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悦丨壹心理专栏作者
卢悦老师:
结婚十多年,我觉得自己越来越累,儿子现在处于青春期,以往乖巧贴心的他现在变得暴躁叛逆,我整天都担心他学坏。虽然他学习成绩还可以,但看到同事家的小孩出问题,她整天愁眉不展,我很害怕,我想现在如果管严点,他就不会出什么问题,可是我越严,他越不听话,我就越发担心!
这时我很需要丈夫的配合,可是他却像个大小孩,居然埋怨我把时间都花在小孩身上。壹个小孩就够我受的了,两个还让不让我活?现在是我把小孩往回揪,丈夫又来扯我,跟我撒娇,要我关心他,可是谁来关心我呢?儿子经常说:我真不明白,你究竟看上爸爸哪壹点了,我同学都说爸爸不配你。我只有维护丈夫说:你爸爸年轻时还是很帅的。
现在我们家里的气氛很紧张,奇怪的是,我出差,给他们打电话,他们倒能相安无事,只要我壹回家,两个人就要闹出各种事端。我真不懂,到底怎么做才能不这么疲于奔命呢?
燕
燕:
看得出来,在这个家里,你们叁人都活得很累——儿子不需要你过多的关注,你关注;丈夫需要你的关注,你不关注;当然两人也都忽视了对这个家庭投入大量精力的你给予关注。
这形成了壹种恶性循环。也正因为叁人都已经纠结在壹起,才让你萌生了想要“解套”的愿望。让我根据你的问题,做个假设:在你丈夫看来,儿子在这个家里是中心,他自己似乎是个被“忽视”的“多余人”;在你儿子看来,你是家里的中心,而他们爷儿俩则是被你控制的人;在你看来,儿子才是中心人物,你和丈夫都是“服务者”。不知道这样的假设是否符合你家庭的现状,其实我真正想表达的是,在家中每个人都是中心,都是关键角色,根本问题在于你们叁人都希望对方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没有人愿意想壹想如何满足对方的需要。
小孩的青春期反应壹般和他的家庭环境有关系,通常情况下,家庭环境越差,青少年青春期的叛逆性越大,越有到外面世界寻求温暖的冲动。当儿子开始进入青春期时,其实反应最大的是你,你很难随小孩的长大而进入新的角色——不再是全能的支配者,而是宽容的伴随者。你试图把小孩依然用翅膀拢在怀里,避免他受到任何伤害,你需要被小孩需要,不想让小孩长大,或者说当小孩在冒风险探索的时候,你也许在内心宁愿他回到什么都不懂的儿童时期。
你是个很有母性的女人,也许当年丈夫吸引你的就是他的“儿童化”,但小孩到来时,你失望了,他没有完成从丈夫到父亲的转变。你对他的要求变了,于是他不能满足你现在的需要了。
你的丈夫在这个家里失去地位的最好的证据就是,儿子问你为什么会与丈夫结合,你有壹句绝妙的回答:他当年很帅。看似为他辩解,实则是否定他的现在。其实儿子如此问你,并不壹定是为了“挑拨”你们的关系,我觉得即使再不喜欢父亲,但当外人负面评价自己的父亲时,他心里肯定不好受。他问你,也许更多的是想要寻求另壹种证据,他在这个年龄虽然开始更客观地审视父亲,但最终还是需要从父亲身上汲取力量和权威,这样他才能完成从青涩到成熟的转变。壹个在家中没有地位以及愤怒的父亲,是无法给他以支点的。
现在国内家庭的普遍问题是父母往往会将婚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转移到小孩身上。我能体会到你对丈夫深深的失望,于是你将对丈夫的情感需要,转移到小孩身上。小孩给你带来希望,他是可以改变的,他是可以控制的,而丈夫是难以重新塑造的。现在你把属于丈夫的爱给了小孩,于是小孩因为得到太多而难以负荷;丈夫因为得不到满足而焦躁愤怒。
爱是没有替代品的,属于谁的就是谁的,爱都是有对象的,是有指向的,关键是面对棘手的问题时不要想走捷径或者回避。属于丈夫的爱是无法转嫁给小孩的,把丈夫看成矛盾的发源地只能让问题陷入无解之境。
有时,事情之所以难解决是因为我们根本不敢面对,而不是它本身有多棘手。当我们意识到除了面对,除了改变自己,无路可逃的时候,事情就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了。但我们总试图将问题推给别人,指责对方固然让我们释然,可问题依然在那里,而且变得更严重了。改变自己真的那么难吗?
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示弱,当我们叉起手来时,其实真正渴望的是投入对方的怀抱。我们不能将指责背后的需要表达出来,因为我们无法接纳壹个弱小的自己,也不允许自己表达自己的软弱和露出软肋。其实敢于示弱才是真正的强者,敢于改变才是真正的强者。
让你心中的那个弱者而不是那个“纸老虎”说话,告诉儿子,当他渐渐远离你的视线时,你感到不安,你需要他,你也需要时间适应他渐渐和你之间产生的距离。告诉你的丈夫,你需要他的呵护,你不想装着自己很强大,你有时也想在他的肩膀上歇歇,是请求,而不是指责,是那个活得很累的小女孩说话,而不是那个伪装强大的女强人说话,你们之间的僵局才有可能“解冻”。
强势与强大,何止差壹个字。
苏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