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心理主笔团|触角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心理公开课(ID:yixinligongkaike)有些很亲的人只能在壹些特殊的日子被记起,例如父亲。因为父亲节的到来,前两天点开我爸的微信头像,意外发现我们上壹次的单独对话,是在3月14号。没错,3">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内容页

“成年后,我想和你断绝父测试15女关系”

2021-09-18 05:33:31青少年心理137

">壹心理主笔团|触角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心理公开课(ID:yixinligongkaike)



有些很亲的人只能在壹些特殊的日子被记起,例如父亲。


因为父亲节的到来,前两天点开我爸的微信头像,意外发现我们上壹次的单独对话,是在3月14号。


没错,3个月前。


由于微信语音无法识别潮汕话,我手动翻译了壹下:



?要不是这次想问他要什么礼物,我都忘了多久没单独联系他了。翻了近壹个月的手机通话记录,没有发现他的手机号码,生为女儿真是惭愧。


疏于和父亲联系,已成为现代人的壹个通病。


之前人人网针对离家在外的年轻人做过壹次调查,只有44.7%的人与父亲的通话频率是1周1次,有超过10%的人与父亲基本不打电话或半年才打壹次。


这样尴尬的困局,和“父亲”这壹身份不无关系。


从社会意义上讲,“父亲”这个角色限制了他做壹个和子女亲近的人,他只能按照家庭分工和社会期待,去做壹些父亲该做的事。


例如,


把时间精力放在外出挣钱,很少能在我们身边陪伴;


爱和情绪很少表达,因此无法被我们看见。


他是我们的父亲,也正因这个身份,

他的确无法和我们那么亲。


01“男主外女主内”把我们和爸爸变得疏远


前两天看到壹个新闻,3岁的女儿患了1型糖尿病,40多万的医疗费让这对农村夫妇难以负担。于是每天妈妈看护小孩,爸爸扮演小猪佩奇在医院外面卖煎饼凑手术费。


(来自拍摄者郑先生)


比起母爱的贴心,父亲的爱更是壹种义无反顾的远程支持。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是中国大多数家庭的常态。


在新浪网壹项近2000人参与的调查表明,有近50%的人表示成长过程中妈妈教育得多,只有28.7%的人表示爸爸会参与进来和妈妈壹起教育。


另壹面,巨大的社会竞争和养家压力,迫使着这些家庭顶梁柱们把主要精力用于养家,缺乏与小孩的交流。


男主外」这种默认分工带来的结果,是父亲和小孩的疏离。


调查显示,65.4%的人认为和父亲打电话时没有可以聊的话题,每次打电话和父亲能聊上5分钟以上的人不到壹半。


而由于常年的相互冷落,偶尔的破冰也变得尴尬万分。


在开会过程中,JK分享壹个亲身经历。


有天晚上他抽空回了趟家,窝在房间里看电影。看到壹半爸爸过来敲门,发现他在看电影后就默默地退了出去,JK当时以为没什么事,继续在房间呆着。


等到电影结束后走到客厅,他才发现桌子上有两个啤酒杯和几个空的啤酒瓶,其中壹个杯子没有用过的痕迹,显然是为他准备的。


“当时我很愧疚。好不容易回了趟家,爸爸主动准备好了东西后去找我,但我却没有意会到。我们从来没有壹起喝过酒,或许他就是想试壹试,小心翼翼地推开了我房间门,但被我隐性地拒绝掉了。”


JK说如果换做是妈妈,无论是做什么事都会进门硬拉着我们出来陪她。但父亲做不到。


我们这代人的父亲们,20多年拿着“男主外”的剧本,代价是没时间精力和小孩亲近。以至于到了现在,壹句“出来陪我”都不好意思说出口。


02他们的难过,从来不说


除了“男主外女主内”这个观念的绑架,“父爱如山”肆字也堵住了父亲的情绪。


半年前因为发了壹篇中年男人的文章,我们在后台听到了壹个读者的故事:


直到28岁,她才发现父亲居然也有脆弱的壹面。


她的父亲是个生意人。在前年他们所在的行业因为巨大的市场调整走向了衰败。家里面壹下子压了满满的货卖不出去,同时又欠供应商很多钱。


当时父亲立马忍痛甩卖转型,肆处出去了解行情,拉新的生意。


在那壹年里,父亲抽烟的次数多了很多,生活更精简了些,但买烟的开销却增长了好几倍。


到了年底新生意总算稳定下来。父亲请了那些曾给予支持的叔叔们来家里吃饭,在敬酒的过程中居然哭得壹塌糊涂,壹边抹着止不住的眼泪,壹直不断地说感谢大家.....


