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麟翥|壹心理专栏作者
其实壹直不知道何为知识体系,但却有几人问我如何建立知识体系这样的复杂问题,在网上也查不到让我满意的答复,所以谈谈个人对知识体系的观点。
上图就是我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在人的大脑中会存在各个领域不同的知识块,有些是生活小常识,有些是花了肆年学习的专业知识,还有壹些是工作中学到的经验知识,它们互相存在于大脑中型成了所谓的个人知识体系。
其实有什么在脑子里不重要,重要的是核心知识块与知识块串联。
核心知识块指的是你在某壹领域的专业度,这是你的个人竞争优势。
知识块串联指的是你灵活整合各知识块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壹文中就提到的钉耙型人才就是这种类型。
单壹建立某领域的核心知识块有用吗?这个真是见仁见智,这类人会成为专家,也可能成为书呆子。我记得乔布斯曾经说过,他壹生中学了很多看起来没用的知识,但当他真的开始创办苹果公司时,他发现那些没用的知识却帮助他设计出非凡的产品,这就是知识块串联的力量。
用图来解释就是那些看起来没用的小点,如果与核心知识块串联起来,可能得到超乎寻常结果。
我的观点:别过分纠结所谓的知识体系,这个无关不学、那个没用不学。建立核心知识块重要,但其实看起来没用的知识也会起关键性用途。
我无法教你如何把知识块串联,但可以告诉你如何建立核心知识块,如何设定有效的学习策略。以下方法可以帮你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效益。(现在才开始进入主题?恩,现在才开始进入主题)
你想学些什么核心知识?
找到未来壹段时期里想学的内容,并问自己为什么要学?希望在学习中得到什么?这类知识是否能短期用上?
知道学习目的就可以帮助检查你阅读的资料,看它们是否对你有用。集中精力在对的事情上,在想建立能力的领域选择精读(关联阅读:art精读法),在非核心知识领域暂时选择速读(关联阅读:如何用速读法)。
在阅读之前先看引言和目录,引言将让你知道作者写本书的目的,以及它所覆盖的内容。章节目录会让你了解整个主题结构的整体视图。想想它是否能带给你足够的知识量,如果认为它不是很理想,就不要浪费时间阅读它或选择速读,如果发现某章节有用,那就选该章节精读。
针对想学的做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就是针对壹个学习主题去浏览不同渠道的资料并加以总结,互联网时代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主题学习途径,我常使用这个方法。
例如:未来几年我想学的核心知识块是心理学,但心理学非常庞大不适合做主题阅读,所以需要细分主题如「自卑心理」我会针对这个分支主题去翻所买的心理书籍,在网上找关于自卑心理的资料,针对性的去了解这个主题,并把学到的知识整理成文章。
带着问题去学习主题
针对某个主题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找答案,这样就可以在脑子里形成深刻印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将运用大量的思考。
例如:在学习自卑心理的过程中我就问自己,自卑是壹种什么状态?为什么人会自卑?自卑有什么好处与坏处?如何才能走出自卑?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其实这些就是我文章的内容,我只是把我思考过的答案分享给读者。
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常会冒出壹些疑问,没关系如果你觉得有用,有兴趣了解就跟着这些疑问继续深挖下去,直到你觉得目前的积累已经满足学习目标。
学习时记得做笔记,也可以用思维导图来整理笔记,它将帮助你在心中强调这些信息,并利于以后复习要点。我个人比较喜欢把知识框架画出来,并把相关的思路画成思维图。这个过程我常在书上或纸上进行,在我看来壹本书画了才有价值,不然它和买来时价值相等。
过后我会将这些内容整理成壹篇篇文章,它们就是我的知识库。通常年尾我会对文章进行回顾,以新的高度去观察哪些观点当时有误,哪些地方理解得不够充分。回顾中加以修改,做到对知识库的更新,后期我还会把这些知识尽量融入自己的培训课程中,做到学以致用。
告诉你个小窍门,我微信订阅号菜单栏里的文章往往是最新的!
现在很流行用「印象笔记」来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个人体验是没有用,时常收集了壹大堆但没去看,后来我全删了。现在我看到有用的就立马吸收,尽量少收藏除非是参考类文献。
壹定要学会应用
「世上最无用的知识,就是不用的知识」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所谓学就是人出生之后以壹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在那壹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就是“习”。
这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我个人利用写作来应用,如果你是个学习爱好者,请开始培养写作习惯。实在不喜欢,我鼓励你在看完壹篇文章后留言说出自己的感想,这就是在帮助自己回顾所学的内容。
接下来要想着法子在生活中应用,分享出去的知识,才算是你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