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发小结婚了。
这个消息,我竟然是通过其他的朋友才知道的。
想着好久没有跟发小聊天了,于是便私信她,聊聊最近生活的日常。
我飞快地在输入框里打了壹串字,后来觉得不妥,便壹壹删掉。
只留下肆个字:新婚快乐。
那边也不咸不淡地回应着:谢谢。
放下手机,心里突然有点难过:
曾经壹起长大、无话不谈的朋友,是怎么渐行渐远,最后只剩点赞之交了?
想起之前看过的美剧《破产姐妹》,Max和Caroline同甘共苦。
有壹集Caroline决定搬出Max的公寓时,她向Max保证自己还会是Max永远的好朋友,Max却说:
分开后的第壹周,我们可能还会挤出时间每周末壹起喝壹杯咖啡。
过了几周你就有别的事情不来,我也有事情不来。
然后接下来的陆十年我们都不会再见面。
很多朋友只是当时因为共同的环境、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理想而在壹起。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人都在变换不同的人生场景。
上学、上班、换工作,换住址,和曾经的很多朋友都只能通过手机来联系。
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壹样,也慢慢地找不到共同话题。
从最初的星标朋友、置顶聊天,到最后连赞都懒得点壹个,社交软件清楚地记录了友情变淡的过程。
张爱玲年少时,有壹位好友名叫炎樱,两人影形不离,亲密无间。
炎樱多次出现在张爱玲的笔下,她的文字中处处透露了,对炎樱的认可。
后来,两人先后到了美国,壹开始来往密切,后来却发生了变化。
两人各忙各的,相处平淡,不怎么沟通。
因为生活鲜有交集,也不再爱聊从前的事情,于是渐行渐远,不再来往,向背而去。
每个人的交际圈,都会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不断扩大。
龙应台说:
人生,其实像壹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
壹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
除了距离之外,叁观的变化,也会让人的关系变得疏远。
前段时间,和壹个时尚杂志的编辑聊天。
她前几天采访到了壹个很欣赏的设计师,深夜写完稿后激动不已,第贰天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跟朋友分享。
结果对方听了后回复说:
就为了点加班费,也不至于熬夜工作到这么晚吧。
她听后很难过:
努力工作的成就感,被优秀的人打开的眼界,在朋友的眼里,只是为了加班费……
知乎上有个很热门的话题:为什么你和好朋友渐行渐远了?
底下的很多回答,都举了自身的案例。
其实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壹点,有时候,你以为是别人刁难了自己,其实往往是你的成长跟不上别人的脚步。
我记得奇葩说有壹期辩题是这样的:交朋友,要不要“门当户对”?
在过去“门当户对”,大多指的是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相当。
而在今天这种网络发达,人际交往成本低的时代,我们口中的“门户”,可能指的就是叁观、精神高度等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结交的朋友,可能看上去是自然而然成为朋友的。
但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壹套交友标准。
那些和我们合不来的,没有共同话题,从而被我们“淘汰”掉的人,其实就是被我们心中的“门户”拒之门外。
莫洛亚在《论友谊》中说:
友情跟爱情相差无几,精神层面的“门当户对”实在太不可或缺。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340、朋友》中提到:
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
每个人交朋友,壹开始交往的动机虽然不是“门当户对”。
但是相处到最后你就会发现,
奇葩说讨论到后面的时候,辩手姜思达说了壹句话,让我深受感动:
如果我真的很珍惜你,想和你做朋友,壹直做下去。
那么我希望在明天,更好的我的身边,是壹个更好的你。
电影千与千寻中关于友情有壹段话很著名的话:
每个人的壹生都是从起点驶向坟墓的列车,有的人和你坐几站就会提前下车了,而你要做的就是和他们挥手告别。
若是遇到壹起坐到了终点的人,那就是莫大的幸运。
如果身边有这样的朋友,请你壹定要珍惜。
责任SpencerKennjane
关系是有力量的,好的关系温暖坚韧,让人如沐春风,不断成长;不好的关系却沉重脆弱,成为负担,让人越活越累。不管是闺蜜爱人还是其他关系,我们要的不止是拥有,而是壹段能相互促进的好的关系。
然而好的关系支点并不是天然就存在的,它需要我们用心经营。
那么,
如何才能建立壹段舒服而不沉重的人际关系?
关系中,怎样沟通才是高情商的交往方式?
向你推荐武志红力荐的课程——“最懂关系的心理学家”胡慎之老师的
原作者名:程千寻
转载来源:精读(ID:Jingdu999)
转载原标题:再好的关系,都会死于距离和叁观
授权说明:口头授权转载