那是她第壹次看到父亲像个无助的小孩壹样,若不是父亲这次实在忍不住,她永远也不会知道那壹年他有多难熬。



《生命时报》曾对全国叁万多中年人做调查,其中九成以上的人觉得累,有19.47%的人感觉自己快撑不过去了。不少人表示,作为工作和家庭的“中流砥柱”,压力实在太大了。


比起女性通过宣泄来释放情绪,这些当了父亲的中年男性,常常是把情绪压抑下来。这样或许能在短时间让人觉得没那么难过,但长期下来更容易产生情绪调节的障碍。



但父亲又有什么办法呢?


父亲的身份,意味着他必须是壹座坚强的大山,要努力看起来永远不会有遗憾,不会悲伤。


我们只有闻他身上的烟味浓不浓,才能知道他过得难不难。


03“成年后,我想和你断绝父女关系”


壹个国外万人参与的研究表明,对寿命长短影响最大的2个因素,是亲密关系和社交整合。


这里的亲密关系指的是,遇到困难后第壹时间能想到依靠的人。例如能借钱的人,能陪你去看医生的人,能安抚你重大悲伤情绪的人。


就目前的现状,我们似乎都不是那个人。


并且由于长期的心理疏离感、无法表达情绪的习惯,父亲也无法向我们开口,要求我们成为那个人。



这样看来,做父亲真的是壹个吃亏的事情。


在这里想对那些心甘情愿做父亲的人说,谢谢你肯坚持当那么久的爸爸,但现在我不忍心看你吃亏下去了。


之前在新闻上看到壹个事情,父亲实名制登报发"脱离父子关系"声明,之后60年我们不再是父子,你是我兄弟!



在今天的这个日子我也想说,我想跟你断绝父女关系。


我现在能养活自己,你可以不必再为养家牺牲,可以多享受家人陪伴的乐趣,做你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我知道每个人都会脆弱,你不必掩盖自己的情绪,放松地向我们索取安慰并不是壹件丢脸的事情。


徐静蕾有次接受访谈说到:“25岁以后,我突然越来越想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样去爱壹个人。”


而我也希望你能褪去“父亲”的身份,让我们触达到你作为普通人的壹面:


你理想的生活是什么,你爱上壹个人时是什么样子,你喜欢什么样的相处方式,你度过什么艰难的时刻,而你什么时候需要被安慰......


让我们也有机会,成为你的那个人。


写在最后


写完这篇文章后,我想起了壹个画面,在很小很小的时候,老爸喜欢在傍晚载着我去田野里,那片田野中间有壹道火车会准点经过。


我们俩站在小路边上,看着远方等着火车。那时候我觉得老爸沉默不语、放空着微笑的样子实在陌生。


现在想来,那段等火车的时间,大概就是他为数不多的私人时间。而当时那个看似陌生的样子,才是他真正的自己。


父亲节快乐,哦不,大兄弟,天天开心。


-TheEnd-

今天是父亲节,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原生家庭氛围算不得融洽,长大后想要和父母亲近,却又渐行渐远……


童年时,父母的剧本常常少了赞美、多了否定,让小孩缺失了关键的“心理营养”,长大后与父母的关系始终不够融洽,因为原生家庭的问题走了很多弯路,不认可自己、自卑焦虑,甚至还把这些问题遗传给下壹代。


走出这样的困境,需要我们从根源上解决自身问题。


成年之后的我们,是有能力做自己父母的,向你推荐已为1万人带来改变的课程《童年缺失的心理营养,如何在成年后补足》



TAG标签: 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是什么时候 12岁男孩叛逆期怎么沟通 心理咨询的作用是什么 
再来一篇
上一篇:是什么我要找情人决定了我们性格的内外倾向? 下一篇:90后美女生活照情侣间如何创造完美的关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