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环游记》让我在这个负面新闻频发,全民处于应激状态的冬季找到了些许温暖。
很简单的故事:曾曾爷爷为了追求音乐的梦想抛弃了妻女,曾曾奶奶发誓不让小孩们再接触音乐,渴望通过壹件共同的事情——做鞋——把全家紧密联系起来。
可是到了米格这里,他爱音乐并且阴错阳差的来到了另壹个亡灵的世界。想回到现实世界必须接受逝去家人们的祝福,可是他们说:米格,我祝福你,前提是你以后再也不接触音乐。小男孩口头上答应,可是回到现实生活中立马重新拿起来喜欢的吉他,于是因为没有履行诺言重回亡灵世界。
接下来是壹连串关于亲情、友情的反转,最后在太阳缓缓升起的时候,米格得到了逝去家人们壹起的祝福:
相比于海报最初宣传的“真正的死去,是没有人再记得你”,更让我动容的是这个无条件的祝福。
我朋友圈里有壹个妈妈,自诩为“黑娃狂魔”,经常发段子说她和她儿子的日常,每壹次看了都让我忍俊不禁。
有壹次她发了壹条和叁岁儿子的对话:妈妈要出差前,小男孩表现出舍不得,问妈妈:是不是我好好刷牙妈妈就会早点回来或者不离开我了?
妈妈很认真的告诉小男孩:
妈妈出差是因为工作需要,就像你每天要去幼儿园上班壹样,
身边接触的其他大人和小朋友大多是另壹种样子,大人们习惯的表达往往如此:
“写完作业再去看电视”;
“这次考试考壹百分就奖励你壹台PAD”;
“你在学校乖乖听话妈妈就早点接你回家”;
“你把这个牛奶喝完才能出去玩”
......
没有大人觉得这是不对的,规则是快速达到目的的壹种有效手段,小孩们习惯了也觉得是正常的,没有什么质疑,因为这样做大人才会开心,才能更快速的达到自己的目的。也有小孩表现出“讨价还价”:大人说考壹百分给奖励,小孩说九十伍,大人说九十八,然后成交,也算是皆大欢喜。
有壹位妈妈曾经给我讲,小孩不好好学习她很头疼。
我问她:“你能看见小孩有什么优点吗?”她哑然了,沉默了很久给我讲“这么多年来,因为面子的原因吧,我对女儿要求永远是成绩第壹位。”我想起那个女孩给我说的“每次她考好了父母才会给她好脸色,她会趁机提出很多要求。”
有壹次咨询,我的壹位来访者,她告诉我:在她的理解,心理咨询是壹个她付费接受高质量聊天和帮助的过程,而生活中她感受到没人会愿意听她那些情绪垃圾。那壹刻,我问她:“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咨询过程中,我对你的关注和爱不是因为金钱的原因,也不仅仅是职业要求,
她沉默了很久,很小心告诉我,这个说法是很让她震惊。因为从小到大不管和家人相处还是同事交往,她都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的好才能让其他人接受,让其他人满意。
有时候,我们都像最初的米格那样,本来很兴奋的接受周围人的祝福,紧接着又被告知“前提是你必须放弃......”
我们放弃的那些东西就像是身上长出的乱乱的枝桠,把它们全都剪下了后,他们告诉我们:乖啊,你现在很周正,很好,我很喜欢你了。只有自己知道,这个时候的我已经不是我了,唯壹还可以安慰自己的是:你们开心就好。
怎样才能相信自己可以获得无条件的爱呢?
打完这行字我停下来了,因为脑子里没有现成的答案,因为知道很难。那些不可控的人和事,多年来习惯性的思维模式都与这个信念背道而驰,改变别人和改变自己都不是壹件容易事。
能做点什么呢?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