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韩国籍学生赵承辉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开枪打死32人、打伤20多人后自杀,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起枪击案,轰动世界。据了解,赵承辉平时郁郁寡欢,不合群。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同学、老师都反映其性格比较内向,什么事情都闷在心里。2006年7月16日,陕西农民邱兴华在汉阴县平梁镇铁瓦殿里残忍地杀死10人,据悉他也很内向“老实”。对此,解放军102医院心理科主任李宁指出,类似的恶性暴力事件还可以举出很多,而且大多数都是那些被别人认为不合群、很内向的“老实人”干的。
美国校园枪击案犯罪嫌疑人已证实是韩国学生
20多个大学生,拍了100多张同学浪费粮食的照片。本想唤醒节约,却被指责变态无聊…
老实内向的人不鸣则已一鸣必惊人
为什么平时看起来不争不抢、性格内向的“老实人”,会突然出人意料地做出一些令人难以想像的举动,特别是恶性暴力凶杀事件呢?
李宁说,性格内向并不是坏事,但若过分内向到不合群、孤僻,就不好了。这类“老实内向的人”平时很少与他人交往、交流,很难准确地理解别人的真实想法,别人为什么那么做,因而看问题难免偏颇、不准确,却又不愿与人交流,不会找个适当的方法及时渲泄掉(如找要好的朋友倾诉),再多的委屈自己扛着,压在心里。但压在心里,甚至压抑到潜意识中去,并不等于没有了,而是压缩贮存起来了,这类“垃圾”堆积多了,消极、悲观的负面情绪就会随之增多,导致其看人看世界更加偏差、扭曲,恶性循环。
而人的心理容量是有限的,压得越紧,“反抗”越厉害,压到一定的极限,就像汽球被压到极限时一样,只要碰到一点点别人看来并不是太大的事情,如失恋、找工作碰壁、高考落榜、路上与人不小心碰了一下等等,都可能在霎那间爆炸式地暴发。有的人对外暴发,就打砸杀人,报复社会;有的人对内暴发,则自伤自杀。
所以,老百姓常说,不叫的猫会捉老鼠,不叫的狗会咬人,三拳头打不出闷屁的人,更易走极端。不鸣则已,一鸣就惊天动地。
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主要是针对成年人说的。李宁说,青春期以前的孩子,可塑性是比较大的,只要家长、学校、社会多给予其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培养,就可以避免孩子养成孤僻内向的性格。
从社会学角度看,人是社会化的高级动物,在发育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家长、老师及社会的影响,会逐渐远离动物本能,并逐渐产生、形成亲社会的行为,如同情、友爱、帮助等。倘若一个人的亲社会行为得到了较好的培育、发展,他就会主动热情地去友爱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建立起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一旦遇到挫折、烦恼,他就会主动去找别人交流、沟通、倾诉,寻求社会支持,别人也会乐于帮助他、鼓励他,他心中的郁闷就可以及时释放掉,从而化解危机,不走极端。反之,若错过了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发展,他就会陷入孤独无援的境地,容易滋生暴力、自残等反社会倾向。
家长是孩子真正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对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起着举足轻重的表率作用。不仅父母之间、婆媳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邻里之间、同事之间也应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闹。孩子从小在这样和谐友善的环境中成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耳濡目染,就会像父母一样学着与人交往,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家长对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偶尔表现出来的亲社会行为,如帮助小朋友,同情乞丐,吃东西时主动分一点给别的小朋友吃等,要及时给予表扬、强化。
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与小朋友交往、与小朋友一块儿玩耍,不要经常把孩子关在家里独自玩儿童玩具、看电视、练琴等,孩子若长期远离小朋友,会逐渐变得怕与人交往,内向、孤独、不合群。对孩子偶尔表现出来的过分自私、唯我独尊等不良行为,要和蔼地批评教育,不要粗暴打骂,尤其不要讲有损孩子自尊心的话,如“像你这样的人不如早点死了好”,“我看你这辈子不会有出息了”,“你天生笨,你就不如某某某”等,不然会在有些孩子心中产生反社会的仇恨心理。家长应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避免让其看血腥暴力的电视、电影、书籍等。
不以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论优劣
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比较单纯、友好的同窗关系。然而,由于目前社会上对学生、学校、老师的评价,似乎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与此同时,还有考重点中学、名牌大学之争。这些都导致了学生之间一切以学习成绩论英雄,成绩好的歧视成绩差一点的,成绩差的妒忌成绩好的,敌对与仇视代替了帮助与羡慕,心灵被扭曲。
所以,学校要切切实实地实行素质教育。德高为范,身正为师。学校、教师的首要责任是育人,要在同学中培养、倡导互助友爱的亲社会行为,老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老师要特别留意、关心学生良好的性格、行为培养,因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有些人性格就不健全,有的就过分内向,独往独来,将来就可能出问题。在做出反社会暴力行为的人中,高学历者、成绩和工作优秀者不在少数,令人惋惜。因此,老师若发现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应与其家长联系,有意识地慢慢进行纠正,必要时可找心理医生咨询,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李宁还强调,如今,社会上充斥着夸大宣扬报复、凶杀行为的暴力电影、电视、游戏、书籍等,这对青少年危害较大。社会学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与其观察到的社会行为,以及由这些行为带来的奖惩效果有关。影视作品、游戏中过分宣扬、甚至用肯定、赞赏的眼光宣传用血腥暴力行为解决内心冲突的内容,会慢慢地浸润到孩子们的心田里,在其潜意识中埋下用暴力渲泄、化解内心矛盾、冲突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