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人之妻》书名典出“十诫”,立意劝诫世人,即使邻人之妻美而贤亦不可贪恋。在盖伊·特立斯的笔下,迷恋着完美家庭秩序的人们,也垂涎着性爱的新鲜刺激,清教传统和对性的迷恋之间产生了极大的矛盾。1981年首次出版,《邻人之妻》就以其对美国性行为和性癖好的写实描写震慑了美国社会。因为此书,特立斯也遭到了舆论的抨击和家人的质疑,因为他在实地调查的时候曾与人通奸、接受过于深入的按摩。为本书作序的美国作家凯蒂·洛菲认为,在《邻人之妻》这部文化史中,色情描写只是一部分,作者也对考姆斯托克改革运动(注:1872年考姆斯托克在基督教会的大力支持下游说州和联邦政府立法禁止淫秽出版物,整个19世纪80和90年代,国会强化了以考姆斯托克命名的反淫秽出版物法)进行了长篇阐述,对最高法院审理淫秽案做出了旁征博引的生动记录。严厉的评论员和卫道士没有看到的是,特立斯始终在观察和思索,并写成了一本厚书,这种报道方式非比寻常,但绝非为婚外乐趣而寻找的借口。
盖伊·特立斯是美国著名的作家、记者,在他的笔下,不论出身卑微还是高高在上,任何人都以成为主角。他长期致力于各类特写,是“新新闻主义”的代表人物。在为本书耗费9年进行采访的过程当中,他没有采取居高临下的、功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获取了受访者的信任,因此,书中所有事件均为真实事件,书中的角色都允许特立斯使用他们的真名。特立斯通过对人物细节的描写,把他们的生命轨迹相互交织,通过挖掘个人生活从而获得文化宏观事实。他刻画了性文化产业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反对者——想要遏制性产业发展并认可审查制度的人们——的形象,还有相关民间组织的兴衰。以这些人物和事件为节点,特立斯向读者展示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精神观念的变革。
《爱与恨的边缘》上个世纪40年代,哈尼夫·库雷西的父辈以巴基斯坦移民身份进入英国,在他年少时,英国国会议员的伊诺克·鲍威尔要求英国停止有色移民涌入、遣返并鼓励有色移民向外移出、认为不同族裔之间不可能融合,这促使库雷西对种种社会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因此,他的早期作品时常以移民作为主角,展现文化冲突,其间往往蕴含着浓重的幽默反讽气息。而在后期作品中,库雷西不再局限于展现文化冲突,转而开始探索人际关系的复杂与混乱,对情欲与两性冲突进行了探讨。如今,库雷西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亚裔作家之一,以幽默、脱俗、前卫的风格获得了世界文坛的认可。
《爱与恨的边缘》并非库雷西的代表作,却是他唯一一本小说与随笔集,其中有三篇关于移民问题、种族问题的文章,更有不少内容处理的是爱与恨的复杂关系。《这扇门关上了》讲的是一个巴基斯坦女人在巴黎开始新生活的故事,《周末与永远》《赛跑的人》则涉及老年人的婚姻问题。在《他父亲的排泄物:弗朗兹·卡夫卡和蝼蚁的权力》一文中,作者又以相反的方式阅读了卡夫卡的名篇《变形记》,探讨了卡夫卡与他父亲的关系。而最后一篇《与贼共舞》则是一篇介乎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长文,讲的是库雷西被一个骗子骗光存款的真实经历,他对这个骗子的情感十分复杂——既钦慕又反感,既迷恋又厌恶。读者不仅可以从这本短篇小说与散文集中感受到库雷西对现实政治的关注、对爱与恨的感受,更能够看到作家本人有趣的自呈,仿佛一次泄密、一次便装出行。
《一叶秋》在市井豪侠快意恩仇的《春灯公子》、古代官场科场怪状丑态的《战夏阳》之后,张大春的中国传奇笔记材料小说“春、夏、秋、冬”系列的第三本《一叶秋》在大陆出版了。“一叶秋”意为凭一叶而知秋。这是因为,张大春通过阅读古诗词发现,在诸如“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这样的轻描淡写当中,却暗含着现代小说结束时惯用的“发现”和顿悟。他进而指出,小说的趣味并不完全包裹在长着小说外壳的文类之中,在推敲诗词的时候,读者也许也能够体会到小说的种种发现、巧合、伏笔、呼应、结构——其实,它们的诸多本质,是可以融通如一的。
