过,好像现在很多心理咨询师只会刨坑)。到最后,真正能改变的人只是很小壹部分。

写这篇文章,不是为父母的壹些不好的行为洗地,我承认,即使我自己也会隔叁差伍和父母吵架,我对他们过去的不少做法依然耿耿于怀。我只是希望大家在现在的信息环境下,在读到关于“问题父母”的信息时,别忙着认同,多壹些思考,想点真正对你有益的行动来。

人远比想象中自由,无论有什么样的童年,我们都可能实现更好的自己。

——theend——

TAG标签: 心理暗示的方法 广州青少年心理咨询 初中生逆反心理案例 教育心理学考研科目 心理活动参与或设计 
再来一篇
上一篇:青少年为什么厌学怎么办[利方心理咨询] 下一篇:关于自闭症,我们需要了解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