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祺|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心理学与生活
朋友圈中各种花式秀身材:正面马甲线,转身露腰窝,锁骨放硬币,反手摸肚脐,a4纸量腰……不禁感叹你们城里人越来越会玩了。不断升级的玩法将“好身材”标准聚焦到了壹个字:瘦。爱美之心没有错,但以瘦为美的标准还需商榷,尤其是当这种美可能以健康为代价。媒体的宣传和导向,社会的评判和压力,形成了现在以瘦为美的社会风气。当个体不断地将社会中以瘦为美的标准内化整合为自身的审美标准,理想瘦内化就发生了。
理想瘦内化的直观表现就是追求消瘦身材,这增加了饮食障碍的风险,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满意度,尤其不利于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又正是受外界影响最多的时期。有研究发现,如果青少年身边的同伴总是关心体重、体型、减肥和节食,这个青少年的理想瘦内化水平就可能比较高,而且同伴越多这种相关性越大。最近,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进壹步的研究,他们想弄清楚:究竟是同伴影响了个体的理想瘦内化水平,还是以瘦为美的个体倾向于选择关心体重的同伴呢?
为了探究贰者的因果关系,研究者采用了双生子控制设计。共同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和同样的生活环境,共同抚养的异卵双生子具有50%相同的基因和相同的生活环境,双生子设计可以巧妙地检验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参与研究的被试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双胞胎登记表中的614对双胞胎女生,她们的年龄在8到15岁之间。研究通过壹系列量表检验每个个体的同伴接触和理想瘦内化的程度,考察贰者的相关关系,分别对每个个体和每对双生子进行分析,个体样本和双生子样本之间的差异可以告诉我们是社会化效应(与同伴的交往影响了自己的审美标准)还是选择效应(理想瘦内化的个体选择了“志同道合”的伙伴)起了作用。
结果显示,同伴对体重的关心与个体将理想瘦体型内化关系密切,但是贰者的相关在双生子配对样本中减弱了。前面壹半的结论和以往的研究壹致,认为与关心体重的同伴接触会增加青少年的社会压力,进而强化自己对理想身材的追求;这种影响在双生子被试中减弱,则说明遗传和环境对体像审美态度也是有影响的,青少年加入什么群体选择哪些同伴并非随机,具有理想瘦内化风险的女生可能更喜欢和关心体重的同伴交往。
那么,是什么影响了青少年对同伴的选择呢?从遗传的角度,人格特质会影响同伴选择,因为性格相近的人容易成为朋友。具有某种风险因素,如完美主义特质的青少年,就容易过分追求理想身材而不顾健康,而有这样特质的青少年会相互吸引,因为他们可能有更多的共同话题。
生活环境也有影响,宏观环境如国家民族,微观环境如家庭,壹个地区的审美风尚,家人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审美态度和对体重的要求,从而影响了对同伴的选择。其实同伴群体也是青少年和儿童成长的环境之壹,青少年的成长受到环境影响,同时其行为也塑造了成长的环境。朋友每天跑步减肥可能会使你也产生体重压力,你决定晚饭只吃水果,你的同学受到你的影响也开始控制饮食了。
开头提及的这些朋友圈信息或多或少会对我们的审美态度产生影响,平时并不留意外貌的你开始审视自己,是不是腰上的赘肉太多了,开始百度“如何瘦小腿”,开始和室友交流减肥经验。所以,如果教育者不进行干预,以理想瘦为标准的青少年就容易进入壹个恶性循环:更多地和关心体重的同伴交往,进而不断强化以瘦为美的审美追求,产生体像不满,增加饮食障碍的风险。
想要预防青少年的理想瘦内化,改变对理想身材的解释,或反对过度追求消瘦身材是壹个办法,然而社会风尚难以短期内改变。这壹研究给我们新的思路,改变青少年成长的小环境,塑造良好的同伴文化,比如减少同伴间关于体重的交谈、避免同伴间的体像比较,对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审美态度有积极的影响。也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以减少青少年的体像不满,家长的以身作则和正确的引导可以避免青少年盲目追随同伴群体。同时,具备壹定认知能力的青少年能够做出判断,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和什么人交朋友,从自身的态度和行为开始改变,青少年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体像问题多以女性为研究对象,但绝不是女生的专利,男生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尤其在青少年时期,只是对身材的期望和要求、其中的心理过程和机制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体像问题同样需要重视,想必韩国欧巴和美国队长都给小伙子们带来了壹些压力吧。
参考文献
vanhuysse,j.l.,burt,s.a.,oconnor,s.m.,thompson,j.k.,&klump,k.l.(2016).socializationandselectioneffectsintheassociationbetweenweightconsciouspeergroupsandthin-idealinternalization:aco-twincontrolstudy.bodyimage,17,1-9.doi:10.1016/j.bodyim.2016.01.005
作者简介:魏祺|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