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我惊奇的发现大部分人都活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每个人都在寻求改变,然而又无能为力。为何如此?因为很多人都活在别人设计的人生剧本中,扮演着自己不喜欢的角色。
曾经听到壹个女孩说,自己对工作的感受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她说这种对工作的感受是10年前壹个领导跟她分享的。在最近壹次与领导的相遇中,她忍不住向之前的领导提起当年的这种工作感受,让自己尴尬的是,她也成为了这样的人。而更让人绝望的是,那位领导也依然延续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工作状态……我能感受到她的绝望,焦虑和无助。
曾经还有壹位女士跟我说,她壹直想改造自己的老公,但是始终都没有成功。我问她为什么要改造伴侣,她说因为对方不思进取,看不惯对方的生活状态。我又问她,改造了多久?她告诉我,有30多年了!
这两个案例有壹个共性,就是当事人都活在了别人设计的剧本里。区别是第壹位潜移默化地被同化;第贰位则将婚姻的不幸福归结于配偶的不上进。我们可以将第壹个剧本叫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第贰个剧本叫做“我不幸福,都是你的错。”
这两个剧本也是我们大部分人的故事。壹个讲重复悲剧;另壹个讲扮演受害者。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人有着相同的幸福,然而不幸的人却有着各自的不幸。我认为不幸的人其实本质是壹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壹样而已。根源都是缺乏对人生剧本的觉察和反思,以及重新设计。
王阳明曾经问过自己的老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老师回答:做官。
王阳明说,我不同意。我认为读书的目的是:成为圣贤。
这是对常规读书目的的标准剧本的反思和重新设计。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师长和权威人士都会为我们设计剧本,那是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必然带有他们的时代局限性和身份认知偏见。
毛泽东的父亲为他设计的人生剧本是成为小地主;
达尔文的父亲为他设计的人生剧本是成为律师;
……
再回到开篇的第壹个故事,领导的工作状态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是领导的职场经历所塑造的人生剧本,我们不必活成领导的样子。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自证预言”,你相信什么就更有可能会成为什么。也就是说,我们有壹种把心理现实变成客观现实的心理倾向。要避免这种悲剧,我们要觉察领导的局限性,并且有勇气去摆脱悲剧的重复。
在内心中告诉自己,那是他的故事,可不是我的。通过自我心智升级,才有可能成为自己,拥有不同的职业生涯和职场体验。
这个故事有点像林朝英的版本,由于王重阳的伤害,导致林朝英壹辈子也没有再谈过恋爱。林朝英把自己封闭在古墓里,终生没有再踏入爱河。
心理学有句话叫:“除非你允许别人伤害你,否则没有人可以伤害你。”
林朝英性格偏执,选择了错误的反应来应对爱情的挫折,但她在古墓派的武功中暴露了自己的情感需要。古墓派的武功需要男女合练才能达到至高境界。在心理学上,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叫做“升华”,把情感压抑的能量转变为至高境界的武功,从而避免体验痛苦,同时获得心理补偿。
也就是说,林朝英潜意识依然想谈恋爱,只不过她的心理实现和偏执性格导致她没有再次尝试,而是把爱情压抑升华为武功表达。
古墓派的后人也受到这个情感创伤剧本的影响,这个剧本叫“男人会伤害你的”,李莫愁重复了这个悲剧,而小龙女则遇到了杨过,改写了这个剧本,与杨过成为完美情侣。这是小龙女的幸运,更是她的勇敢选择和改变自我迎来的幸福结果。
是否可以改变别人设计的人生剧本,取决于很多要素:包括摆脱重复悲剧所需要的自我觉察力,心理资本的丰厚,敢于决策和选择的能力,以及在挫折过程中坚持的心理韧性。
《功夫熊猫》里有壹句话:也许,你的故事并没有壹个快乐的开始,但是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的选择。
毛泽东选择放弃父亲为他设计的人生剧本,追寻自己的人生之旅。他写给父亲壹封信宣告自己全新的开始。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无处不青山。”这是他的人生宣言,更是对独立人生的追求。
达尔文摆脱父亲为他设计的人生剧本,度过了人生迷茫期,最终成为了博物学家。
村上春树勇敢地拒绝世俗生活,放弃经营困难的酒吧,坚定地走向写作之路……
他们都活成了自己的喜欢的样子。
而我们为什么没有?
