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带的手机1月8日很热闹,电话、短信都不少。而其中最集中的话题,就是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误区。
“孩子教得好不好是校方的责任”
“许多家长认为,我花几万块钱把孩子送到你们这么好的学校,把孩子教育好,自然就是学校的事情,教不好,自然就是学校不行、老师不行!”海南实验中学副校长王如琨说。
海南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教师贺晓英已经有20年教龄,她说,许多家长工作忙,实在不能作为不管孩子的借口。把孩子教育好,社会、学校、家长三者缺一不可。
把分数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许多家长把孩子的分数看成最重要的教育目标,考高分家长高兴、荣耀,考不好就生气,甚至打骂。更多的家长为孩子周末报很多补习班、或者请家教,把孩子的时间全部占满才放心。
“金钱不能代表时间,满足孩子不是真正的关心,什么都代替不了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次倾听……而不是上来就问成绩、提要求。”王如琨说。
不懂爱护孩子的方法
家长大都是爱护孩子的,但有些人的确不懂爱护的方法。
王如琨说,许多家长天真地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在小学很乖、学习很好,到了初中、高中一样会很好,缺乏对孩子生理、心理变化的研究,对孩子的信任慢慢变成了放任。
还有一种错误的爱护,就是“关注变监控”,许多家长孩子做什么都不信任,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问,孩子做什么家长都知道,给孩子以强烈的被监控的感觉,无形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一切都包办代替
贺晓英说,有些老人考虑孩子什么也不会,什么都给孩子包办、代替,造成孩子自立能力极差;有些老人对孩子过分溺爱,容易管出自私的孩子。
王如琨认为,孩子到了初中,已经对妈妈的唠叨、细腻产生了厌烦感。他呼吁,父亲们也应该多管管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到了初中以后。
缺少与孩子沟通
王如琨说,有的家长在孩子出了问题后要么责怪校方,要么责怪孩子的朋友,或是夫妻间相互责怪。
“其实,这部分家长都没有做到真正和自己的孩子沟通,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他们自己,更是要注重‘言传身教’,家长确实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王如琨说。
老爱拿孩子和别人比
典型的表现是:开家长会后,某家长回家跟孩子说,你看人家××,多乖、学习多好,人家的妈妈开家长会多风光,你什么时候也能让妈妈听见夸夸你的话?
王如琨认为,家长们的愿望是好的,但总想拿自己的孩子和很优秀的孩子比,总抱怨自己的付出没有应有的回报,肯定会很失落,也会让孩子承受很大的压力。
“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有“问题家长”,专家呼吁——办名副其实的家长学校。
海南二中教师李玉柱的一封信,引起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共鸣。海南实验中学副校长王如琨等读者呼吁,各校应考虑创办名副其实的家长学校,把家长教育有计划地纳入教育版图。
手机尾号为3019的读者发来短信说:“李玉柱道出了全体中小学教师的心声,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忽视家庭教育不行,建议海南省开设提高家长教育水平的家庭教育学校。”
海南实验中学副校长王如琨则对记者直言,想和学校一起共同教育好孩子,家长一定要与时俱进。而现在的现实情况是,孩子进入初中后,生理心理发生的变化让许多家长茫然无措,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喜欢听谁的歌、跳什么舞、偶像是谁、同学圈里流行什么……许多家长不敢理直气壮地说:“我了解我的孩子!”
“各校应考虑创办名副其实的家长学校,把家长教育有计划地纳入教育版图,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时期孩子的不同学习、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课程,让家长真正愿管、会管、能管孩子。”王如琨说。
王如琨所在的海南实验中学初二年级去年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开家长会时请单号学生的家长和双号学生自由沟通,同理,请双号学生的家长和单号学生自由沟通,了解家长、孩子两种角色各自的困惑与需求,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