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内容页

不断催孩子快点,后果将难以想象。

2021-08-22 04:33:46青少年心理120

罗宾曾说:“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介入的越深,子女的幸福可能性越低。”

成长注定是缓慢和充满波折的,跟“着急”比起来,尊重客观规律、给孩子成长的时间,才是智慧母亲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正如《圣经》上说,世间万物皆有定时——播种有时,成长有时,花开有时,凋零亦有时。

龙应台说: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的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


01

最近,在一个育儿群里聊天,有位年轻的妈妈非常焦虑。

她的儿子刚满五岁,今年四处托关系让儿子在九月入学了。她的想法是,趁孩子小,脑子灵光,提前一年上学,就能提早学知识,比别的孩子领先一步。

可没想到,开学没几天,各种问题就接蹱而至。

开始是孩子各种哭闹拒绝去上学,好不容易哄去了学校,又听老师说,孩子不爱说话、不写作业、上课走神。

更让她崩溃的是,在幼儿园就能独立上厕所的儿子竟然连续两天尿湿了裤子……

群里的妈妈们说,可能孩子太小了,不能接受课业负担,还是明年再考虑上学吧。

可这位妈妈却坚持说,那不行,我同学的孩子都是提早读书,成绩好得很,我瞅自己家儿子又不比他们傻,凭什么甘落人后?

我哑然,想起之前刷爆朋友圈的“陪孩子写作业,家长急到送医院”等文章,乍听起来,都是孩子不争气让父母着急,可仔细想想,太迫切让孩子成材,加上虚荣与攀比的心理,是很多父母着急的根本原因。

换句话说,是我们把自己的希望过度加注在了孩子的身上,用成人世界的期待与生存法则,去催促孩子成长。

教育学家赵忠心曾说,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通过自学而学会,前提是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秩序。

万物皆有时,教育也是一样,心急的妈妈不仅不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任何益处,反而会让孩子形成暴躁、自卑、敏感等有缺陷的性格。


02

前段时间,去参加了一场升学宴,是朋友的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当她满面春光地挽着儿子的手向大家敬酒时,所有人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可谁又曾料到,曾经的她因为太急切望子成龙,差一点就断送了孩子的大好前程。

几年前,由于老公生意上的失败,心情焦虑的她,便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刚读初中的儿子身上。

为了尽快能提升成绩,她开始不停地督促孩子学习:

每天天不亮就叫孩子起来背诵课文,若看到孩子稍有放松,她立刻就会大发雷霆,早饭也不让孩子吃。

晚上夜深了,她还要让孩子做课外考卷,不做完就不许睡觉,连节假日也不放过……

可结果呢?孩子不仅学习成绩没提高,反而出现了厌学、孤僻和情绪爆躁的现象,为此她相当的痛苦,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

直到有一次她无意间看到了儿子写在便签上的一句话:活得太没意思了,只想逃离这里,可我又不知道能去哪……

字里行间流淌的孤独、无奈、伤感让她瞬间泪奔。她说,当时真的没有办法用言语来形容她的心疼。

朋友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带儿子去看了心理医生,经过专家的分析,她终于了解到:不顾年龄的抢跑,不仅会损害孩子健康,还会磨耗一个孩子的正常心志,最后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此后她痛定思痛,下决心调整好自己,每次进家门都深呼吸提醒自己不能着急;若逢假日,她还动员全家出游,让儿子尽情撒欢,也让大自然的声音让自己平静下来。

慢慢的,儿子脸上终于有了笑容,有了自信,连学习成绩也上去了,家也从此有了欢声笑语。朋友感慨,真是庆幸自己及时调整过来,孩子的身心才得以健康发展。

可见,成长注定是缓慢和充满波折的,跟“着急”比起来,尊重客观规律、给孩子成长的时间,才是智慧母亲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正如《圣经》上说,世间万物皆有定时——播种有时,成长有时,花开有时,凋零亦有时。


03

曾经,一段名为《妈妈之歌》的视频在国外站被疯狂点播。

整首歌只听到一位母亲急切的、不容置疑的催促声:

“快点啊,快点啊,不然就来不及了!”

当时听了忍俊不禁——原来普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着急啊。

但细想一下,这确实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

大人们总是让孩子赶紧吃饭,吃完饭赶紧做作业、学英语、画画、弹琴……孩子们天天被催促着,已经成为最基本和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

可是,很多妈妈不知道,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对他们而言,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

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孩子的生活节奏过快,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对心理和生理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最近收到一位读者的倾诉,让人唏嘘不已。

38岁的韩女士在儿子9岁生日那天备受打击,孩子想要的生日礼物竟然是“什么都不用做的星期天”。

她说:“平日里总是催促孩子,那天,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觉到孩子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让我又震撼又内疚。”

很多家长,一直在寻找孩子成功的捷径上,而恰恰忘记了,这世上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孩子的天性。

让一切发生在应该发生的时间,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才能为孩子未来的身心健康打下基础。

04

武志红老师曾经在《巨婴国》一书中这样描述:

孩子的成长就像大树的长成。一圈一圈的年轮,都是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其需要面对的问题、学习的内容、经历的体验。

我的理解是,孩子需要慢慢长大,也需要慢慢感知这个世界,去想象、去思考,然后找到真实的自己。不着急的妈妈,才能让孩子眼光更长远,意志更坚定,也更能够从容面对生活的艰辛与风雨。

那么,我们如何修炼成不着急的妈妈呢?

?放下控制欲

罗宾曾说:“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介入的越深,子女的幸福可能性越低。”

一个充满控制欲的母亲,只会让孩子的性格越来越懦弱,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也会渐行渐远。

相较于影子般的督促与跟随,成为彼此病态的共同体,孩子更需要的是一个懂界限、知进退、不急不躁、学会放手的母亲。

?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天然的精神胚胎,这就注定了每个孩子的注意力、自控力、心智的发展都各不相同。

这是规律,一定要心存敬畏,不然宇宙最强大的力量,必会带给我们惩罚。

就像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每一个人也有自己的人生节奏,为人父母无须看到别的花早早地怒放,就着急地做出“揠苗助长”的昏招。

?消除攀比心理,不做孩子的差评师

很多妈妈习惯了拿自家孩子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却不知道,这种比较会让孩子心里不断积攒委屈。

《少年说》里,一个叫吴笛的女生的话很让人深思。她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跟缺点,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遇到的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而是我们自己。”

攀比心理不仅让孩子过得很辛苦,家长也会陷入焦虑,所以放下攀比,让孩子自由成长,才是家长最好的教育。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写过一段很经典的话: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的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

所以,别急着催促孩子长大,更别急着为孩子设计所谓人生赢家的拼图,真正的教育是陪孩子多走一段路,多看一处景,这样才能滋养孩子的心灵。

很多妈妈认定自己的孩子平凡如尘、前途渺茫,所以总是处于着急与焦虑之中。

殊不知,哪怕Ta是慢慢爬行的蜗牛,若你能给予足够的耐心与守护,孩子最终也能品尝到葡萄树上最甘甜的果实。

作者简介:罗云霞,有书签约作者,本文来源有书。富书2018重磅新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

TAG标签: 通常心理学的诊断需要多久 真的不该早恋吗 抑郁狂躁症的表现 心理学入门书籍推荐 
再来一篇
上一篇:Mimi来一份心理学考试:为什么我不胖,却依然觉得自己很胖? 下一篇:李玫怎么说话幽默瑾:罪犯为什么会缺乏人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