1.虚拟世界和kpi的双重消耗。
现实的无意义感和功利主义往往让我们变的浮躁、物质和疲惫,于是很多人退行到虚拟世界。
通过虚拟世界的补偿和替代机制来逃避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如今有叁大精神毒瘤消耗年轻人,分别是:韩剧(情感幻想)、日本爱情动作片(生理释放)、游戏成瘾(逃避现实挑战)。
太多人沉迷于碎片化的生活模式和奶头乐的娱乐至死,导致很多人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深度工作能力。加上kpi的消耗,身体被掏空,精神被击垮,葛优躺和手机控成为能量枯竭的行为表现,周而复始,于是进入恶性循环。
2.世俗挑战的现实压力。
世俗的叁大挑战:婚姻、金钱和小孩,让人没有精力再去追求诗和远方。意志力的总量是有限的,消耗在这些世俗的挑战中,人自然没有精力和能量去自我实现。需求仅仅限于电和wifi的最低需求层次,在群体孤独中寻找虚幻的存在感成为很多人的全部。
3.活在别人设计的人生剧本中。
荣格说,人在40岁之前往往是关注物质世界的目标达成,40岁以后才会回归到内在心灵世界,这之间的分界线可能是中年,即孔子说的不惑之年。
40岁之前的人很少会对人生有系统思考,他们或者延续父母设计的人生之路,比如考研或当公务员,结婚生子。
我曾经问过壹个IT女为什么要选择现在的公司,她告诉我,妈妈让她来的。也有人找我咨询婚姻问题,说自己除了钱什么都没有。我问题她,老公是自己选择的吗?她告诉我,妈妈让她嫁的,说富贰代物质方面有安全感。
这两个例子有壹个共同点:放弃选择和对自己人生负责。这就是活在别人设计的人生剧本中的典型例子。
工作,我们要找自己习惯的。而女孩,要嫁给爱情才会幸福。
4.心理现实的局限。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意思是期待足够强烈就可以变成现实。我们内心往往有两个现实,壹个叫心理现实,壹个叫客观现实。
比如,有的人客观上很贫穷,内心却很富足。子曰:“壹箪食,壹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心中的颜回便是内心富足的人。所以内心富足的人可以超越客观环境的局限去追求心理的现实,直至成功。
弗兰克尔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遭受了炼狱般的痛苦,但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成了心理学名著《活出生命的意义》。他的客观现实是受到监禁,但他的心理现实是自由且充满意义感的。弗兰克尔在67岁还拿到了飞行驾照,在80岁登上了阿尔卑斯山,他的书籍也大卖1200万册,被翻译成24种语言。
心理现实最大的阻碍是自我挫败,即自我设限和自我否定。我们身边有壹些叁无人员:无助(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无望(未来没有希望,壹辈子就这样了),无价值(我不应该得到更好的,不值得被爱)。
“心理叁无人员”是自我挫败的极端例子,还没有开始改变客观现实,就自己击败自己了。我们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便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现实太糟糕,你在客观现实所有的帮助和努力都无法推动他。因为他在心中已经否定自己了,自然不相信好的结果,也不会有任何行动。
要改变心理现实需要系统处理,涉及到原生家庭,父母内化,个人经历,心理资本,人格完善,思维升级,客观现实认知等等。
灵性召唤你去体验的深刻的生命是什么样子?
而你又会如何回应这种召唤?
如果你还没有听到这种召唤,那么你很可能还生活在壹大堆的痛苦里——不开心,感到迷惘和混乱,
也许是健康问题,也许是职场困局,也许是不正常的人际关系。
如何脱离困局,走出迷茫和混乱,请详阅我的另外壹篇文章《人生导演:从俗世生活到心灵觉醒》(点击即可阅读),那里面会有你所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