《一叶秋》是张大春祖居山东济南懋德堂老张家一部家传“书钞”故事。说书人一张嘴,道尽了市井民间的传奇故事,妖魔鬼怪、神仙凡人无所不包。本书包含了十二个彼此无关的短篇故事,而穿插于这十二篇故事之间的“榫头”其实是一篇首尾俱全(而只是切分成十一段)的小说。他尝试这种做法,但心中还存有疑惑:十一段“榫头”是否会打断十二篇“正文”的阅读趣味?“内文互相干扰”会不会广泛地浮现在《一叶秋》这本书的阅读经验之中?人们会不会像读一首古老生僻的诗歌那样,时时回味字里行间穿插藏闪的种种意象?张大春认为,无论最后读者感受如何,于他本人而言,这交织,就是诗。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从前,即使是在美国城市里最荒凉的区域,驱逐房客也非常罕见,这种行为往往会引起众怒,法警也不认为身上的警章和枪该用来对付老百姓。但是,到了今天,一个个治安官小组的全职工作就是执行驱逐和发布止赎令,有的搬家公司专接驱逐案子,还有上百个公司制作房客筛选报告,将资料出售给房东。本书记录了八个家庭的身影与足迹——有黑人家庭,有白人家庭,有人携家带口,有人独自居住——所有人都被卷入驱逐的风暴当中。作者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修·德斯蒙德出身贫寒,父母曾经有被驱逐的经历,作为社会学学者的他卧底贫困社区,认识了不少被驱逐以及不得不自己动手盖房子的游民。他发现,被驱逐之后,人们会越来越穷,许多家庭只能走进收容所、废弃的空屋,甚至流落街头,抑郁和疾病随之而来,年幼的孩子成为了无辜的受害者。
《扫地出门》描写了美国被驱逐者的生存状态,也对驱逐现象进行了反思。作者认为,强行驱逐是将一些人的贫困转化成另一些人的超额利润的关键环节,房东指着房租获得收益,为保证不再被驱逐,穷人们需要节衣缩食,生活在极大的压力之下。“住房是家庭和社区的稳定的根本。驱逐可以被看做贫困的原因,而不是结果。驱逐的恶果无所不包,从健康问题到学校或工作上的大问题。”
或许,有的中国读者会从这本书中看到买房的必要性:买了房才不会被驱逐,房产证意味着安全、尊严和意义。但是,为本书作序的人类学家项飙看到,家居(home)并不应当成为生活意义的载体。“家天堂”意识比较盛行的时代,也正是无家可归者数量激增的时代。在“家天堂”的意识之下,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和享受的、生命基本活动所需的起居空间成为了需要拼搏占有的财产,本来自然的人际关系和不成问题的人的存在价值也成为了问题,成为了要通过奋斗去证明和追求的对象。和马修一样,项飙也认为,人人都有居住权,就是人人要有个地方住、有碗饭吃,可是,如果把家上升为人性的依托、终极价值的载体,把家绝对化为私人的祭坛,那么人的基本需求(住所)就会成为全力拼搏的目标,实现人之为人的基本手段(工作、学习、在街上与人交流)就成为了负担,占有者也会成为被驱逐者,从安详、得体、自洽的生存状态中被驱逐。
《伟大的海:地中海人类史》在大卫·阿布拉菲亚之前,年鉴学派代表人物、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创作的《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曾被视为地中海史最负盛名之作。布罗代尔认为,地理环境因素在地中海海域当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人类活动并不具有决定性影响。大卫·却以我们眼前这部地中海人类史,对布罗代尔的说法提出了挑战。他将地中海历史分为五个阶段,时间跨度从公元前3500年前后马耳他神殿的建立开始,一直讲述到当今旅游业的发展。他并不否定风与洋流的重要性,但更希望让读者关注到人类穿越地中海的历程,或者以海为生的各港口城镇与岛屿生活的经历。
地中海是早期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海域;这里有城邦类型的共和国,也有领土型的帝国;这里有航海经商的商人、以打劫维生的海盗、有虔诚的朝圣者与骑士团、冒险深入异域的旅行家……如作者所说,《伟大的海》是一部“穿行于大海之上、居住在沿海港口和海上诸岛之民族的历史”,这本书探索了地中海在不同程度上被整合为单一的商贸、文化以及(在罗马人统治时期)政治区域的过程,以及各个整合时期是如何因战争或瘟疫等剧烈动荡而瓦解和结束的。作者用一千页的篇幅试图向读者说明:是人的力量在推动着历史车轮向前滚动。
《劫掠欧罗巴:西方艺术珍品在二战中的命运》纳粹上台之后,判断希特勒的偏好成为了文化界人士的重要工作,关于“日耳曼艺术的典型”的讨论让很多博物馆长栽了跟头。纳粹对希特勒反感的“堕落艺术品”进行清洗,梵高、蒙克、毕加索、马蒂斯等大量现代艺术家的作品被移出了德国的博物馆,接着,纳粹又开始在其占领国销毁现代艺术作品,或者用现代艺术品去交换古典艺术作品,试图在本国设定单一的美学秩序。在这一过程当中,不少博物馆和个人都帮助进行了艺术品的隐藏和撤离工作。除了这段敲诈和掠夺、藏匿和保护的故事,本书还专门讲述了盟军为救护珍宝而作出的努力,这一过程在罗伯特·M·埃德塞所著的《盟军夺宝队》一书当中也多有涉及。这些旨在在战争期间尽可能拯救欧洲文化的盟国救护官们,对意、法、德以及北欧的古迹进行了保护,并苦苦追寻那些被劫掠的艺术品的下落。
