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内容页

青少年心理健康案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

2021-10-22 21:34:27青少年心理142

一、案例背景

1、基本情况:案主小博为9岁男孩。读小学二年级,学习成绩一般,智力正常,其父母反映孩子在暑假有不愿上学的念头,假期过半,暑假作业还没有做。

2、家庭情况:父母各自在外打工,关系不好,长期分居。平时跟爷爷奶奶在家生活,爷爷二级肢体残疾。父与母两个原生家庭对孩子有爱的争夺。

3、学校老师对其评价:学习不踏实,调皮好动,脑子挺聪明,动手能力强。

二、案例诊断

青少年心理健康案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

工作人员对案主进行了两天的接触与观察,发现案主并不讨厌学校生活,但心理上有些抗拒。案主非常聪明,动手能力很强,不太爱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

综合分析案主周围人对案主的反应与工作人员对案主的观察做出以下分析:

1、由于父母之间感情的变化以及不良的交往方式,对案主的心理产生了影响。

青少年心理健康案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

2、之前在爱与温暖的环境中长大与现在家庭的变故,是案主觉得身边的环境对他不公平,使他做出一些有异于常人的行为和想法,引起别人(特别是父母)的关注。

3、不良教育方式的影响,当父母意识到家庭变故对案主造成不良影响时,不是以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而是以物质上的满足弥补自己的愧疚的方式对待案主,他们这种以为这种一味顺从的做法使案主养成了任性的性格,因此案主产生了心理偏差。

4、由于案主学习成绩一般,学校缺乏对案主的正确引导,更加重了案主反抗与反常心理。

三、治疗方案

系统理论认为整个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组成的,子系统不同程度的变化会对整个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本个案中,案主生活在由家庭、学校、朋友这些子系统组成的系统中,只有加强各个子系统的配合与合作,改变子系统对案主的不良态度,对案主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加强与案主所处的环境的联系与沟通,期望通过各个子系统的积极配合,为案主提供一个有利的成长环境,从而促进案主的改变。

社会学有关社会化的理论认为幼儿时期的他人导向在一个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期间家庭尤其是父母扮演者至关重要达到角色。由于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缺乏和对父母的依赖,父母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兴趣爱好对儿童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此案中父母关系的影响成为案主社会化进程中的羁绊。

具体方法:

1、告诉案主父母一些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观察案主每日行为,促进亲子沟通,不在孩子面前互相抵毁对方,——使案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利用中午午休时间对案主做辅导,通过游戏、书画等案主喜欢的方式接近案主,与其建立关系。

3、告知孩子父母都是爱他的,不管他们关系如何,都不影响他们对他的爱,不用选边站,打消孩子矛盾心理。

4、开学前与老师取得联系,商讨案主返校后的工作方法。

五、治疗方法:

1、首先工作人员与案主爸爸妈妈取得联系,了解案主的成长史性情与行为表现以及与父母的交往方式,并对案主进行为期一周的接触与观察,根据收集的的资料定制辅导计划。

2、与案主建立初步关系,为案主制定具体辅导计划,包括案主每日学习日程安排表、案主每日行为观察行为记录表,征得案主和其父母的同意后,安排一名志愿者跟进案主,负责案主的作业辅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建立较好的沟通方式,增进父(母)子关系。

3、实施具体辅导计划,保持每天与爸爸或妈妈电话联络的做法保持了一星期,辅导顺利完成暑假作业,利用姐姐在校的学习成绩和表现给案主树立榜样,纠正错误思想,打消顾虑。

4、到学校与老师沟通,告诉老师案主家庭面临的变故,希望在开学后给予案主多一些爱心与关注,改变案主的心理偏差,顺利回归学校。

六、案例评估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辅导,案主的行为和思想有了明显的改善,有意愿在外婆村里上学,暑假作业也顺利完成,做好准备迎接新学期。

七、后续跟进

开学后继续跟进,了解案主在校的情况,及时调整辅导方法,使案主顺利融入到学校生活。

TAG标签: 心理干预方案 世界著名犯罪心理学家 大学心理课感悟2000字 想要拥抱的心理 
再来一篇
上一篇:早恋的事例(中学生早恋的危害事例) 下一篇:职场潜伏心理学txt(职场心理学的感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