在战争和法西斯运动当中,大量的艺术品遭到了永久的销毁,至今还有众多艺术品被藏在某个我们不知道的角落。作者讨论了战后美国对德国艺术品处理当中产生的争议,还讲述了二战以后对劫掠艺术品的追讨工作。《劫掠欧罗巴》是艺术品返还审判和美国国会专家证人林恩·H·尼古拉斯(Lynn H. Nicholas)的处女作,它是一部学术作品,使用了丰富的档案资料和大量的采访内容,涉及数量众多的艺术品和经手人物,更充满了阴谋、背叛、逃亡与牺牲的故事,展现了艺术爱好者们在邪恶纳粹面前的勇气与品格,为作者赢得了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不过,因为这本书最初出版于上世纪90年代而直到今年才译介至国内,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其缺憾或许在于对近年来的艺术品追讨进展欠缺记录。
《超自然变形动物图鉴》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在文学爱好者的眼中,人变成甲虫意味着人类精神世界遭致扭曲、异化。而在《超自然动物变形图鉴》的作者看来,这意味着:一夜之间,格里高尔全身的骨骼在皮肤硬化过程中逐渐分解;消化系统、血管、呼吸系统与神经系统也发生了彻底变化;脸部长出颚与节状的触须,替代了之前的嘴唇与牙齿。从奥维德《变形记》中诸神各种或短暂或持续的神奇变形,到童话中的青蛙王子、卡夫卡小说主角变成的大甲虫,再到《暮光之城》中的吸血鬼和狼人……《超自然动物变形图鉴》从奇幻动物插画集当中得到灵感,构建出了符合生物解剖的怪诞动物百科全书,从而揭示了39种神奇物种在“变形”过程中身体蜕变的各个阶段——正如卡夫卡所说,“越是虚构的故事,细节处越要真实。”
有关动物变形学最早的艺术表现之一,是来自法国肖维岩洞壁画中的女人-野牛像,描绘了被追捕的野牛将神力转移给人类的故事。可以说,神话和变形故事早在3万多年前就出现在人类历史中了。虽然没有人真的会变成另一种生物,可是,今天的我们依然像古希腊、古罗马人一样,对文学与电影中各种各样不同的变形故事痴迷不已。在本书中,我们不但可以深入探究“变形”这一在全时空通行的梦想,也可以通过它来理解我们的祖先对于人体、动物的好奇与恐惧,并展望未来人类的发展变化。
《害怕陌生人》每一次社交都如同作战,每一次对视都让人焦灼不安,害怕表现、害怕失败、害怕被人观察、害怕被人揭穿……胆怯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障碍。胆怯的人在社交、职场生活中常常错失良机,他们的工作起步较晚,似乎结婚也较晚,生孩子也很晚。他们培养出在社交场合以压抑为特点的生存方式,并尽可能地逃避这些场合。虽然他们非常害怕“第一次”,可是焦虑感会慢慢减缓。社交焦虑症患者却与之相反,由于在这些场合自己会置身于他人偶然的专注目光下,他们的焦虑感会渐渐上升,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做出让人不齿或尴尬的行为来。这种逃避的倾向既影响了工作又干扰了熟悉的人际关系,虽然他们也承认,这样的惧怕实在是不合情理。
你为什么会害怕他人?你对他人的惧怕到达了什么样的程度?必须要治愈社交恐惧症吗?我们该如何克服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恐惧症?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及畅销书作家克里斯托夫·安德烈与巴黎圣安娜精神院医生帕特里克·莱热隆合著的《害怕陌生人》可能会给你一些帮助。《害怕陌生人》是三联书店推出的心理自助图书“知心书”系列中的最新一本,帮助天生敏感的读者提供心理抚慰与解决之道。作者看到,社交焦虑症行为的发生常常伴随着别人对自身的评价:当个人希望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却又难以企及时,这种症状便悄然来临。而要应对这一症状,需要人们在社交关系中变得更诚实、更坦率,更充分地表达自己。而且,在使用行为认知疗法以外,药物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帮助每一个人更好地生活,帮助人们在和陌生人在一起时更好地表达自己。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